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是全国的第六大姓,就漯河而言,有98250人姓杨,占全市人口的3.7%,它聚居在两县三区的许多村庄,散居在城区的各个街道、社区。诸如郾城区的大杨、小杨、木梳杨、斗杨、杨根庄;召陵区的杨庄、双杨、新大杨、新小杨、穆杨、双杨、杨店、坡杨、升杨;临颍县的傅杨、张杨、后杨、竹园杨、杨林、前杨东、前杨西;舞阳县的杨文进、杨天池、大杨庄、仙庄杨、坡杨、杨楼、东坡杨、大杨、天边杨和市区的杨树张、小寨杨、英杨等村落都是杨姓聚居的地方。
杨姓的起源有两支,一支是出自姬姓,以国为氏。西周末年,周宣王的小儿子名叫尚父,被封在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为侯。春秋时,杨侯的封地被晋国所占,其后人就以封国为姓,称为杨氏。另一支是,春秋时晋国公族,有一支改为羊舌氏,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羊舌氏中一个人叫叔向,博学德高,是位贤臣,因戴晋有功,晋国君就把杨城封给了他,其后代便以封地为氏,姓杨。
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其为“关西孔子”。杨震为官非常清廉,任荆州刺史时,茂才王密在夜间带十斤黄金到他家行贿,杨震坚持不收,王密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又在你府上,绝不会有人知道的,请你收下吧!”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你快回去吧!”后人为了效法杨震为官清廉,便以“四知”为堂号。
东汉会稽郡杨琁初举孝廉,为零陵太守。当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进攻郡县,贼众力强,而旋寡力弱,众人忧恐。琁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于马尾,又制兵车设弓弩。到了战时,将马车居前,顺风扬灰,迷敌视线。再用火烧布,马受惊奔突,闯入敌阵,再将弓弩齐发,鉦鼓鸣震,群盗惊骇破散。追击伤残无数,杀其头领,郡内贼清。三迁为勃海郡太守,后徵拜尚书仆射。
还有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袭父职为隋国公,女为宣帝皇后。静帝年幼即位,他任丞相,封隋王,大定元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
宋代有以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为代表的杨家将。他们的事迹在当时就被人传颂,后经文学艺术家搬上戏剧舞台,在民间广为流传更具传奇色彩。
南宋抗金英雄杨再兴,为抗击外族侵略,战死在今漯河市商桥镇的小商河,焚烧其尸,身中箭头就有二升。
还有杨旦,今河南省漯河市东穆杨村人,大清乾隆年间进士,先任河南舞阳县知县,后任苏州知府,一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人称“杨青天”。【原标题:漯河姓氏: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