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历来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无论是古人祭祀天地,还是国微图案的选定,都赋于了小麦极高的地位,它象征丰收和财富。而起源于民间的麦草画(又名麦秆画、麦秸画),则赋予了麦草以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麦秸画是我国古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草画源于隋唐时期,宋代达到鼎盛,曾是宫廷御用的工艺品。由于后世逐渐沉寂,在历史文物文献中一直难觅其踪迹。直至上世纪60年代秦怀王墓发掘,麦草画才得以重见天日,惊艳世人。从发掘出来的麦草画原作可以看出,虽经两千多年岁月腐蚀,但画作造型逼真,色泽鲜明,仍不失其古朴典本色,令人叹为观止。
在河南汝南县的罗店乡,麦草画这一古老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罗店乡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出自农家之手的麦草画,是在该县王桥农民画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里的农民画源于明清,已有300余年历史,绘画、书法、剪纸、泥塑等民间工艺十分普及。
解由仁生于1641年,少读私塾,喜爱绘画、碑刻,经常出入庙宇殿堂,对壁画、庙画颇有研究。他创作的农民画主要以民间故事和传说、民间风俗和农村的生活为题材。后来,解、李、薛三家结亲,解元庆、李鸿运、薛国友跟随解由仁的儿子解东望学习民间绘画,以解氏为代表的农民画在当地逐渐发展起来并世代相传,这就是王桥农民画的前身。
在上世纪70年代,罗店乡(当时称为王桥公社)就已成立了“王桥农民画院”,涌现出农民画家400多人;1993年,又创办了全国首家农民画院——河南王桥农民画院。正是这一批批的农民艺术家,利用业余时间,运用自己的耐心和创造力,将纤细的麦秆进行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终使麦草画这一古老的工艺精粹获得了新生。 罗店麦草画也因独特的艺术价值,被文化部正式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与汴绣、苏绣媲美。2006年,汝南农民画入选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罗店乡麦草画以其出色的工艺和表现技巧,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同时麦草画因其独特的原料,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令人赏心悦目。而在罗店乡明振麦草画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和别具匠心的创造力,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获得了各界人士的推崇,产品远销海内外。
2011年7月,《心灵鸡汤》作者、美国亿万富翁马克汉森对明振麦草画一见钟情赞不绝口,他的夫人更是爱不释手,把赵俊明赠送的麦草画悬挂于别墅厅堂品鉴。仅去年,赵俊明就为马克汉森定制了160幅自由女神麦草画。
作为行业的领头人,赵俊明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麦草画充分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质感的工艺技法,又借鉴吸收国画、版画、雕刻等艺术手法,把其精华融会到麦草画制作中,让传承千年的麦草画与时尚流行的各种工艺品实现了完美统一。
麦草画与瓷器融出“黄金瓶”。汝南的麦草画和景德镇瓷器的巧妙结合是赵俊明等人的又一种创新。酷爱艺术的赵俊明从来没有停下创新麦草画的步伐,因为他相信,只有不断技术创新,注重新产品开发才能使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更好的融入生活。他查阅书籍,积极与同行沟通交流,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制了美轮美奂的陶瓷麦草画工艺瓶。
细看麦草陶瓷工艺瓶,可见其身凸凹有致,麦草纤毫毕现;用手轻轻触摸,可感受到如玉般的温润嫩滑光滑细腻。与传统瓷器比,它具有植物茎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有用料安全、形象逼真、立体感强的特点;而与传统麦草画比,它有抗氧化、永不褪色和更加实用的特点,更易于长期保存。
河南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原驻马店市委书记、原河南省广电厅厅长宋国华初见明振麦草画工艺瓶便赞不绝口,他当即挥毫泼墨以“中华一绝,民间瑰宝”八个字给予高度赞誉。
麦草画“挥毫泼墨”堪称书法一绝。用麦草“书写”毛笔字则是赵俊明的又一“突发奇想”。一次赵俊明把中国书协会主席张海的书法用麦草画做了出来。用麦草画制作的“黄金体”不仅兼备了张海字体的神韵,更多了黄金质感和立体感。张老看后大加赞赏,当即将另一得意之作托付给赵俊明制作留念。
近年来,汝南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汝南麦草画名扬海内外。以赵俊明为代表的农民艺术家让麦草画这一民间绝活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并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尼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人为之惊叹喝彩!
如今,罗店乡麦草画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走进罗店乡,一幅幅如浮雕般的麦草画,亭亭玉立的麦草画屏风,如国画般可以卷收自如的卷轴麦草画,还有光滑细腻温润如玉的陶瓷麦草画工艺瓶……这样精致独特、充满艺术韵味的麦草画作品随处可见。而追随麦草画的农民们农忙种田、农闲绘画,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画农”。
“真没想到世人如此喜爱麦草画,它红遍了全世界。”赵俊明说,“传承文化艺术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赵俊明心中始终有一种使命,就是把麦草画这一民间绝活传得更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