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的地,是镇东南大片的古代陵墓区。这一带方圆数里都是古代墓葬群,相传为蒋国国君和贵族墓地,不少地方的蒋姓族谱里,都记载了这些陵墓的方位。当那些陵墓封土进入视线,蒋姓众人内心的情绪从笑容、从眼神洋溢,事后有人写道:“上下几千年,蒋国之城墙仍巍然而立;沧桑数十纪,蒋氏之祖茔仍安然而卧。我蒋氏众子孙皆欣欣然也。”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拜祭祖陵。陵墓区体量最大的陵墓,相传是蒋氏始祖、周公第三子伯龄的墓。该墓前潮湿的田地中,已由期思镇有关人员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稻草。蒋姓众人摆上各种祭品,肃然而立,在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的主持下,祭拜仪式隆重开始。老者双手持香,念诵祭词,每念一句,数十人跟诵,各种嗓音、方言,形成庄严肃穆的和音,在原野上回荡:
“我祖伯龄,炎黄子孙。周公之子,蒋国国君。长眠期思,名震淮滨。三千多载,繁衍后人……状元宰相,护国将军……文人学士,国史彪炳……墓前默哀,化纸虔诚。先祖有灵,保佑子孙。祖脉优秀,后代昌盛。立人立德,立业大成……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在那一瞬间,这些陌生人凝聚为一个整体。但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其实大多原本素不相识。
是什么力量吸引着他们前来期思?又是什么令他们两千多年后还能找到故国?
赵本山的小品中有句台词:我不关心自己是怎么来的,我只关心自己是怎么没的。这话显然是搞笑之词。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自己是怎么没的”,是很少考虑的问题,而“自己是怎么来的”,却常常能激起强烈而持久的寻根热望。
每个前来期思拜祖的人,身后都有着深刻的延续千年的寻根情结。他们或遵照各自家谱的指引,或孜孜不倦地追寻多年,才到达了期思的蒋国故城。
修家谱承继千年
在前来祭祖的人群中,四川老人蒋远举很受大家敬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蒋远举对自己的姓氏和家族渊源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似乎冥冥中有种力量,深深地吸引着他,令他欲罢不能。于是他干脆辞去律师工作,专门从事家谱研究。
在众多蒋姓贤达的支持下,他走访湖南、江西、广西、湖北、陕西、南京、上海等十多省市的30余县200余乡,1997年主编出版川渝十余县市《蒋氏族谱》,2005年主编出版《蒋氏通谱》首卷,目前正着力编修第二卷。在长期的调研工作中,蒋远举先生在各地看到过300多部蒋氏谱本,有一些谱本存在误传,但大部分都记载蒋氏起源祖籍地在河南期思。他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各种说法进行考证和辨析之后,认定蒋国故地和蒋氏得姓之地,都在期思。
河北的蒋鸿林同样是位受人敬重的老人。他的故乡是河北魏县大磨村。抗战时期,日伪军曾三次扫荡该村,蒋氏祖屋被焚烧,家乘也在战火中遗失。老人只是靠记忆,能知道家族的部分历史,前代世系十分模糊。为了让“后人不至为此惶惑”,蒋鸿林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前往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北京、天津等地,耗资上万元,行程万余里,历经十年努力,终于理顺了族支世系,对家族传承和迁徙过程有了清楚的了解。
“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这是中国人悠久的观念。一代又一代的人,修谱、传谱,如果战乱或自然灾害致使家谱失传,都会有人出来整理资料,接续家史。
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统,近年来被认为有特殊价值,是遗传学研究的宝贵资源。1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的群体遗传学权威斯福扎来到中国,主动提出与中国科学家共同开展姓氏与遗传信息研究。
国际权威主动要求合作,是看中了中国姓氏蕴藏的无与伦比的科研资源。
据介绍,西欧人姓氏最早的记录不足千年,普遍使用姓氏是近两三百年的事,有些地区直到20世纪还未普遍使用,比如土耳其,1935年才以法律形式规定使用姓氏;日本公元5世纪晚期产生姓氏,但仅仅是代表社会政治地位和职务的世袭称号,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才颁布法令实施户籍登记,要求每一个日本人必须有姓,日本人这才匆匆地为自己找姓,很多人以居住地名称为姓,因此多为两字姓。日本一下子涌现出3万多个姓,今天已达12万个之多。但是,此种背景下形成的姓氏传递,很难找到与遗传基因的关联。
