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西洋店镇高台村村民有一个祖传的手艺,那就是炸馓子。当地人还把馓子叫做“油炸香丝面”。这一手艺究竟传了多少年、多少代,谁也说不清。村里一位97岁的老人说,家乡人祖祖辈辈都炸馓子。
高台的馓子手艺人除了在当地和附近几个县区做馓子生意外,几乎都离开了家乡,在全国各地炸馓子卖馓子。他们大多在北方各城市,因为北方城市相对干燥,易于储存馓子。村里人说,从东北三省到新疆都有他们的足迹。
时下,正是馓子销售的高峰期,壮劳力们就携家带口到外地炸馓子,一直到第二年夏季割麦子时,才陆续回到村子。炸馓子这一传统工艺成为当地百姓致富闯世界的独门绝技。
记者见到了高台馓子的传人之一孙自愿。他原来一直在东北、河北、山东以及我省的郑州市炸馓子,三个月前才回到家乡。他如今和妻子、儿子一道在驻马店市驿城区炸馓子。
孙自愿七八岁时就跟着爷爷、父亲学炸馓子。孙自愿十五六岁时,他的爷爷拍着他的肩膀说:“这孩子中,年纪轻轻就掌握了炸馓子技艺,可以出师了。”他从那时起进平舆县城炸馓子卖馓子。随着手艺日臻成熟,他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结婚之后,他就带着妻子到外地闯世界,算来至今已有20余年。
孙自愿说,高台馓子香酥脆,味道醇正。高台馓子能行走全国,靠的是真材实料。
高台馓子和面很有讲究,和好的面里须有气体,一盆面摔在面板上时,会发出一声闷响。面里和有鸡蛋、芝麻、盐。
炸馓子基础技艺是盘条,25公斤的面团要在手里不停地揉搓,搓成细条,连绵不断。一团面盘出的细面条有四五百米长,一圈一圈地盘放在大盆子里。然后就是炸馓子了。这一般都是由技艺精湛的男子来完成,火候、油温、馓子造型,都得面面俱到。从盘条到炸出馓子需要四五个小时,很是辛苦。
馓子在平舆、新蔡、汝南等地很有市场,因为当地人有一风俗,赴婚宴、喜宴或走亲戚时,都要带些馓子。(记者 张 朝 文/图)(原标题:平舆高台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