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西夏镇“曲艺之花”为啥这样红

2013/8/21 9:06:20 点击数: 【字体:


西夏镇“曲艺之花”为啥这样红

西夏镇的曲艺爱好者在投入地演出。

  核心提示:西华县西夏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民间曲艺艺术,使民间曲艺不断发展壮大,全镇5.7万人口中,有近万人与曲艺结下了不解之缘,民间曲艺也由最初的养家糊口型成长为当今的一大支柱产业。2008年,西夏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艺(曲艺)之乡”,西夏镇的民间曲艺成为社会和谐的一大亮点。

  吹拉弹唱 成为艺人生活所需

  西夏亭镇(又称西夏镇)位于西华县县城西15公里,境内庄子墓、榆树王汉墓群等文化遗址众多,文化底蕴丰富,曲艺文化深深置身在那片沃土之中,给人以美的遐想。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西夏镇,车子刚刚驶入镇政府所在地,一阵悠扬的二胡声就传入耳中。循声来到一家商店,只见在这家商店后面,几名曲艺爱好者正在即兴表演节目。

  63岁的商店王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通过攀谈,我们了解到,王老板是一名铁杆儿曲艺爱好者,吹拉弹唱样样拿得起,并且对西夏镇民间曲艺情有独钟。王老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了西夏镇曲艺的兴衰史。

  西夏镇原名凤凰集,公元前613年(周顷王六年)陈国国卿夏征舒巡游,一路来到西夏后,看到那儿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随为其母在此修建一凉亭,取名西夏亭(现已无存)。

  1937年,日本侵略者扒开黄河大堤,滔滔黄河水一泻千里,形成了千里黄泛区,西夏镇群众背井离乡、逃荒要饭,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那时间为了糊口,西夏镇的许多艺人以卖唱为生,许多人见卖唱可以维持生活,也纷纷向老艺人攀亲结友,拜师学艺。一时间,西夏镇以卖唱为生的曲艺队伍倍增。为了多挣些钱养家糊口,这些艺人不断改进吹拉弹唱艺术,大大提升了民间曲艺艺术质量,使民间曲艺在西夏镇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红色宣传 文艺队伍迅速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西夏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淤盖沙,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许多民间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编自演一些曲艺节目激励大家的干劲儿。1966年后,西夏镇每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自己的文艺宣传队。各村文艺宣传队运用说唱、吹拉演奏等多种形式,宣传毛泽东思想,编排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大量的红色折子戏。通过演出,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境界,激励人们做革命的人,干革命的事。这些宣传队有的在本村演出,有的到外村甚至到外乡镇演出,当时的文艺演出相当活跃,宣传效果明显,宣传队也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西夏镇党委、镇政府看到宣传队的宣传效果特别好,决定扩大战果。在总结各村文艺演出队经验的基础上,于1977年夏季,成立了西夏镇豫剧团,他们首次从各村文艺宣传队中选出了40多名学员,请来几名老艺人当教练,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当时排演的都是《李双双》、《朝阳沟》、《人欢马叫》等现代戏。”原西夏镇豫剧团演员,现任西华县豫剧团团长的李三荣说,那时的演出没有任何音响设备,晚上照明用的是马灯,无论到哪个村演出,都是演员和剧团工作人员肩挑着行李步行前往。

  后来,西夏镇豫剧团演出的范围扩大到许昌、临颍、安徽林泉等县市,他们的演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在临颍县演出时,全县各乡镇逐一排号,争先恐后,高峰时一天演出达三场。“好多群众看了我们的演出后,为了表达他们的心情,在吃饭时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都给拿了出来。”至今,李三荣对当时群众的热情相待还念念不忘。

  “在那个时候,演出都是义演,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演员有所在的生产队记出勤的天工。”当时,西夏镇政府为了支持剧团演出,特意划出20亩耕地给剧团。农忙时,剧团演员们统一耕种,农闲时就外出演出。舞台也很简单,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一个大坑前面平整出一块土地,用篷布简单地搭起一个棚子就是舞台,观众有坐有站在坑下面观看。“那时每天演出都在两场以上,一年下来演出多达300余场。”西夏镇豫剧团演员的足迹踏遍了全县的村村寨寨,跑遍了附近县市的角角落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西夏镇文艺宣传队在当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周口第二豫剧团”。

  当时,西夏镇豫剧团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汇演和比赛,连续多年保持西华县半职业剧团汇演第一名,多次获得周口市文艺演出一、二等奖。

