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寻味刘记不翻汤 积极传承汤文化

2013/8/23 11:00:10 点击数: 【字体:


  众所周知,洛阳的汤文化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洛阳的汤和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有名。洛阳四面环山,处盆地,雨量少,民间饮食多用汤类,以抵御气候干燥寒冷。不论是早上,中午或者晚上 ,洛阳人都爱喝汤 。就连洛阳人最自豪的国宴:水席24道,也终归是汤 ,所以洛阳美食文化浓缩为一个字:汤 。今天,我们带您走进的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 —刘记不翻汤,让我们一起来寻味不翻汤,传承汤文化。
 
  走进刘记不翻汤,年轻的刘经理就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店面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干净整洁,一进门就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不翻汤的传说。看来咱们刘经理对宣传汤文化还真是下了功夫。刘经理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不翻汤名字的得来。主要是由于搭配汤所食用的饼的名字叫“不翻”,因此汤和饼合起来就是“不翻汤”。紧接着,他又给我们讲述一段有关“不翻”的传说。

寻味刘记不翻汤 积极传承汤文化

  一、“不翻”的传说
 
  话说康熙皇帝独自暗访民情,途经栾川县大洪沟,饥饿难当,见一老太正在烙饼,便上前讨要。老太说:“饼还未翻,不熟稍候。”康熙帝皇帝不择食,口中说道:“不翻不翻,救命要紧。”抓起饼便狼吞虎咽,感觉很好吃,便赐字“大救驾”,落款“玄烨”。 烙饼因受到皇帝册封,“不翻”就再也不用翻了,从此流传开来。
 
  二、刘记不翻汤
 
  刘记不翻汤起源于清朝,创始人是刘振生,由刘家历代相传,先是挑着胆子沿街叫卖,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才有了固定的摊位,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此款小吃酸辣咸香,醒酒开胃,是一款颇具洛阳地方特色的民间小吃。曾荣获“洛阳四大名小吃”的称号,并且由烹饪协会、市旅游局颁发了“市级名优小吃”,还获得洛阳名特小吃展示会第一名。
 
  刘记不翻汤是选用猪脚骨、土鸡大火熬制成高汤,佐以粉条、海带、虾皮、紫菜、黄花菜、鸡血、榨菜、韭菜、胡椒、味精食材和调味料,并搭配不翻饼食用。不翻饼挑选优质绿豆,石磨碾碎,凉水泡至30—40小时,豆子泡胀之后去皮,磨成糊状,加入鸡蛋,用特制铁钠摊制而成。现如今“不翻”大多用鸡蛋摊出的薄饼代替,也有用绿豆面饼替带,色泽金黄,质地虚腾,与玉米饼相似,比玉米饼更营养、爽口。洛阳“不翻”对炊具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平底锅即可。把锅烧热了,抹上油,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上一倒,“滋啦”一声,不用翻就熟了,“不翻”厚薄如银元,滚圆滚圆的,巴掌般大小,吃起来滋味醇正,清香爽口。上桌时若是配上一碟由红油、香油及蒜泥调成的“蒜水”蘸着吃,其味道更是妙不可言,非一般美味可比。
 
刘记不翻汤具有味道纯正,酸辣爽口,暖胃驱寒,醒酒提神,油而不腻的特色,已经成为洛阳极具代表性的风味小吃,深受本地和外来旅游者的青睐。

寻味刘记不翻汤 积极传承汤文化

刘记不翻汤

  三、今后发展

  针对现在的经营情况,刘经理提到,如今餐饮行业竞争激烈,老字号老店受到的市场冲击力也很大,生意不是很好做。虽然大家都很认同刘记这个老字号,来喝不翻汤的的人也不少,尤其是花会期间,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但是由于不翻汤的饮食特点,它不像牛肉汤、羊肉汤等一天三顿都有生意,不翻汤只在晚上卖。所以刘经理的店面除了经营不翻汤,还经营水席,家常炒菜,烧烤等其他饮食类别。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留住刘记这个老字号。刘经理说,以前也有人来找他商量加盟的事情,但是为了保住刘记老字号的招牌以及质量,他没有同意。谈到这里,我们的心里感触很大,一家老字号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老字号,多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这样也能使我们的汤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寻味刘记不翻汤 积极传承汤文化

刘经理

  四、饮食文化,文化饮食

    虽然对刘经理的访问很简短,但是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更深远的东西。一种饮食流传的年代越久远,想保留下来就越难。现在的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要想把一个餐饮企业做大做久,就必须从企业文化或者自家餐饮的文化出发,找准市场定位,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我们洛阳好吃网就肩负着传承饮食文化的使命,我们也一定会人尽其责,继续努力,使我们洛阳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寻味刘记不翻汤 积极传承汤文化)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好吃网(2011-08-11)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刘家不翻汤:一碗汤卖了一个世纪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