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中华名将先轸

2013/7/25 17:30:07 点击数: 【字体:

    先轸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27年,春秋时期晋文公和襄公年代的主将,晋文公确立霸业的军事支柱,在秦晋崤山之战中设伏待敌,一举全歼秦军主力。在晋军中曾任中军元帅、元帅等职。是晋国强盛时期的重要军事统帅。

    1.誓死辅良主

    先轸出身于晋国的贵族世家。显赫的家庭地位和高贵的身份,没有使青少年时期的先轸走上养尊处优的道路。他自幼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努力学习兵法和礼仪,善于结交上层子弟,以求长大之后成为王者的支柱。

    青年时期的先轸与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重耳关系很好。重耳为人忠厚,贤明豁达,有经世治国之才,因此,他身边聚集了一批贤能之士。先轸进入这群人中,说明他有志向有远见。

    晋献公晚年昏庸,晋国朝廷腐败。他听信谗言,欲杀死重耳。重耳被迫出逃,过起了流亡的生活。在随从重耳出亡的人中,包括了贵族出身的先轸。

    重耳虽有才学,但当时的环境对他非常不利。他是次子,按世袭制,长子即位,没他作国君的份。他又是戎族人(狐姬)所生,这就更降低了他的身份,不仅晋献公晚年要杀他,晋献公死后,继承君位者更是不放过他。因此,重耳流亡他乡几遭追杀,多次变换居住地点。在这种条件下,先轸放弃优裕的家庭生活,舍死追随流亡公子重耳,说明他眼界开阔,追求明君。后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不仅帮助重耳得到了国君的宝座,而且帮助重耳完成了霸业。

    晋国公子重耳过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后来晋国国内发生叛乱,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攻杀,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乘乱回国夺取了君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当政之后,立即整顿法纪,修明内政,发展生产,安定民心,重整军备。朝野上下很快恢复了平静,经过几年的治理,晋国国力明显地增强。

    公元前634年,楚国派子玉和子西率军攻打宋国。宋国是晋国的友好国家。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问策于诸位朝臣和将帅。先轸对文公说:"报答宋国赠马之恩,解救宋国的危难,树立晋国的威信,奠定霸业基础,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晋文公同意先轸的意见,决定发兵救宋。

    楚国攻打宋国,为了增强实力,还联合了许多小国的军队,卫国和曹国已经叛晋投楚。为了给这次出兵找到充分的理由,晋国人决定攻伐卫国和曹国,迫使楚国救援,这样不用和楚军交战即可解宋国之围。在出兵选将时,晋文公准备命赵衰为下军元帅,赵衰推辞道:"我坚贞谨慎不如栾技,谋略不如先轸,多闻不如胥臣。"晋文公听从了赵衰的意见,让栾技将下军,先轸为副将。

    公元前632年春,晋国出兵攻打曹、卫两个小国。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卫国的五鹿城郊外。晋文公命下军副将先轸率军攻打五鹿城。先轸接受任务之后,命令士兵多带旗帜,把所经过的山林高地等显著之处遍插晋军的旗子。有的将领不解其意,就问先轸,今我多遍插旗帜,是使人知道我军实力,此为何意?先轸说,文公初立,想继齐国之后以图霸业,因此,只能对敌示强,不可示弱。再者,卫国弱小,应以强大之势震慑卫国,所以,我军是"强而强之"。卫国五鹿城的百姓,极目远望,见各种军旗布满山野丛林,不知晋国来了多少兵马,认为卫国弱小,此城难保,于是,争相逃跑,士兵也无心守城。先轸巧用疑兵之计,不动刀枪,顺利夺占五鹿城。

    3.智勇战城濮

    在攻占五鹿城的战斗中,充分显示出先轸的用兵才能。时隔不久,中军元帅位置空缺,晋文公提拔先轸为中军元帅。晋三军齐进,很快攻占曹、卫两国,活捉了曹共公。然而,楚军并未因曹、卫灭亡而移师攻晋,而是仍然强攻宋国。宋国再次求救。文公问计于先轸。先轸建议,让宋国备好财物去贿赂齐、秦二国,让二国出面调停。

    在宋国难以攻下、晋军又大兵压境的形势下,楚中军主帅子玉同意与晋谈判。楚人要求晋人恢复曹、卫两国,然后,晋楚各自撤军。先轸提出激敌之策,私下向曹、卫两国许愿恢复其国,但他们必须对外宣布,脱离楚国。同时,晋军扣留了楚军前来谈判的使者。楚军主帅子玉终于被激怒了,撤去宋围,直逼晋军,准备决一死战。

    晋文公见楚军大举进攻,两国交战势在难免,但他深念流亡楚国时楚成王的厚待之恩。成王曾问他,如果他回国执政,将用什么报答成王?重耳回答,两国交兵,"退避三舍"。晋文公不忘旧日许诺,命令撤军九十里。一直退到卫国的城濮才扎下营寨,等待楚军来攻。

