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邵雍的儒家思想与老庄哲学

2012/5/15 11:05:02 点击数: 【字体:

 

    邵雍(100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是北宋中期一位重要思想家,也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宋史》卷427《邵雍传》述其学渊源说:“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象,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颐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李之才是宋初著名道士陈抟(字希夷)的三传弟子,南宋初朱震《汉上易解》:“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宋史》卷435《朱震传》)陈抟之学对宋代士大夫影响极大,对宋代理学的形成有很大关系,虽然大多数理学家否认这种关系,但邵雍却并不讳言对陈抟的景仰之情。他称陈抟为“珍重至人”,(《击壤集》卷10)承认陈抟对他的影响。柳诒征先生说:“希夷之学,老氏之学也。”(《中国文化史》第2编第18章,希夷吸取老子的某些思想,当然并不全袭老氏。邵雍本人受老子、主子以及其他道家代表人物的影响颇深,往往祖述老、庄。他说:“《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观物外篇》)又称赞老子“知《易》之体”。(同上)邵雍称赞庄子为“雄辨数千年一人而已”,“善通物”等,(同上)可见其推崇老、庄之一斑。宋儒喜研《易》学,邵雍便是一个衍《易》大师,其著《皇极经世书》如朱熹所说,是一部“易外别传”。周予同先生在谈到宋代理学之徒时指出:“《易》”与道通,由来已久,于是有意无意之间,潜受老庄学说之影响。”(《朱熹》第1章)此论极是。我们认为,在宋代理学六子(周、张、邵、二程、朱)中,邵雍是受老庄思想影响最多,也最为明显的一个。下面着重分析邵雍思想与老庄哲学思想相通的一面,其它思想渊源及“其所自得者”不与也。

    一、先天道论和阴本体论
  
    邵雍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先天之学”中,据说是“本乎伏羲(按即前引《宋史》所谓‘宓羲’)而备于文王”。(邵博《闻见后录》卷5)邵雍企图通过自己的一套烦琐而神秘的象数学体系,来追求宇宙的本原和推测自然、人事的变化。他认定:“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观物内篇》)又说:“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也,其于由道一也。夫道也者道也,道无形,行之則见于事矣,如道路之道,坦然使千亿万年行之,人知其归者也。”(同上)这就是说,“道”是天地的本原,是先天而有的,又是无形的。《老子》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第25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2l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庄子•大宗师》亦云,“道”是“无为无形”的,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成。”可见老,庄和邵雍所言之“道”,如果说其内涵不是完全一样,也是非常接近的。可以说,邵雍此论,实本子老、庄。
  
   《易传•系辞上》有“而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语,是把“太极”作为宇宙的本原看待的。邵雍则说:“太极”一也,不动生二。” (《观物外篇》)并将“太极”与“道”揉在一处说:“太极,道之极也。”(同上)太极成了道的最高范畴,二者并行不悖,都是宇宙的本原,故邵雍又说:“道为太极。”(同上)故太极、道、一三者一般可通。
  
   《庄子•知北游》有一段庄子和东郭子的对白,庄子说,道是“无所不在”的,连屎溺中也有它的存在,它使“万物得遂其生”。《庄子•天地》说:“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而邵子也认定:“万物各有太极,”(《观物外篇》)道是“出入有无生死者”,(同上)“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同上)“元有二:有生天地之始者,太极也;有万物之中各有始者,生之本也。”(同上)就是说,道或太极既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又是无所不在的,天地和万物得遂其生,又各有所始。邵雍遥隔庄子一千多年,在这个观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邵雍又认为:“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也,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者也。”(《观物外篇》)阴阳的相互交替作用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本规律。邵雍进一步阐发他的阴阳观说:“性非体不成,体非性不生,阳以阴为体,阴以阳为性。动者性也,静者体也。……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唱。……阳能知而阴不能知,阳能见而阴不能见也。能知能见者为有,故阳性有易阴性无也。阳有所不遍而阴无所不遍也。阳有去而阴常居也。无不遍而常居者为实,故阳体虚而阴体实也。”(同上)这段话可注意点有三:其一,阳以阴为体,以阴为基;其二,静为体,其三,阴为无,是实,无所不遍,阳为有,是虚,有所不遍。既然阴是本体,所以他说:“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有极之后,阳分阴也。”(《北溪字义》引《先天图说》)天地之本的“道”当然也就以阴为体了,故他又说:“阳者道之用,阴者道之体”。(观物外篇》)这种以阴、静、无为本体的哲学思想与《老子》是一脉相承的。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第42章)已有以阴为体之意,但未直接说明,下面略加分析。《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第16章)也就是说,万物变化,归之于“静”这种本性,是宇宙万物的常轨。静和阴属性相同,故《庄子•天道》说:“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无”比”有”更为根本。邵雍之言与此很接近,不过转了个弯,其说先天之道“无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道教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