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109个县市里,新县是个“小不点儿”。它是全国12个“将军县”之一、河南唯一的“将军县”,曾是集老、边、穷于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
然而最近几年,新县的综合经济实力却在悄悄快速增长。1983年,新县还是“三不过一”: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个亿;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过100元,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03年,新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48元。从1997年到2002年这5年间,新县的综合实力在全省的位次飙升了23位,而且在城镇建设、劳务输出、工业发展、生态建设诸多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山水依然人依旧,新县到底靠什么“突起”?
持续发展的和谐画卷
一走进新县,我们仿佛走入了一幅“青山映绿水、蓝天衬红城”的画卷,这与印象中的老区县城无法对号入座。快速发展的新县透过一个个亮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和谐画卷。
建设了一个有特色的“红城”。说起新县县城旧貌,民间也有个 “三不过一”说法:“(抽)一支烟走全城,一盏灯照全城,一个喇叭响全城”。如今的新县县城,已由不足4平方公里,发展到11.2平方公里,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以红色为基调的新城清新亮丽、个性鲜明。新县建设局局长胡皓谈起城市建设新貌,认为关键得益于 “三高”: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
新县的建设者聘请省内外权威专家,根据新县的人文地理条件高起点规划,将新城的建设理念定位于青山、绿水、蓝天、红城。为突出新县茶文化的特色,让居民有休闲娱乐的场所,新县将县委、县政协的办公楼和收益不错的门面房搬迁到城边,腾出黄金地段规划建设为休闲广场“清茶园”。并在最好的地方建绿地,让城市透气。为确保规划的实现,城区规划的三纵五横道路,大到功能分区,小到厕所、垃圾箱,都要求有效果图。这些是形成新县城“一街一景、一水一貌”的基础。
在建设过程中,新县采取盘活土地资产,激活民间资本,努力吸引外资,充分利用政策争取资金等一系列办法,创造性地经营城市,解决了资金与建设的矛盾。最近4年投资达到4亿元,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城市建设从1996年起步,到最近两三年开始有了根本的变化,并因此获得了省卫生县城、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培育了一个上市公司。地处大别山深山区的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革命老区县产生的第一个上市公司。1992年还是一个科技扶贫小厂,如今已发展成为有近千名职工、7亿元资产、年创利税5000万元,集医药科研、生产销售、保健品开发、金融投资等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它不仅转化了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而且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龙头”,成为新县财政的重要支撑。
打造了一个涉外劳务输出品牌。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县把涉外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来抓,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0多年来,累计向国外输出劳务人员达6000多人次,创外汇4800多万美元。其中涉外劳务(研修)人员常年稳定在2600人左右,位居全省县级单位之首,被授予“全省外经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并被外经贸部授予“对外劳务合作经营和培训权”,新县也成为“中原涉外劳务输出第一县”。
涉外劳务为新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涉外务工人员年收入折合人民币超亿元,人均年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许多劳务人员回国后,创办二、三产业,拉动了房地产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由于新县劳务培训严格、服务规范,劳务人员诚信忍让、知足勤俭,在国外劳务市场口碑甚好,一些外商不远万里来新县挑选劳务人员,“新县劳务”已经成为闻名国内外的劳务品牌、成为老区人民新形象的代言人。
保持和建设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新县“七山一水一分田”,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农业县。1996年,这里被国家确定为山区开发示范县。国家投入山区综合开发专项贴息贷款3300万元,引用外资1.5亿元,吸引民间投资5000多万元,重点建设林果基地,扶持龙头企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每年工程造林面积都保持在5万亩以上。2001年又全面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新县林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被誉为“板栗之乡”、“银杏之乡”。2002年全县林果业总产值6.5亿元,直接或间接来自林业的税收1884万元,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38.8%、41%。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达93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林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奠定了新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