  西夏镇成立剧团外,各个行政村也都成立了自己的文艺宣传队。这些宣传队充分利用劳动间隙和晚上的时间,说唱大鼓书,利用二胡、丝弦等乐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镇有大小剧团近30个,人数在50人以上的剧团达6个。各个剧团相继购买了扩音机、大喇叭等演出设备,西夏镇的民间曲艺达到了鼎盛。

  现国家二级演员李三荣的成长就离不开西夏镇民间曲艺文化的熏陶。1977年,15岁的李三荣走进了西夏镇文艺宣传队,她耳闻目睹了许多老艺人的演出,亲身感受到了民间曲艺的艺术风采,她不断汲取民间曲艺的精华,完善自我,由一个乡镇业余演员成长为县豫剧团专业演员。

  采访中,李三荣激动地说:“没有西夏这块蕴含曲艺文化的热土,就没有我今天的辉煌,是西夏镇民间曲艺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像李三荣这样,因为热爱文艺事业,痴心追求演唱艺术,并从西夏镇走入市、县剧团或文艺单位的人员多达十几人。

  人员分散 曲艺文化走进低谷

  1978年底,西华县成立了西华县豫剧团,西夏镇多个剧团的文艺骨干被抽走,1986年,西夏镇豫剧团由于受经济、演出人员等问题所困被迫解散。剧团解散后,许多曲艺爱好者自发购买了二胡、丝弦等演出器械,他们自编自唱,自娱自乐,偶尔聚到一起进行心得交流,民间曲艺陷入低谷。

  说起西夏镇民间曲艺的兴衰,现年60多岁的曲艺爱好者方俩喜感受颇深。1966年,方俩喜加入了本村红色宣传队,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古装戏恢复了演出,由于当时还没有电视机等娱乐工具,古装戏演出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后来,电视机、影碟机等陆续走进普通群众家中,古装戏演出等民间曲艺再次身陷困境。

  经济发展 民间曲艺焕发青春

  “西夏民间曲艺文化的复苏与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栏目有很大关系。”西夏镇镇长马振中说。1995年,河南电视台创办了《梨园春》栏目,栏目中业余演员的精彩唱段和曲艺人员的吹拉弹唱技术,极大地刺激了西夏镇大批民间曲艺爱好者的神经,激发了他们曲艺表演的兴趣。在王琐定、方俩喜等曲艺爱好者的奔走下,全镇27个行政村相继恢复了曲艺演出队。西夏镇党委、镇政府也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多次组织全镇文艺汇演、曲艺比赛等,并根据群众意愿,拿出专款,在奉先寺、吴庄等行政村陆续建起了群众文化广场。到2008年年底,西夏镇已经建成文化广场10多个,群众自发组建业余剧团、家庭式俱乐部100多个,创办流动舞台12个,参与演出人员近万名。这些年,这些流动舞台和相当一部分演员,把演唱宣传当做职业,同时也走上了靠艺术挣钱的路子。

  吴庄行政村是一个只有1500余名村民的小村,全村经常参加演出人员10多名,自娱自乐人员上百人,他们每到闲暇时就会聚在一起唱上一阵子。“每天不表演一次,心里就像丢了魂似的。”许多村民如此感言。后朱村属镇政府所在地,仅固定的群众演出队就有10多个,每到晚上三五成群的村民聚集在演出点,或拉或唱,或演或看,连镇里的干部也参与了娱乐活动,舞台上分不出新兵老兵,分不出干部群众。

  据艺人王琐定介绍,根据演唱技巧的高低,农村的一般艺人每天演唱收入在100元左右,流动舞台每天收入可达500余元。西夏镇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全镇仅民间曲艺演出一项,年可收入200多万元。

  方庄行政村有发往全国各地的客运车辆50多辆,村“两委”班子引导群众在大巴车上配备了放像机、电视机,招收能吹拉弹唱的艺人当乘务员。行车途中,有时放映戏曲文艺节目,有时就由乘务员为乘客吹拉弹唱表演节目,不但做活了生意,还丰富、活跃了旅客旅途上的文化生活。

  为鼓励民间艺人登台演出,2008年,方庄村委会将16亩废弃土地经过整理,筹建起一个近4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目前文化广场已初具雏形。

  如何更好地引导民间曲艺发展,使民间曲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桥梁和纽带,西华县文明办主任马勇说:西夏镇群众文艺的发展壮大,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显示出了无比的威力。县文明办要在全县推广西夏民间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倡导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民间曲艺文化,让民间曲艺这颗艺术奇葩开遍西华大地,为建设新农村、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劲加油。(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高洪驰 彭世繁 文/图)(原标题:西夏镇“曲艺之花”为啥这样红)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2009-07-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