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地处八百里伏牛山东麓,东瞰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西依风景秀丽的大美尧山,沙河水飘带一样亲吻着她的肌肤。鲁山多山,满山柞树,奇特的地质结构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成就了一方百姓千百年来养蚕的神话,素有“柞蚕之乡”的美誉。
每年开春,蚕农先是采来柞树刚刚发芽的鲜嫩枝条,用沙子围在河边,然后把从蛾房孵化的幼蚕放养在上面,待幼蚕褪去黑色的表皮之后,即分送上山,放养在一片长满柞树的山坡之上,蚕农称之为蚕坡。数日过后,柞树叶被吃光,蚕苗第二次蜕皮之后,遂将其送往另一片蚕坡,等到这片柞树叶被吃光,就转场到另外一处蚕坡,这就是蚕农所说的转场。每至此时,万亩蚕坡便会闪现出一个个头顶蚕筐的农家少女和淳朴憨厚的汉子,穿梭在碧波荡漾的绿树丛中,似一幅清新秀美的画卷。经过二眠场、三眠场、二八场几次转场,只四五十天,柞树的枝叶间便结出一个个光洁的蚕茧。由于鲁山的柞树叶质优良,蚕茧一般呈乳白色,丝胶含量小,采摘后仅用清水漂洗便可缫丝,且出丝率高,丝强度大,色泽好,易漂,易染色,故质量居全国之首。
鲁山养蚕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鲁山柞丝绸始于周,盛于唐,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后,官府即把柞蚕种发给百姓,积极倡导发展柞蚕生产。唐开元二十四年春,唐玄宗驾临洛阳,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在五凤楼下举行歌舞会演。多少地方官兴师动众,独鲁山县令元德秀仅携几个民间伶人身着鲁山丝绸,轻装简从,抚琴献演,唐玄宗与杨贵妃赞赏有加,通令嘉奖,鲁山绸从此声名鹊起,更成为宫中珍品,人人以着鲁山绸为贵。鲁山绸薄如蝉翼、手感爽滑、柔而无骨,杨贵妃体态丰腴,着鲁山丝绸起舞,轻爽柔滑,千娇百媚,以至玄宗如醉如痴,“尽日君王看不足”。帝王之爱,助推了鲁山丝绸的发展。
鲁山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据说鲁山绸这绝世珍品本非人间所有,原是天上的云锦,由西王母之小女巧手织成。织女在天宫把自织的彩锦漫空铺展,时而散为万道霞光,时而凝作片片白云。一日,寂寞难耐的织女着锦衣与众姊妹下凡洗浴,不料在鲁山坡下被牛郎盗衣而结缘。织女从内心喜欢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山清水秀的鲁山,于是便携吐丝之“天虫”在这里扎根,教人养蚕制丝,因而,鲁山丝绸也就有了另外一个美丽的称谓——仙女织。
盛产柞丝绸的鲁山县南接襄宛,北通伊洛,汉属南阳,唐归洛阳,历为咽喉要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从古至今,鲁山所产丝绸,一部分由达官贵族享用,一部分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亚欧诸国,成为唐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货源。晚清的《老残游记》曾着意夸赞鲁山丝绸,瑞士“好士门”公司专营鲁山丝绸。在1914年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鲁山丝绸获得金奖,成为鲁山丝绸达峰巅的一个标志。相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每逢加冕或举行盛大宴会,总爱穿一袭鲁山绸制作的礼服,以示高雅。
人们喜爱“仙女织”,不仅是因为它的轻盈、爽滑、挺括。“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抑菌防腐,冬暖夏凉。世上可供裹体的原料有许多种,却只有绸缎为蚕吐丝结茧而成,其质地轻软柔韧、光洁雅致,其色美丽鲜艳、天然华泽,可谓首屈一指。
“一季蚕,半年粮”、“宁舍懒婆娘,不舍蚕丝行”。流传在鲁山民间的几句农谚,道出了养蚕织丝之重。在鲁山,24个乡(镇、街道),14个有养蚕的资源和传统。早在民国初年,仅地处深山一隅的四棵树乡就有48家蚕丝行,县城有200余家,织绸机达5000台,外地客商长期坐庄收购,形成了蚕、丝、绸生产“一条龙”,农、工、贸经营“一体化”的产销结构。其后兵燹匪患,战乱频繁,苛杂迭兴,交通受阻,销路不佳,蚕丝锐减,织绸衰败。解放后,鲁山为发展丝绸业,建有国营缫丝厂和丝绸厂,设蚕业局专司帮扶蚕农养蚕。而今已少有缫丝织绸者,所产蚕茧少量粗放加工成丝绵,大多卖往外地。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聪慧的鲁山人又把目光盯上了曾经辉煌的蚕茧丝绸,不少加工企业应运而生。以丝绵被为主的系列产品因其独特的工艺和安神养肝、抗菌、防霉、无静电、无粉尘、柔软贴身的特性,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挖掘传统的缫丝织绸工艺,筹划开发包括丝绸加工、服装加工等在内的系列产品,承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灵韵的鲁山丝绸,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李人庆)【原标题:鲁山“仙女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