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醒”来的烩面

2013/8/22 14:41:51 点击数: 【字体:


    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经是我少时最好的手工玩具。少时玩具很少,每当母亲做烩面时,厨房就成了我的天堂。喜欢面。那么洒脱轻盈的粉子,那么霸道张扬的东西,一遇到水,就马上变得黏软听话,好像即刻变了心性,从将军到奴隶了。面像少不更事的孩子们,在家时张牙舞爪横行霸道,一出去见点场面,就收敛畏缩,唯唯诺诺了。也像父亲,平时在外面威风八面,直爽暴躁,面对婉约含蓄的母亲,却言听计从,像个乖孩子。

    记得母亲教我做烩面,和面时先放盐,然后把面揉成团后醒二十分钟。我喜欢这个醒字。多有节奏感啊,也就是把面放在盆里休息二十分钟,让它缓慢实现从面粉到面团的清醒。这时候我可以休息,可以向母亲告个状:面粉都要醒,可是,爹每天早上喊我起床时,坚决不准赖床,多不合情理!全家爆笑。之后,母亲教我再用力揉面十分钟。我会带着幻想和面粉玩耍,告诉它翻滚,站立,动作等一些要领。抑或偷偷把面粉揉捏成不同的形状,动物啊、花朵啊等等。有时候也会突然伤感一会,比如觉得同学有时不够真诚了,作业偏多没时间玩耍,感叹要是只念幼儿园该多好等等。不过很快就被手里的面缠绵得仿佛看到轻盈的月光了。玩够了,母亲又会让我停下来再醒二十分钟,我也可趁机出去溜达。如此反复3-4次,抻出的面才有韧劲。多人性化啊!和面过程中场休息的“醒”多聪明智慧,非常合乎人生和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慢工出细活的高度自省。可惜这种快乐与我们而言,已经少之甚少了。我喜欢这种慢慢和面,慢慢醒面的感觉。其实,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很多似乎多余的交流,蕴含着多少的情愫和乐趣,韵味和品质啊,许多看似平淡的交流,也可以让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浓厚、本真乃至包容。多么耐人寻味哦。

    母亲准备好肉汤和各种材料,我们将揉好的面团搓成粗长条,分成一份份面片,抹上小磨香油,盖上干净的棉布,再醒20分钟。之后,切成一条条,用手轻轻去拉,拉时还可以在面板上摔、边摔边扯、最后根据口味,在厚度差不多时撕开,让它飘入滚得像白牡丹一样的肉汤里,稍煮一会,放入各色青菜,即刻捞出来喂养饥肠辘辘的胃腹“空城”了。扯、拉、摔、撕,微妙的变化,细致的动作,每次都能让我感受到不同的幸福。其实,父母对我,也不是如此吗?把我从襁褓中扯大,还要拉着我成长,然后鼓励我去社会的熔炉里摔打滚爬,还要和我一起迎接现实撕开的神秘面纱,去挑战和迎接所有的残酷和倾轧,当然,还有慈悲和温情。

    泡煮后,光滑柔软、弹力筋道、咬劲十足的河南“面筋拽”就可以滋养你了。母亲非常在乎烩面的观感,所以,她配搭的烩面,总是五颜六色,像河南豫剧舞台上演员的服饰,似乎因为角色的演绎有了灵魂,真美!之后,你可以在色彩和美味的交响乐中,听口舌嘻嘻噜噜忽高忽低地演唱。直到眼睛里露出心满意足的光芒,拍拍肚子上的大西瓜,仿佛参与了一场简约但盛大的华尔兹。对维也纳人而言,华尔兹就是一种生活,对河南人以及很多北方人来说,烩面何尝不是一种民间饮食的华尔兹?

    据传烩面曾经拯救过患病落难的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派人寻访为他做烩面的民间女子,以厚加赏赐。从此,唐宫廷御膳谱上就多了一道面食。后来,几经改良,羊肉烩面成为宫廷名膳,长盛不衰。多么美的中国剧本啊,多么美的慈悲和感恩之大爱啊。我喜欢。喜欢慢慢地和面,慢慢地回忆,慢慢地品味———生活这本传奇,人生这多幕情景剧。(申林)(原标题:“醒”来的烩面)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羊城晚报(2012-09-20)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蔡记蒸饺(图)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