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卢氏县的虢太(台)庙和史书中关于扁鹊为虢太子治病之记载,为郭姓源出三门峡,提供又一例佐证。卢氏县城东北一华里处有虢山,建有虢台(太)庙。相传春秋时虢国在此建有行宫,逢夏季炎热时虢君到此消夏避屠。《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虢山,在河南卢氏县东北半里许,世传虢公初都于此。”清光绪十八年《重修卢氏县志》说:“虢台庙,在虢台,康熙二十四年重修,周虢仲封此,土人立庙祀之。有扁鹊为虢太子起死回生事,虢太子曾居此,故又名虢太庙。”《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西行途经虢国,听说虢太子刚刚病死。扁鹊经诊断,认为虢太子属血脉不通而导致“尸厥”(今医学上称为“休克”),遂精心医治,使虢太子康复,谓之“起死回生”。对此傅玄解释说:“虢是晋献公所灭,先此百二十余年,此时焉得有虢,则此云虢太子,非也。然按虢后改称郭,春秋有郭公,盖郭太子也。”
3、三门峡关于虢国贵族墓地、虢国都邑上阳城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是确认郭姓源头最令人信服的佐证。
1957年,为配合三门峡城市建设,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所长和安志敏先生带领下,中央黄河考古队对三门峡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调查和初步发掘,当时共发掘墓葬234座。其中发掘的虢国贵族墓葬和文物,对研究虢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曾经轰动国内外,三门峡市的虢国车马坑陈列馆就是在周恩来总理、郭沫若先生的亲自关怀下原址保留下来的。1990年、1991年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再度轰动世界,国内外几十家报刊予以报道。2000年10月30日,《河南日报》第一版报道了三门市区李家窑虢都城墙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2001年元月8日,河南省文物局和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的知名考古专家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等海内外数十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说,2000年,河南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文物工作队,对市区李家窑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发现了城垣、城壕、宫城、宫殿建筑遗址等,取得了我国考古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和考古新发现。经专家论证,一致认为李家窑遗址就是周代虢国都城——上阳城,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不仅为虢都上阳准确定位,而且填补了我国西周晚期没有发现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空白。三门峡虢国考古重大发现,为了确认郭姓源流提供了最为可靠,最为翔实的资料。
4、确认三门峡是郭姓主要发源地的历史地位
台湾的郭时礼先生撰文说:“有关虢仲,虢叔二位兄弟封地之重大史实,史书中屡有不同记载,以致造成研究西周历史的学者,专家以及探讨郭氏渊源的郭氏后裔的重大困扰。”对此,李吉教授、马志超硕士认为:由虢仲、虢叔繁衍派生的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均可视作郭氏得姓受氏之渊源。然而,从史书记载和考古重大发现等方面综合评判鉴别,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是:周朝被封于三门峡地域之上阳虢国,存续时间最长,爵位最高,规模最大,疆域最广,对两周王室的影响最为深远。同时,从郭氏族谱的记载和专家学者对郭姓源流研究阐述看,郭姓源出三门峡的记载与学术观点较为普遍,中华成语中的“假虞灭虢”之虢国是郭姓起源的主流。因此,应该首先确认三门峡是郭姓主要发源地的重大历史地位。
郭时礼先生还在另一论及郭姓源流的文章中:“郭氏后裔希望得到没有争议性的结论,俾能作为郭氏后裔寻根祭祖之地。更盼望郭氏起源地,能成为世界各地华人考古、寻找遗址与观赏之地。”两周时期被封于三门峡地域的虢国,其考古重大发现,数度轰动海内外,影响之深远、知名度之高,出土文物之丰富、遗迹之完整,莫能与之相比。特别是虢国都邑、虢国墓葬地双双名列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这是两周时期考古中绝无仅有的。三门峡虢国考古的重大发现,虢国历史文化遗址以及丰富多样的出土文物,是中华古文明的优秀代表之一,被盛赞为中华瑰宝。对此,国家十分关注和重视,许多高层领导人都亲临三门峡视察参观。三十多年来,三门峡虢国遗址及出土文物吸引无以数计的中外游客,已经成为世界华人“考古、寻找遗迹与观赏之地”,也引起许多国际友人关注,纷纷到此游览,这和海外郭氏后裔的期盼是吻合的。