而作为传统宗族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国姓氏延续了数千年。斯福扎教授认为,通过对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即有可能找到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甚至可以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
除了这种科学意义之外,姓氏文化还能萌发强有力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成为文化传承的强大动力。
或许正因如此,在“失乐园”2600多年后,众多的蒋姓还能找到故国,也还有回故国寻根的热望。
“蒋”是姓,茭白是种蔬菜,两者能有什么关联?采写这个题材,我们却发现两者之间的确有些关系。
蒋姓今年5月的期思之行,是他们“历史上的首次寻根聚会”,正式名目叫做“中华蒋氏寻根恳亲大会”。这次聚会,也是次研讨会,不少人向大会提交了自己在蒋姓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翻阅这些资料,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蒋姓由蒋国而来,“蒋”国之名,则是因为该国封于“蒋地”,而蒋地则是因一种植物而得名。
许慎《说文解字》说,“蒋,蒋也,从草,将声。”“,雕 ,一名蒋,从草,瓜声。”
“”就是“菰”,也就是说,这种植物有三个名字:“蒋、、菰”。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有白色地下茎,开花为紫红色,结的果实细长如针,外褐内白,称为“菰米”,或“蒋实”、“雕胡米”,煮成饭松香爽口,是十分珍贵的食品。
“五谷杂粮”之说,人所共知,但“五谷”都指什么,却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方,粮食作物差异很大,因此又有“六谷”、“百谷”之说。“六谷”之说,就列入了“菰”。
大约在古代,某个地方盛产“蒋”(“菰”),或是这种植物的原产地,人们就将此地称为“蒋”。再后来,周王朝把周公的第三子伯龄分封到蒋地,建立了蒋国,此后就有了蒋这个姓氏。
其实很多中国姓氏都与植物有关,如华、梅、兰、艾、萧、苏、葛、蔡、李、杜、柯、杨、柳、柴、林、柏等。古人与植物的关系,远比现代人密切,经过复杂的演变,很多植物变为地名、国名、姓氏。其实,华夏之名,也与植物大有关系。“华”,古即“花”字,由盛开花朵的象形字演变而来。《说文》释:“开花,谓之华。”后来,华也是植物开花的代称。而“五色为之夏”,这样一来,就有人解释说,“华夏”即五色的花朵。
在“蒋”字由植物名演变为地名、国名之后,逐渐独立出来,成为姓氏专用的字;而那种叫“蒋”或“菰”的植物,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致面目全非。
大约在唐代之前,“菰”开始受到一种病菌的侵染,抗病能力弱的植株,便不能再开花结果,而花茎的基底部分却因受病菌刺激膨大,形成纺锤形如竹笋般的肉质茎,被称为茭白。有趣的是,这种植物的病变对人类不但无害反而有益。茭白柔嫩细白,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高,很快受到人们的喜爱。
后来这种病菌蔓延扩大,使得“菰”不能再开花结籽,都变成了茭白,从此这种植物就退出“六谷”之列,摇身一变成为蔬菜。而这种植物与“蒋”之间的渊源,也逐渐被一般人遗忘了。
植物名成为地名,不知起于何时;而地名演化为姓氏,则是蒋国史沉淀的结果。对于蒋姓由植物名演化而来,如今的研究者基本没有异议。但蒋地在哪里?或者说最初的蒋国在哪里?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早在2600多年前,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所在地是周代蒋国的都城,后蒋国被楚国灭亡,此地成为楚国的期思邑。如今,期思镇成为蒋姓子孙公认的祖根地,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寻根问祖,凭吊先人,抒发自己的思古幽情。图为位于期思镇东南的蒋国国君和贵族墓地。【原标题:“期思怀古之蒋国觅踪系列”之一 蒋氏寻根期思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