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朱仙镇,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色彩艳丽、吉庆欢喜的木版年画,而提起朱仙镇木版年画,不得不说的就是姚敬堂。当地人把他和木版年画一样,看成朱仙镇不可多得的“宝贝”。
鹤发童颜、面目慈祥、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这是3月5日,记者见到姚敬堂时对他的第一印象。朱红的大门、贴满木版年画的“窗花”,跟着姚老走进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展厅内琳琅满目的木版年画让人眼花缭乱,老艺人正在忙着印年画,空气中弥漫的纸墨香令人陶醉。
作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要挖掘整理人,姚敬堂为朱仙镇木版年画重回昔日辉煌倾注了毕生心血,也见证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死回生。谈起朱仙镇木版年画,老人如数家珍。
“朱仙镇木版年画,从明朝到现在,消长兴衰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得完。我家住杨武村,村里的村民基本上都从事木版年画的制作。到上世纪50年代,木版年画被划为‘四旧’,不准生产,所有的作坊、东家、艺人一夜间都收了家伙,散了摊。是改革开放给了木版年画重见阳光的机会。”姚敬堂娓娓道来。
1986年3月25日,是姚敬堂至今记忆犹新的日子。那一天,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在关帝庙正式挂牌成立。作为社长的姚敬堂,从此开始了20多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复兴之路。
“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寻找老艺人。那时镇上60岁以上的老艺人有11个,请到年画社的有4个。”姚敬堂说,光靠这几个老艺人是远远不够的,得从民间寻找留存下来的老版子才行。
经过多方找寻,他一共找到了53块木版年画版,其中有重样的,不重样的有23块,画面上大多是灶王和门神。这些让姚敬堂欣慰之余又倍感困难重重。如何才能找到更多版样、搜集到更多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素材成为姚敬堂最关心的问题。他先从一个德国留学生那里得到了现存于德国一家博物馆的30多张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照片。后来他又专门赶往上海鲁迅纪念馆,通过拍照,从那里得到鲁迅生前珍藏的42张朱仙镇木版年画样本。
1993年,尽管姚敬堂已退休,但他对木版年画的研究一如既往。为了将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瑰宝继承和发扬下去,姚敬堂将自己多年的积蓄都投入到木版年画的研究上。
在许多和姚敬堂一样热爱木版年画人的努力下,朱仙镇木版年画重新以惊艳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2002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朱仙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2006年,朱仙镇木版年画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1月,朱仙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一直以来,姚敬堂有一个想法:“木版年画上的故事、素材都源于民间,但现代人却很少知道年画的内容,应该进一步挖掘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内涵,整理木版年画里的故事。”如今他的愿望已变成现实。2010年,由他主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故事集》一经问世就受到中外年画爱好者的欢迎。
朱仙镇木版年画渗透着当地人对生活最质朴的期许,也倾注着许许多多像姚敬堂这样的朱仙镇人的毕生心血。“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朱仙镇木版年画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木版年画的进一步发展,姚敬堂满怀期待。作者:付艳波【原标题:姚敬堂毕生心血为朱仙镇木版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