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庄村位于汝阳县和嵩县交界的深山区,海拔1000多米,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这里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存生活需要。杨凤治年轻时曾当过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近20年,刘少荣当村妇联主任近30年。他们曾立志改变这里的交通状况,共同带领群众在山腰间开山炸石修成一条便道,给当时村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
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逐步落实,上级公路部门批准了该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这时的杨凤治已过古稀之年,但他不肯赋闲在家,自告奋勇担当起了这个工程的爆破指挥和技术顾问。
2003年冬季的一天,村里的“村村通”工程要爆破一座小山包,光装炸药就近千斤。准备爆破时村里的年轻人可犯傻了,他们根本没见过这种阵势。指挥部的领导正犯愁时,杨凤治主动请缨要当爆破手。他当时已是71岁高龄了。指挥部的领导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杨凤治的暴脾气就起来了,他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修俺村的路,我都梦见多少回了,凭啥不让我上?请指挥部放心,我保证顺利完成任务!”指挥部领导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终于批准了他的请求。
“村村通”公路如期完工。他和老伴儿商量说:“这条路来之不易。俗话说,路是十分修七分养,如果没人照看,几年下来好好的路也要报废,不用说过车就是走人也困难。”老伴儿刘少荣知道他的“驴”脾气,更不放心他的身子骨,二话不说就和他一道当上了申庄村的义务护路员。
杨凤治是个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人。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日严寒,他起早贪黑从不间断护路工作。人们经常发现他老伴儿提着小饭桶给他送饭。有时老伴儿刘少荣真想对他发脾气,可一看到他狼吞虎咽吃饭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同情。他由于吃饭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的,落下了胃溃疡,一到快吃饭的时候就胃疼,这时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儿,坐在路边歇一歇,啃口馒头。一次因为没带干粮,胃疼得他竟然蜷曲在路边昏迷了过去。
申庄村的水泥路有4公里,杨凤治夫妇护路往返一趟要小半天。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夫妇俩把省吃俭用积攒的钱拿出来买了一辆老年三轮车,从此老两口有了护路的专用车。
平时,杨凤治夫妇有规律地开着三轮车沿路清理路障,一遇到刮风下雨特别是汛期,这里经常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冲毁边坡、堵塞涵洞,这时是杨凤治夫妇最忙的时候。
今年7月的一天中午,杨凤治夫妇正吃中午饭,天空炸起了响雷,下起了倾盆大雨,他们老两口二话没说就拿起雨具和铁锨消失在雨幕中。当他们赶到路上时,天和地早已成了水的海洋。他俩仔细地巡视着路况,清理坡上落下的石块,疏通杂草阻塞的边沟……当他俩巡视到离申庄村村部不远的一段道路时,道路里侧的山沟里冲出来的洪水挟着石块冲过道路,冲刷着路外的护坡。机智的老杨发现:这里的一个道路涵洞被堵塞住了,路外的护堤很快就有被冲塌的危险。来不及多想,老杨扔下雨具,一个箭步冲到被堵塞的涵洞方位,奋不顾身地清理被堵塞的涵洞。站在一旁的老伴儿大喊“危险”,但老杨哪里听得见?雨水、泥水早已把他变成一个泥人了。最后他发现是几块大石头堵塞住了这个涵洞口。他用尽全力挪动着每一块石头。快通了,突然他脚下一滑,和洪水泥沙一起被冲进涵洞,又冲到河沟里。老伴儿哭喊着向下游追去,最后在赶来的乡亲们的帮助下把老杨送到了医院。这次意外让老杨身上到处是伤痕,躺在病床上几个月下不了地。杨凤治的亲朋好友前来探望他,问他:“你不图名不图利,图的是什么?”他语重心长地说:“咱是党员不图名利,一大把年纪了,活着能为大家干点啥我高兴,成天歇着我难受呀!”
杨凤治夫妇的辛劳换来了村路的畅通无阻,小伙子在整洁的村路上开车时,孩子们排着队放学时,路过两位老人身边,都会大声地跟他们打招呼。
如今,在杨凤治夫妇的带动下,申庄村的大人小孩自发地兴起爱路护路的热潮。尚喜社【原标题:痴心护路的杨凤治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