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出自赢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赢。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驯马和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河南灵宝)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天王母,乐而忘归。
这时却传来徐国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七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十二世孙赵襄子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到叔带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赵姓的发祥地是山西,后来逐渐向中原、西北及江南播迁。赵氏家族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不畏强暴的勇敢精神,特别是从晋阳迁都邯郸之后,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诸如《赵氏孤儿》中的赵盾,为了社稷江山,他舍身忘家,拯救幼主。《胡服骑射》中说的赵灵王,破除陈规旧俗,带头穿胡服,练骑射,强大赵国军队的事迹。为赵氏族的兴旺发达作了很大的贡献。
当今赵姓,依人口数量排序,在全国居第八位,在漯河有 10743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1%,是漯河的第五大姓,不仅分布在各个乡镇村庄、街道社区。其渊源流长,曾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位于市区海河路东段北侧的石槽赵村,就是因赵姓居住,又有刘秀喂马的两口石槽而得名。该村明代人赵应式,博学多才,文笔犀利,闻名遐迩。明正德年间(公元1 506—1 521年),他曾先后任山东东昌府通判、顺天府霸州知州等职,后卸任归里。1934年出版的《郾城县记》载,赵应式的存世作品有《创建忠诚祠记》、《重修仁佑祠》、《重修县治碑记》、《石界河记》等名篇。明嘉靖三十二(公元1 554年)编纂的第一部《郾城县志》也是出自他手。
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封赵普为宰相。他又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措施,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你怎么把国家治得这样好?”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生前常读的一部《论语》。赵氏就以“半部堂”作为堂号。
宋朝时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当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同时,还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没有什么金银钱财,只有一琴一鹤。后世为学他为官清廉便以“琴鹤堂”作为赵氏的堂号。
历史上,赵姓也有不少世杰俊彦,彪炳史册,诸如西汉天水郡的赵嘉(赵襄王的太子、代王)。西汉涿郡的赵汉(颍川太守),南阳郡的赵喜(东汉太傅)等。【原标题:漯河姓氏: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