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李文献:为绞胎瓷痴狂

2013/7/16 9:47:18 点击数: 【字体:

  
    年过五旬下岗后创业,为了失传千年的绞胎瓷工艺重见天日而走火入魔。

    7年来,投入30多万元,债台高筑,生活窘迫,在简陋的厂房内艰难支撑,可他仍然苦苦地追求。

    精美的绞胎瓷,无价之宝,国家、省、市陶瓷专家的高度评价,何时才能助推李文献苦尽甘来。

    近日,记者来到山阳区中星街道张河村工业区采访时,没想到那些精美的绞胎瓷会产自那间简陋的文献绞胎瓷厂。

    走进简陋的厂房,记者立刻被十几件造型各异的绞胎瓷所吸引。消瘦疲惫的李文献谈起产自焦作的绞胎瓷如数家珍:“焦作在唐宋为中国四大瓷都之一,有上千座瓷窑,主要以生产绞胎瓷为主,后因时局变化全部毁灭。北宋时期,焦作的绞胎瓷工艺达到顶峰,为贵族所有,当时流传绞胎瓷一件为荣、二件为富、三件为贵,精品更是罕见。”

    小时候,李文献就听说过神奇的绞胎瓷。1972年,李文献在市陶瓷一厂工作时第一次接触绞胎瓷,就与绞胎瓷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年底,下岗的李文献偶遇一位陶瓷专家,专家的讲述使他对尘封千年的绞胎瓷历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了他的创业激情。

    2005年年初,李文献和妻子在太行山脚下租了一个小院,购置了一座梭式汽窑及所需的设备,建成了窑炉,自制了模具。

    查资料、访专家。5月的一天,他将第一批产品送进了窑内。在经历10个小时的等待后,他抱着莫大的希望打开了窑门,结果看到的是一堆开裂的瓷片。接着又试烧第二窑,还是全部开裂。第三窑又试烧,还是不成功。第四窑再试烧,依然和从前一样……

    因每烧一窑绞胎瓷需要近1万元的费用,多次的烧制失败,不仅掏光了家底,而且借了亲戚朋友不少钱。没有钱,不要说进料试验了,连生活都难维持。最困难时,没钱买菜,他与妻子到郊外挖野菜,或到菜市场捡菜叶。

    2006年,他享受失业人员小额无息贷款政策,从银行贷款2万元,开始了新一轮烧制试验。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李文献采取慢加温的方式进行烧制。这次窑门打开时,全羽毛纹仿古精美瓷器展现在他的眼前。出窑后,他抱着那些瓷器,坐在地上呜咽起来……

    在全羽毛纹绞胎瓷仿制成功后,李文献又掌握了木纹、水波纹、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等仿古绞胎瓷烧制技艺。尤其是他烧制的仿古绞胎瓷罐、羽毛纹绞胎瓷小碗和绞胎瓷瓶,釉面光亮、色彩协调、纹理对称,受到了国家、省、市陶瓷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7年,李文献被国家八部委评为当代艺术家。2008年,文献绞胎瓷制作工艺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绞胎瓷厂被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命名为全省唯一一家河南省文物仿制品(绞胎瓷)研究开发基地。2009年,文献绞胎瓷制作工艺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绞胎瓷产品被确定为国家外交部对外选用礼品。中国陶瓷协会会长耿宝昌、秘书长王莉英对李文献的仿古罐、天球瓶等绞胎瓷大加赞赏。

    2010年5月19日,当阳峪陶瓷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李文献夫妇应邀参加。作为大会的主持人,我国陶瓷界泰斗、清华大学教授叶喆民点名让李文献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听到李文献夫妻二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仿制出当阳峪绞胎瓷时,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前两年,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李文献生产的绞胎瓷大都以较低的价格卖了。今年年初以来,随着李文献名气的扩大,打电话求购绞胎瓷的人越来越多。然而,文献绞胎瓷厂因为缺乏资金,生产依然十分困难,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李文献期盼有识之士能够与他一起肩负起振兴绞胎瓷的责任。 本报记者 王龙卿【原标题:李文献:为绞胎瓷痴狂】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焦作绞胎瓷被国外博物馆收藏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