    公元前632年4月3日,齐秦宋三国助战的军队与晋军会合于城濮,楚国大军也已进入城濮。晋文公命中军元帅先轸点兵车七百乘、精兵五万,准备迎敌。4月4日,两军约期交战。先轸命令下军的一部分进攻楚军较弱的下军。晋军下军驾车的马统统蒙上虎皮,向前横冲直撞,楚右军驾车的马视对方如虎,被吓得迈不动脚步,全部伏卧于地,战马十动,战车失灵,兵士惊慌不知所措。晋军下军径直冲入楚右军阵地,横加射杀,楚右军士兵未死者纷纷弃阵逃跑。楚右军全部崩溃。

    晋国上军假竖中军旗帜,虚假进攻之后,装作败退。败退途中,在马车后拖着树枝,高扬尘土,虚张声势。楚左军不知是计,放胆追杀,把侧翼暴露给晋军。先轸见反击时机已到,便指挥中军拦腰斩断楚军,狐毛、狐偃率领的上军也冲杀过来,下军在击败楚右军之后,回头包围了楚上军。楚军主将子西率领的部队被晋军团团围住。主帅子玉奋力解救,才保住楚军主力的突围。楚军大败而去。

    晋楚一战,不仅解了宋之围,迫使曹、卫重新归向晋国,还在城濮之战中大败强盛的楚军,缴获敌人兵车一百乘,俘虏楚军步兵一千人。

    4.崤山设伏兵

    在晋国逐渐强盛起来并终于取代齐国而成为中原霸主的时期,西部邻国秦国也日渐强盛。先轸始终认为秦国是晋国的威胁,但因晋文公感恩于秦穆公,两国一直没有交兵。

    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晋襄公。未及发丧就发生了秦国出兵攻打郑国未成而一举灭掉归附于晋国的滑国事件。先轸对此极为不满。他奏请晋襄公说,秦国不吊唁我国之丧,却乘机征伐我国的同姓国,无礼已经到了极点,如果不抓住有利于我国的机会狠狠打击秦国,其后患将是无穷的。晋襄公见他说得有理,同意出兵攻秦。

    先轸奉命整军出战,并请求晋襄公带孝出征。先轸算定秦国远征军回师的时间,料定其必走崤山,于是大军挺进崤山设伏。崤山位在渑池,是晋国的南部边界,此处地势险要,山高沟深、灌木丛生,险要路段马难走车难行。先轸率军至此,砍伐树木,阻塞道路,埋伏军队,待机捕杀秦军。

    秦国军队如期而返,几百辆兵车上装满了从滑国抢掠来的东西,车马连接浩浩荡荡持续数十里。秦军进入崤山险路,秦主将孟明视已经察觉到地势危险,如遇敌人伏击,将会全军覆灭。于是,他催促秦军加速前进。当秦军进入晋军伏击区后,先轸一声令下,堵住秦军退路。伏兵从两侧树丛中杀出。经过激战,秦军全军覆灭,孟明视等三位大将被俘。晋军以小的代价,换取了消灭秦军数百辆兵车和数万士兵的巨大胜利。

    5.大胜狄族

    秦晋交兵,使秦穆公的女儿、晋襄公的母后文赢大为震惊。当她听说晋军大败秦军的时候,悲伤欲绝。晋襄公班师,押着三名被俘的秦国大将回来。文赢向晋襄公求情,让他放了秦国的三位将军。晋襄公软弱,在文赢以死相威胁之下,释放了秦国的大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先轸知道此事,面见晋公,骂他是纵虎归山,气急之下竟唾襄公之面。襄公知道自己错了,命令军队立即追赶秦将,但为时已晚。

    先轸怒唾了君面,深知有罪,他请求晋襄公处罚他,但晋襄公原谅了他。先轸深感不安。

    公元前627年,北方的狄国向其国边界发起进攻。先轸主动提出辞去元帅之职,愿上战场以死效君赎罪。他说,无礼之人,不足为帅,请君另择良帅。襄公不准,仍命他为帅,北伐狄人。

    先轸见推辞不掉元帅之职,只得从命。他选兵点将,调集兵车四百乘,命儿子先且居为先锋,发兵出降都北门,向箕城进发。兵到箕城,狄族已经打到这里。先轸了解箕城地形,知此地有山谷,谷中宽阔便于车战,同时,两侧丘地多生树木,便于设伏兵。于是,他将步兵埋伏于道路两侧,命先且居率军与敌交战。交战几个会合后,先且居佯装败退,把狄兵引入山谷之中,埋伏的晋军突然冲杀出来。狄族主力被包围,经过激战,晋军消灭了狄军主力,杀死了狄兵首领,割下其首级准备向晋襄公报喜。狄兵只剩下少许残余势力。

    在晋军即将大获全胜之时,先轸却单车冲入狄兵残余势力之中,然后,解开甲胄,让敌人的利箭直射其身,最终饮箭身亡。将士们都明白,他是自责其唾君之罪,假狄人之手以代君惩罚。

    先轸一生,光明磊落,作人有大丈夫之气魄;为将,有千军难挡之勇;任帅,有出敌不意之策。作为一代名将,其统兵和作人,都堪称晋国的杰出人才。(苑士军《中华名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原标题:中华名将先轸】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江西国防教育网 2010-04-20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勇先轸隘道设伏灭秦军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