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两句,是传诵后世的警句,“道”虽列后,其地位实在“文”前,凡读此文前面引领的“道丧文弊”句,当可领会。
这一韩文复兴局面,大约维持至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也就是北宋中期至南宋后期之间,随着理学的兴起,出来了一批理学家,也称道学家,以儒家正统道学传承者自居,对《原道》提出诸多质疑,韩愈评价于是也起变化。
理学家说:“文是文,道是道”
理学讲究的是探究天人性命之理和探索者自身内在的修养,后者尤为重要。两宋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最早是北宋的周敦颐(1017-1073)。次为著名的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少时即受业其门。周敦颐从理学立场,曾提出一个“文以载道”的命题:“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并自加题注:“此言文以载道,人乃由文而不以道,是犹虚车而不济于用也。”这段话和题注,见于所著《通书·文辞》。就是说,道犹如一辆备有文饰的车,人不去使用,就成了无用之物,何况又是未备有文饰的虚(空)车。后人有以为虚(空)车所指,意在讥笑俗儒。我看虽不能肯定即指《原道》,但多少透露了反对文道融合一体思想在内。按:“文所以载道也”句,今被约定俗成作正面肯定式用,与“每下愈况”今作“每况愈下”用,同一句式。
二程发扬了周敦颐的这一思想。朱熹师从程颐三传弟子李侗学,继承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
二程传道授业讲话,门弟子多有记录;朱熹弟子问学时,常引二程语录作题,朱熹亦随问作答,由弟子记录为文。今即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诸子百家丛书》中《朱子诸子语类》本,混合摘录二程与朱熹有关韩愈及《原道》问答,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是朱熹与弟子们的问答。间加按语,并注页码,以便查阅。
先看第一部分。
问:伊川谓《西铭》乃《原道》之祖,如何?曰:《西铭》更从上面说来。《原道》言“率性之谓道”,《西铭》连“无命之谓性”说了。[99页。按:《西铭》为北宋与二程同时理学家张载(1020-1077)所作。此处所谓“《原道》之祖”,应指其所含内容,非关时代先后。又749页,朱说:“韩退之只见得下面一层,源头处都不晓,所以伊川说《西铭》是《原道》之宗祖,盖谓此也。”]
问:《遗书》(按:指二程遗书)第一卷言:“韩愈近世豪杰,扬子云岂得如愈。”第六卷则曰:“扬子之学实,韩子之学华,华则入道浅。”二说取予,似相牴牾。曰:只以言性论之,则扬子善恶混之说,所指仅是以比告子。若退之见得到处,却甚峻绝。性分三品,正是说气质之性,至程门说破气字,方有去着。此退之所以不易及,而第二说未得其实也。(按:这说明二程对韩愈评价有前后期之分,朱熹亦然,他现在不赞成二程的第二说,是处在自己评韩的前期,至后期,已转变为“韩子之学华”论点的支持和宣扬者。)
再看第二部分,这是朱熹后期答弟子问。
问:扬子与韩文公优劣如何?曰:各自有长处。文公见得大意已分明,但不曾去子细理会,如《原道》之类,不易得也……又问:程子谓扬子之学实,韩子之学华,是如何?曰:只缘韩子做闲杂言语多,故谓之华。扬子虽亦有之,不如韩子之多……如《原道》中说得仁义道德煞好,但是他不去践履玩味,故见得不精微细密。伊川谓其学华者,只谓爱作文章,如作诗说许多闲言语,皆是华也。(748-749页)
问:《原道》上数句如何?曰:极不是,定名虚位却不妨,有仁之道,义之道,仁之德,义之德,故曰虚位,大要未说到顶上头。故伊川云,《西铭》,《原道》之宗祖。(757页。按此为第三次引程颐说《西铭》语)又曰:《原道》中举《大学》,却不说“致知在格物”一句(中略),看得这样底,都是个无头学问。(同上页)
问:韩文李汉序头一句甚好。曰:公道好,某看来有病。又问:“文者贯道之器”,且如六经是文,其中所说皆是这道理,如何有病?曰:不然,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可乎?其后作文者,皆是如此。(783页)
按如上所引二程、朱熹语录,理学家对《原道》的评论,可总结为四个字:华而不实。华指文章,实指道理。如朱熹说:“韩文公第一义是去学文字,第二义方去穷究道理,所以看得不亲切。如云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他本只是学文,其行己但不敢有愧于道尔,把这个做第二义,似此样处甚多。”(759页)朱熹虽然在《原道》中也看到了文中关于太古时代的描述,“如《原道》中所谓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为宫室,为城郭等,皆说得好,只是不曾向里面深察,不曾就身上细密做功夫,只知从粗处去,不见得原头来处”(同上页)。他这里说的“身上”“原头”,以及为之衣,为之食,为宫室,为城郭等,已经接触到有组织的社会分工理论,却不能从历史角度深入探索下去,结果还是归结到个人身心修养,不像韩愈那样透过历史,从“原头”看到了上古群体形成和社会分工的开始。朱熹和韩愈都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但当接触到《原道》文章的核心,抓不抓得住要点,不难见出两人之间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差距。
严复“辟韩”:针对《原道》而发
天轮运转,时光流速,进入近代,中国三千年帝王专制体制终于走到穷途末路。有识之士,莫不愤起寻求弃旧变新之道。严复(1854-1921)便是“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位伟大启蒙思想家。他的功绩,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政治思想理论,或著文,或翻译,企图以此开启民智,西为中用。
《辟韩》这篇文章,发表于1895年3月(光绪二十一年二月)的天津《直报》,正是清朝政府同年4月将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前夜,作者的忧愤之情可以想见。这时,他需要从中国历史上寻找一位儒家道统“卫道士”的代表人物,给以批判,借题发挥,来表达自己的政见。韩愈正当其选,《原道》是其代表作,故名为“辟韩”,针对的是《原道》。
《辟韩》这篇文章,劈头两句说:“往者吾读韩子之篇,未尝不恨其于道于治浅也。”在这里不仅单指儒家之道,亦指政治之道、治国之道;治亦兼指治理、治民、政治。二字内含,都较广泛。全文约三千字,内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