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汉末期,在至少四百年的时光中,华夏政坛充斥着颍川人的身影,摩肩接踵,挥斥方遒。其中“陈、荀、褚、庾、钟”五大颍川家族作为典型代表,陆续在汉末魏晋乱世中发展壮大,成为数代政权不得不依靠的栋梁。
在颍川五大家族中,陈氏居于首姓地位。自东汉中后期,出身贫寒的陈寔以名士入仕,谨修德行,成为清流领袖。之后历经陈纪、陈群、陈泰、陈凖、陈眕等六代,陈氏子弟积极投身政治,运用灵活手腕,通过联姻,依靠汝颍集团,占据历史舞台的显要位置。
可在永恒静默的时间面前,这三百年搏浪不过是两眨眼。一眨眼间,七代陈氏子弟各与命运节点相撞,变化绽放,生出烟云浩淼;另一眨眼间,无尽荣辱欢悲皆烟云淌散,一切返还原点。这使人不禁忆起马克思曾说过的,“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世上一些人天赋能力心志较强,一些人有机遇走得远些,一些人有条件傅粉施朱。当洗去浮华,众生无高下,不过是生活。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后,找到舜的后人妫满,封为十二诸侯之一,建立“陈国”(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其子孙有以国为姓者,即成陈姓。 春秋时,妫满十世孙陈完在一次政变后逃至齐国,改姓田。陈完五世孙田乞任齐景公时期的大夫,发动政变掌握大权,得以世代为宰相。公元前404年,田和夺取齐国政权,自立为齐太公。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齐国灭亡。齐王建的儿子田轸([zhěn],意为古车底部横木)当时在楚国任宰相,被封为颍川侯。灭国后举家迁入颍川(今禹州城西北老官陈村),恢复故姓,改称陈轸,成为颍川陈氏始祖。随后,陈氏在颍川附近开花散叶,子孙遍及各县。
第一代:多面陈寔
舜、妫满、陈寔是天下陈氏的三节源头。可以这样说,陈氏壮大于颍川,颍川陈氏发迹始自陈寔([shí],同实)。
陈寔(104—187年),陈轸十世孙,生于颍川许县(今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昔日的王侯之裔历经三百年,至陈寔时已沦为一介贫民。作为白手起家的始祖,陈寔的人生呈多面性:他喜欢读书,是四海敬服的名士,在关键时刻勇于站在抗诉恶势力的前沿;同时他又是个圆润干吏,领导欣赏他,太监抬举他,老百姓们也敬服他是位公正长者。
自婴童起,陈寔就显现出沉稳的气质,哪怕做游戏,伙伴们都听从于他。少年时他当县小吏,做事任劳任怨,又有志好学。县令邓邵赏识其才华,让他去太学读书。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县里发生杀人案,同县杨姓小吏不晓得是不是妒忌陈寔,莫名其妙地把隐居在阳城山读书的陈寔抓了。时为东汉顺帝时期,国政混乱,司法黑暗,陈寔少不得在狱里受一番折磨。后来陈寔混出头,做了郡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案验刑狱等)。酷爱热血王子复仇剧情的群众们眼巴巴地等着看杨姓小吏倒大霉,结果这小子始终活蹦乱跳,健康活泼。后来大家才知道,是陈寔悄悄拜托县令不要伤害杨吏,甚至还要善待他。史书记载:“远近闻者,咸叹服之。”
之后,陈寔又任郡功曹(郡太守主要属吏,管人事,参预一郡政务)。中常侍(太监头儿)侯览拜托太守高伦提拔熟人,高伦签了政府檄文任命此人为文学掾(类似教育局长)。陈寔知道此人不堪重用,于是私下收回任命书,去见高伦说:“此人不堪用,但侯大太监不可违。请允许我以个人名义推荐他,不能让骂名玷污了你的清誉。”高伦从之。随后地方上都怪罪陈寔:“你怎么推荐了这么个东西?”陈寔始终不辩解。高伦后来升任尚书,在送行宴上,他讲解了原委,并叹说:“此事原本该怪罪于我畏惧强权,可陈寔是个贤士,把责任留给自己,将好事归于上司。”史书记载:“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
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47岁的陈寔任太丘(今河南永城)长。在地方任上,陈寔以德施治,爱护百姓,邻县甚至有不少人因此要迁居到他属下的地方。陈寔不仅德冠当时,学问也非常好。荀爽、贾彪、李膺、韩融、王烈、管宁、华歆、邴原等名士都曾向他问学,他亦成为当时名士之首。只是后来沛国相违法赋敛,加重百姓负担,陈寔无法阻止,便辞官归里。
公元166年,在太监与士大夫的斗争中,李膺等二百余士人受诬下狱,62岁的陈寔也在其列。其他人大多逃避求免,但他却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大义凛然地自请入狱。第二年遇赦得出。此事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在人们心中“陈寔”二字渐坐神坛。
公元168年,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任用陈寔为掾属。期间,陈寔老乡、中常侍张让的父亲去世,一郡皆至吊丧,唯独名士不耻其邪恶跋扈,满城冠盖没去一个,但陈寔独往吊唁。随后,大将军窦武谋除宦官失败,宦官发动第二次“党锢之祸”,死徙废禁达六七百人。但张让却几次宽免了参与共定计策的陈寔。
陈寔随后回家隐居。在乡里每遇争讼,他总能秉公处理,向当事人剖析利害曲直。以至于人们发出感慨:“宁去衙门为刑罚所加,也不在陈老面前丢脸。”县里的矛盾诉讼为之减少,风气一新,陈寔注意以良好的风尚道德感化人们,著名的“梁上君子”典故就源自于他。
读到这里,陈寔鲜明的特点呼之欲出。一方面,他官做的不大,大部分岁月是在县、市、中央政务机关做具体执行的秘书长,但他声望极高,所结交之人,如李膺、房植、李固等皆是高官。其名声已经构成了潜在的政治资本,在“察举制”的选拔制度下,更对选举官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无疑给他们及其子孙增添了政治筹码。另一方面,出身底层的他做事务实。当属下,他能为组织、上司分忧;当官吏,他治下民众感其恩德;甚至面对大肆屠杀士人的宦官集团,他也游刃有余。同时有意思的是,实用的陈寔确实又谨修德行,才华高绝,内心慈祥。这样的人,使人不能不叹服!
党锢解除后,大臣们都纷纷推荐陈寔,朝廷也多次以最高官爵相召,但他都推辞了。公元187年,陈寔病逝于家中,享年84岁。各地赶来吊祭的有三万多人,送殡车千辆,披麻戴孝者500多人,大将军何进也遣使出席,为之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蔡邕为之撰写碑文,并将他的图像张帖百城,树为朝野吏民学习的道德典范。后又追封为颍川侯,钦赐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