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丁香》的发现者之一曹家振
15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断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
上世纪80年代,我省固始县文化馆的3名干部搜集整理出1300行的叙事长诗《郭丁香》,讲述的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故事,改写汉族史诗纪录。
今年4月,挖掘整理出4837行的《郭丁香》出版。而记者采访时,为该书呕心沥血30年的曹家振还没见到这本书。
[意外发现]
濒临灭绝的《郭丁香》
5月22日,记者从固始县文联拿到刚出版一个多月的《郭丁香》时,才知道为该书呕心沥血30年的曹家振还没见到这本书。
上午10时,在该县文化局后院的两间平房里,记者见到了63岁的曹家振,不大的小院及两间平房就是曹家振的家。
1978年,曹家振时为固始县文化馆干部,一直从事戏曲、小品、民间故事(传说)的整理挖掘工作。
同年7月中旬,同事李海华从老家南大桥回来,兴奋地向曹家振讲述一件稀罕事:“邻居一位近70岁的钱木匠,竟然会唱小曲,内容、形式、曲调以前都没听说过,而且他所唱的内容只限于木匠……”
曹家振为之心动,“如有情节的话,那就是曲艺”。第二天,他和同事李海华、彭化厚前往南大桥拜见钱木匠。
据钱木匠说,他唱的叫“灶连子”,只限于木匠演唱,属自娱自乐形式,以前,只是唱给木匠的雇主听。
“过去没电锯、电刨之类的工具,木匠班子干活,特别是打喜材(嫁妆),至少在东家停留一个月,遇见富人家,多则半年,每天中午或晚上,木匠班子根据‘灶连子’的角色,唱起来……”
“山前水后桑树林,林中有个郭家庄。郭家有个黄花女,从小起名叫丁香……杏眼灵灵三秋水,娥眉弯弯柳叶长;粉脸桃色朱唇亮,糯米银牙玉生香,青衣绿裙红绣鞋,走路好似风摆杨……”
当时钱木匠东一句西一句,共唱了200多句。这是曹家振等第一次听到这种演唱,他们还不知道,那就是濒临灭绝的人间绝唱《郭丁香》。
随后的调查中,曹家振三人弄清了《郭丁香》的故事梗概,木匠们唱的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故事。
[故事梗概]
唱的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故事
贤惠漂亮、勤劳持家的郭丁香,误嫁邻乡张万良。善良的郭丁香没抱怨,她要以行动感化张万良,以此来改变张家一穷二白的面貌。春种秋收,3年间,使得张万良成为当地首富。
张家的暴富,引起张万良表嫂的垂涎。为占有这些财富,表嫂和算命先生勾结,利用郭丁香入门3年没生育的事实,诬蔑郭丁香命里克夫、命中无子,并摆下酒宴,让妹妹王妙香在酒宴上尽情展显风骚,极尽挑逗张万良。
张万良回家后将郭丁香驱逐出门。郭丁香走投无路,投河自尽,被邻乡范三郎救下。二人情投意合,遂结为夫妻,很快发家。
与此同时,张万良与新欢坐吃山空,家道很快衰败,最后因家中引发大火,张家财产随同张母、王妙香付之一炬,张万良侥幸逃生,却烧瞎了双眼,只得乞讨谋生。
张万良讨饭到郭丁香家中,郭把他让到灶房吃饭,给他做了一碗龙头细面汤,“一碗只盛九根面,九龙盘珠碗边上。粗的好比三股线,细的好像头毛样,长的长有一丈二,短的短有八尺长,粗细长短不上算,根根里头包砂糖。”
张万良吃面时得知是郭丁香,羞愧难当——“想上天河洗羞耻,身上没有长翅膀;想下地狱赎罪孽,阴司迢迢路茫茫;前走三步无处躲,后退三步无处藏。抱头就要撞南墙,谁知南墙没撞上,一头冲进锅灶膛。”
“丁香上前急拉扯,哪能扯出张万良?扯片衣裳巴掌大,后人拿它擦灶墙;扯条大腿像火棍,后人拿它填灶膛……”
张万良魂魄投往阴曹地府,阎王查生死簿后拒收,将其转给天上玉皇大帝处置。玉帝感念其悔过自新,封其为司灶之神,即民间所说的“灶王爷”,给郭丁香预留了“灶王奶奶”的神位……
[怎么传承]
木匠担当了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木匠们为何要唱“灶连子”?他们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固始县城郊乡86岁高龄的老木匠刘玉武解答了“谜底”。
木匠活中有一些重要工序,就是杀青和造型。这些工序就是将挺直的木条弯成弧形、弓形等。这些过程离不了开水蒸煮、火烤、厨房与灶台。木匠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围绕在灶台前的妇女。他们边演唱边干活,舞台就在灶台和院落之间,观众,就是灶台前后的妇孺。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木匠唱灶,匠人与艺人双重身份集于一身,木匠不知不觉中担当了文化传承者的角色。灶书最盛时,甚至出现“木工不唱灶,手艺行不掉”。木匠收徒弟时,还要看看嗓子好不好。
