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居庸关长城上,细雨霏霏。棠溪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庆民手起剑落,用一把未曾开刃的棠溪宝剑砍断了一根指头粗的钢筋,这也使得棠溪宝剑长城论剑活动达到了最高潮。
河南省西平县棠溪乃春秋战国著名冶铁铸剑圣地。《战国策》载:“韩之剑戟,出于棠溪。”《史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在《史记?苏秦传》中,就曾记载苏秦前往韩国,游说韩宣王联合赵国等对付秦国时强调:“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之剑皆出于冥山棠溪”。《太康地志》说:“棠溪在西平,其水淬刀剑,特坚利,为干将、莫邪所从出,亦名川也。”《中国通史》的作者白寿彝老先生生前也曾到这一带考察,并在书中写道:“河南西平有冶炉城,有棠溪村,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西平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
由于西平棠溪冥山矿石含铁量丰富,且龙泉水质独特,适于淬刀剑,因此当地冶铁、铸剑业十分发达,据史书记载,其发展规模曾达480平方公里,仅工匠就有7000之众,就连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也均在棠溪铸过剑,此地几乎就成了中国古代兵工厂的基地。
唐元和12年冬,宪宗发兵平定中原叛乱,李朔雪夜入蔡州,平定了叛乱之后,为防止藩镇再次割据作乱,将棠溪冶铁城夷为废墟。留到今天的,只有在西平县酒店乡一个战国时期冶铁铸剑竖炉的遗址,它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唐宪宗至20世纪的1000多年间,西平棠溪冶铁铸剑成为空白,所幸的是,在棠溪宝剑遁迹1200年之后,冥山脚下的棠溪河又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棠溪宝剑又发出了铮铮之声。
20世纪40年代,创办西平县第一个铁工厂的天津大学毕业生高锡坤和儿子高庆民立志挖掘棠溪宝剑遗产,历经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使失传2000多年的棠溪宝剑重现人间。
棠溪系列刀剑以中国传统的龙文化和剑文化为底蕴,承袭棠溪地域特色和特殊的生产工艺,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具备了“强、韧、硬、弹”四大特点,重剑砍铁削铜不留钝痕,轻剑弯曲90度回弹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