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盛名的毛笔之乡-杨集镇
2014/12/16 10:56:5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上蔡县杨集镇曾被河南省誉为“中州名镇”,是大江南北久负盛名的“毛笔之乡”。杨集毛笔饮誉全国,走向海外。
杨集毛笔种类繁多,用料考究,质地精良。笔分大楷、中楷、小楷、寸楷四大类,80多个系列。笔锋用料分羊毫、狼毫、鼠须、貂毛、香狸毛、细光风羊、白尖羊毛、马毛等。以羊毫和黄鼠狼尾毫混合为上乘佳品,制出的笔圆润、饱满,坚挺且有弹力,锋尖而又柔颖,修削整齐,书写流畅等特点。具有不掉头,不脱毛,不发叉,楷、行、草、隶书写,绘画之功能。在制作过程中,杨集人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从整理原材料到完成制作,要经过浸、落、梳、拔、拌、连、索毫、配锋等近百道工序,仅选料就需20余道。
为了提高毛笔制品的新档次,杨集人运用现代化的操作工具,采取传统工艺与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笔杆的牛角、玉米采用机床车磨等工艺,并将竹杆、塑料、牛角和有机透明琉璃进行了新的组合。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杨集毛笔,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用麻皮操作细丝,捆挪一起,据说,这就是我们最原始的“笔”的雏形。后来,老樵夫的子子孙孙都做起了制笔的生意,并逐渐改麻为羊、马、鹿、黄鼠等畜、兽毛,改木棍为竹子,于是就有了毛与竹的“笔”;改蘸有色植物的浆汗以研磨黑蘸色的土或石,于是就有了黑与土的“墨”;有了笔蘸墨的笔,就不必再用刀锋与锥尖在石头、甲骨、竹片、木片上刻刻画画。在绢帛上书字及其后代纸的发明,用毛笔书写和绘画,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飞跃。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