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杜祥琬:新能源重在技术突破

2013/9/18 9:44:54 点击数: 【字体:


    技术创新,是中国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之路上最有效的加速方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能源消费也随之增长。能源行业的一系列改革,使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供应紧跟需求拉动,出现超高速增长,我国很快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如果我国的能源需求保持近几年平均8.9%的增速,则2020年我国能源消耗将达79亿吨标煤,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即使能持续实现每五年GDP单耗下降20%,但继续保持9%的年经济增长,2020年我国能耗也将占目前世界能耗的三成。显然,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受到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因此,应当从现在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需求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模式,并在此新模式下,实现可持续的供需平衡,以支撑科学发展。

    十八大提出,2020年我国GDP和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从人均GDP 5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阶段, 各个发达国家都走过,研究各个国家在这个历史阶段的能源消耗,人均能耗的增长率,增长最多的美国也仅为12%,日本基本上没增长,而我国即使完成了“十二五”能源总量控制目标,到2015年能源消耗量也将达到41亿吨标准煤,增长率高达26%。我国当前的这个发展阶段,能源消耗还要增长,我们也可以接受适当的增长,但是不能增长过快。

    发展替代能源

    2050年前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从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体系逐步转变成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能源的结构、“颜色”、质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050年后,我们将拥有中国特色的能源新体系,进入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阶段。在能源结构中,洁净能源将占一半以上,并呈继续增加势头,为下半个世纪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的20年,是我国能源体系转型过程中最困难的时期,其间,要花大力气形成节能提效机制、实现新型能源的突破、化石能源的洁净生产和利用、实现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今后几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能源转型攻坚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期,也是全面转向科学发展轨道的机遇期。“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应实现重大调整,能源消费增长结构将有显著变化,节能、提效、减排取得新的明显成效,逐步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转变。为支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对化石能源消费提出必要的总量控制目标,统筹发展的速度、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

    未来几十年,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在煤炭方面,学界提出了一个科学产能的概念。煤炭的科学产能是指在持续发展的储量条件下,在环境和生态能够承受的条件下,生产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资源的最大限度高效采出的能力,也就是指在安全、高效、洁净、环境友好的条件下生产煤炭的能力。现在我国煤炭每年产能达30亿吨,只有不到一半符合科学产能的标准,因此我们不得不容忍一定的非科学产能。转型就是要提高科学产能的比例,降低非科学产能的比例,一部分通过技改和投入使其达到科学产能的标准,对于地质条件、技术等限制根本无法实现科学产能标准的,应逐步予以淘汰。

    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是石油。目前我国石油年产量是2亿吨,而消耗达到4.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6%。一定程度的对外进口是必须的,但是进口来的石油被浪费,那就太可惜了。如何减少浪费,非常关键。我们国内汽油浪费是非常严重的,仅仅交通拥堵这一问题导致每年我国浪费的汽油量就相当惊人。减少石油的浪费,应该研究如何改进提高车辆的效率,降低公里数的油耗,包括提倡轻型车,减少摩擦损失,提高运行效率。

    我们国内企业还缺乏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这个概念,汽车企业还在推概念、看产量,甚至攀比豪华车阶段,美国和日本比我们富有,他们人均GDP是我们的10倍多,但是他们都在发展小排量车、轻型动力车。在车辆的材料、结构上进行深入研究。石油行业的转型升级,应该研究如何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天然气是洁净的化石能源,天然气现在在我国能源消耗的占比只有3%。天然气及现在炒得很热的页岩气、非常规天然气,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要不断提高。

    未来我国能源使用主要依靠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通过这三类替代能源,可以逐渐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但是要看到,这三类替代能源不是有一个另外两个就不要了,而是三个共同协作来替代高碳能源。天然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也要全力突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也要一并发展。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2012-12-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