刘玉武说:“其实灶书起到了广告作用,灶书唱得好了,活就多。”
“木工做活,住在东家家里,不允许搞乌烟瘴气的东西。鬼故事、荤故事等都不能唱,唱《郭丁香》是教人为善的,所以这是保留节目。木工唱灶很迷人,大姑娘小媳妇都能给拐走。所以做活的艺人,要求品行端正,不端正没人收你为徒。社会上对木工这个职业很看重,木工行业的道德要求也很严格。”曹家振说。
木匠唱灶前,还有一工序,那就是先拜灶。一是对主家的尊重,感谢平日三餐及生活上的招待;二是对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尊重,唱他们的过去,祈求对木匠的宽恕与原谅。
[惊喜获奖]
获全国民间文艺二等奖
从南大桥回来,曹家振认为这种表演形式很特别,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该“剧种”濒临灭绝,如不整理挽救,就有遗失的可能。随后,他们经多方打听,又在该县朱庙村已70岁高龄的朱木匠那里丰富了300句。
谈到《郭丁香》共有多少句,朱木匠说,其内容大概不会变,但因木匠的嗜好、表达能力、知识的多少可能会不一样,再加上多人口传,也产生了多个版本,搜集起来相当困难。
当年3月份,曹家振走访城郊公社,了解到一位叫丁凤阁的老人,当时已60多岁,发现他儿子丁绍阁、侄儿丁作西、徒弟刘玉武等组成的木匠班子,会分角色演唱《郭丁香》。曹家振等很兴奋,急忙步行20多里路,赶到丁凤阁家中,挖掘补充了近800句。
三人将资料汇总后,整理出了1300句“灶连子”,当时曹家振只知道这是曲艺,具体这是什么形式,在他心目中没有特定的概念,唯一感到迫切的是,再不挖掘就会失传。
他不知道哪儿能发表,先寄给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位叫任骋的编辑,任骋认为不适合在此发表,后将此稿推荐到《民间文学》。
“稿子一寄过去,编辑部要原始的整理材料作为证据,原始材料一寄出,《民间文学》加了个编者的话:谁说汉族地区没有民间叙事长诗?近年来,湖北、江苏等地都陆续有新的发现,本刊这期发表的豫南民间长诗《郭丁香》就是可喜的一例……”说着,曹家振拿出一本保存发黄的1981年10月的《民间文学》。
“1983年,《郭丁香》荣获全国民间文艺二等奖,他们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到一部当时较为珍贵的收录机,对我们来说,这东西太奢侈,我们就将其卖了600元钱,三人平分了,现在想起来,感觉有些遗憾……”曹家振说。
[唱听情结]
木匠扮演“张万良”遭棍打
曹家振介绍,该县往流集镇大庙村一郭老太,已是90岁高龄,早年丧夫,一生无儿无女,1958年养女又患病离世,她那年也因伤心过度,哭瞎双眼。
《郭丁香》成了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年轻时就喜欢听《郭丁香》,哪有《郭丁香》就往哪去,时间长了,她竟能成段演唱《郭丁香》,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郭老太,身体硬朗,常走在街头,嘴不离《郭丁香》,年轻人却不知她在唱什么。
5月22日下午,记者见到这位老人时,她正在睡觉,听到村民在房间内谈论《郭丁香》,老人竟翻身下床,拿起扇子唱起来:“丁香洞房床上坐,八步大床好宽敞……”
“姑奶奶,你唱的哪一出呀?”邻居李玉勤大声打断郭老太。“这是八步床……东头画上红日头,西头画的白月亮,本是一阴并一阳,日头不红胭脂点,月亮不白饰粉妆……”说着,郭老太点上一根烟,又接着唱起来。
记者忙翻开《郭丁香》这本书,对照其台词,费好大劲才找到两句。邻居李玉勤介绍,50多年了,没人问起这是什么段子,也就记不全了,加上年纪大了,可能有点糊涂,隔三差五地唱几句……
谈起当年听“灶连子”,用《郭丁香》里的一句话“喜气来在眼皮上”,就能证明老太太的兴奋劲。谈到当年听“灶连子”,老太太讲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那年我30多岁,往流集镇张二奶奶打喜材,木匠们唱《郭丁香》就有一个多月,当时木匠表演‘张万良三打三休郭丁香’这段时,郑营子邓二奶听得入迷,见‘丁香’挨打,拿起根棍子上台照着‘张万良’劈头打下去,嘴里还嘟囔着:‘丁香这么好,你为啥还要三打三休,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当时台下笑声一片,‘张万良’一时哭笑不得……”说完,郭老太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