四、质疑与辨析。
在郭姓源流的考证研究方面,由于个别史书的笔误,为后人留下了质疑,需要做进一步辨析与澄清,以正本清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说:“郭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地予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灭虢,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考证历史,这一段涉及郭姓衍源的记载,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一是 “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之记载自相矛盾。“地在虞郑之间”从地望上推断,应为被封于三门峡之虢叔封国,而三门峡之上阳虢国,是被晋献公所灭,灭亡时间是在平王东迁的一百余年之后,即公元前655年。二是“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灭虢,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之说更无根据,同史书记载和东周各王在位纪年表相差甚远。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秭归)一带。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逐渐强大,兼并了附近许多小国,遂有问鼎中原之志。前656年,楚国曾同齐桓公率领的齐、宋、陈、卫、郑、许、曹等诸候联军在陉(河南偃师)对峙,后在马陵(河南郾城)订立盟约,史称“马陵之盟”。楚应王时(前613-591),任用孙叔敖为相,国力强盛,意欲争霸诸候。前606年,楚应王率军至洛邑郊处,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查东周各王在位年表,平王在位为公元前770-720年,周定王在位为公元前606-586年,楚庄王陈兵洛邑郊外时,平王已去世114年。况且此时,东虢已被郑灭170余年,责周王灭东虢毫无理由。唯有三门峡之上阳虢为晋所灭仅49年,以此为由,问罪周王朝,似当师出有名。“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此处之“虢叔”,应该是周惠王时率军勤王平定子颓及五大夫叛乱的三门峡上阳虢国君主虢叔。“虢叔裔孙序”,有可能是上阳虢国最后一位国君虢公丑之子,虢叔之孙。这里所说的虢叔,是春秋时唯一仅存上阳虢国国君,《左传》中说:“郑伯将王自国门人,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太夫。”杜预注释为“叔,虢公字”,号曰“郭公”,与本文前所列举傅玄关于“虢后改作郭,春秋有郭公,盖郭太子也”之注释相吻合,地望是否一处,世系是否一脉,亦需进一步考证。
五、郭姓早期播迁与流徙
《公羊传》中把被封于三门峡地域的虢国记载为“郭”,晋灭虢(郭)国后,郭姓族人因失国避祸开始播迁和流徙。根据史料和郭氏族谱记载,早期的播迁大致有以下流向与地望。
1、流向山西汾阳一带。晋灭虞、虢后。为压制和防止虞、虢遗民的反抗,采取流放的办法,把虞、虢遗民的一部迁到山西汾阳县阳城乡一带。虞、虢遗民在这里筑土城居住,这就是现存的虢城村,虞城村。《太平环宇记》、《太平御览》对这一史实记载的十分清楚。这一支郭姓族人逐渐繁衍昌盛,形成望族,其后又播迁全国各地。一些郭氏族谱说,唐代名将郭子仪祖上也是由汾阳播迁陕西省华阴西马村的。
2、辗转迁徙湖北荆州一带。汉代郭辅先生碑文中记述的十分清楚,勿需再赘述。
3、迁往河南洛阳的一支。晋自八月始围虢都上阳四月有余,冬十土月丙子朔(农历十二月十一日),虢公丑率部分族人开东门奔往洛阳,后迁到其丈人家所在的温县一带。
4、原地留居。虢为晋灭后,仍有一部分遗民于无奈中留居原地,遭受亡国之苦的凌辱是可想而知的,可能在韩、魏、赵三家分晋后,境况有所改观。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乡现仍存郭氏源头村,即是例证。
5、逃往虢国边境荒野之地。三门峡市会兴乡、高庙乡一带距虢都上阳约40华里,山势险峻,这时世居的郭姓族人,世代流传说,晋破上阳后,其先祖于夜色慌乱中出逃,于峡谷峻岭间奔命,至一山势陡峭、林茂密处隐居下来,以避晋人追杀。千百年来,繁衍流传,形成大安村、小安村、黄底村、山前村、山后等郭姓聚居地。(曹文东)【原标题:辨析郭姓的源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