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古代印章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早在商周时代,印章就已经产生,刻章匠也就应运而生。
崔忠庆从小喜爱书法,成为刻章匠后将刻章技法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开创了集微观与宏观为一体的表现形式,书写、制作的微书条幅、微书册页、微书扇面、微书葫芦等作品,被人们誉为“国宝”。近日,微书(杞县崔氏)项目进入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了22年的刻章匠
我自幼喜爱书法,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临摹字帖。当时,每天放学之后和寒、暑假里,小伙伴们都在玩“藏猫猫”、“骑马打仗”游戏的时候,我却猫在家里学写毛笔字。小学毕业后,我的小楷字大有长进;初中一年级时,我用小楷写了一篇作文,老师对我的字赞不绝口,夸口说:“忠庆的书法练下去,若不出名,我倒着走路。”
1974年,我被推荐到杞县城关镇工艺美术社上班。当时,刻一个印章要等3个月,领导生气了:“忠庆,喝了墨水就要绘蓝图!我开给你工资,脱产给我学刻章去。”领导的话不能不听,于是,我下决心学习刻章技术。但到街头拜刻章艺人为师时,却遭到冷遇——人家不收徒弟。我仍然不气馁,就远远看老艺人如何选料、如何下刀。
刻章需要写反字,我就反复练习,在纸上写,在地上画。有一次,我照镜子时受到启发,就把报纸拿到镜子前,镜子里的字体就变成了反字,我就按照镜子里的反字一笔一笔描,一直练习到写出的字像印出的一样。这样,我成了工艺美术社一名令人羡慕的、拿工资的刻章匠。
那个时候,我每月的工资只有30多元,但为了追求艺术,就节衣缩食,省出钱来购置书法书籍、字帖和笔墨纸张。秦汉的金石碑刻,清代的篆、隶、真、草,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令我着迷。我把深厚的篆书功力用之于刻章,又把刻章的功力用于书法,在方寸之间将汉字布置得井然有序、富有美感,渐渐地,我的作品变得苍劲庄严、流利清新。
从1974年至1996年,22年的刻章生涯成为我进入书法艺术界的台阶。
发明崔氏葫芦字
1996年夏天,我带着美术社的工艺作品,参加全省在平顶山举办的工艺品展览会。会上,美轮美奂的鸡蛋画、鸵鸟蛋诗让我大开眼界。
我想,家乡盛产葫芦,葫芦象征“福禄”,干葫芦的保存期又很长,假如在葫芦上书写微书,岂不妙哉?
但想与做中间有很大的距离。写字时,葫芦来回转,不好固定,字写得模糊变形,一首五言绝句写下来,竟然要好几天。在大葫芦上写字时,我就把它放在抽屉里卡住,然后把抽屉放在桌子上,这样就比较方便写字。
后来,我和村里的木匠多次探讨,反复试验,制造了一个能大能小的木框。有了这个变形木框,不管多大的葫芦放在桌子上都可以固定住,写起来就顺利多了。天长日久,我写的葫芦字逐渐好看起来,成为一门过硬的微书创作技艺,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书法界的逐步认可。大家不叫我崔忠庆了,喜欢叫我“崔葫芦”,我也乐意答应。
你看,只有拳头大小的葫芦上能够书写李白、杜甫等名家的五言、七言绝句;而大一些的葫芦上,我用微书的形式完整地把《出师表》、《岳阳楼记》、《千字文》、《弟子规》、《兰亭序》、《桃花源记》、《孙子兵法》这些名篇写上去,赋予了普通葫芦以艺术灵魂。
这样,葫芦字就不单单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了,更重要的是它彰显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有专家说:“老崔的葫芦字在方寸之间‘尽精微至广大’,难在其微,妙在其巧,贵在其体小而量大。纵观其书,毫厘之微,精妙巧致,笔迹分明,清逸刚劲。”这是对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形成了微书产业
豫东的气候、土壤适合种植葫芦,况且种植葫芦的技术含量不大,所以葫芦的来源渠道不用我担心。由于前来购买葫芦字的人增多,葫芦的需求量增大,我们这里的葫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户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当地种植葫芦的专业户告诉我:“老崔,葫芦葫芦,是福也是禄,更是咱老百姓的幸福。”
受葫芦字的启发和带动,我还把微书书写在扇面、条幅、册页和长卷上。这些具有绝技性的艺术产物让大家爱不释手,也形成了微书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我有2600多件(套)微书作品被爱好者收藏,其中有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商清瑞、邓小平特型演员江世龙等知名人士,一些精品还被毛主席纪念堂、河南博物院等多家机构收藏。
2006年年初,我在电视上看新闻时,起了写微书《三国演义》长卷迎奥运的念头。从此,不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我每天坚持书写900字至1000字,就是发烧感冒也不间断。经过两年多努力,我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夕完成了66万字的微书长卷《三国演义》。长卷《三国演义》用了120张纸,长达120米,见过这个作品的人没有不称奇的。
我今年70岁了,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我喜爱的微书艺术和微书产业,我在培养接班人的同时仍会坚持勤练苦练,不断探索微书艺术。(图片为本报记者万廷化、通讯员胡伟摄)【原标题:刻章匠的微书进“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