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就在中午或晚上休息时,拿上纸,分别画下十几位老师傅在玉石上的落笔画样;老师傅去“大块”,他就在自己的画稿上标出老师傅们去“大块”的次序。接下来,还要标注每个局部的细工,直到作品完工。
再再后来,陈玉芳堆起的是十几块泥块。
老师傅们怎么画样,他就在泥块上怎么画样;老师傅们怎么去块,他就在泥块上怎么去块;老师傅们怎么细工,他就在泥块上怎么细工……
“老师傅们把作品做成了,卖掉了,都到了国外了,我却将他们作品的‘副本’保存了下来。”陈玉芳说,“有的‘副本’,老师傅们也挺喜欢的,我干脆送给了他们。这样,更加深了与师傅们的关系。”
1975年,厂里推选总设计师。
“老师傅们都推选我当他们的总设计师了。都喜欢我,是一个因素。有的在北京学,有的在扬州学,老师傅们相互看不上,谁都不服谁,也是一个因素。”陈玉芳说,“厂长也不晓得让哪位老师傅领衔,只好让我干得了。”
再说,总设计师与工资没啥关联。陈玉芳还是每月拿28元,老师傅们还是每月拿45元。
老师傅们缺的不是“名头”,而是钱。
陈国亮老师傅说:“布票多而不遮体,粮票多而不充饥。”有人问,你这算不算“反动言论”?陈国亮就告诉他:“到商店读上十遍‘老三篇’,买东西不顶一分钱。不信,去试试。”
老师傅们都是硬骨头。再说,都是给县里挣大钱的主儿,谁会给“财神爷”过不去呀!
能“啃”下老师傅,陈玉芳已经堪称人物了。
2
以雕“泥块”授业
知道陈玉芳怎么走出来的,也就容易理解他的“六步教学法”了。
别管六呀七呀的,反其道而行陈玉芳走过来的路,看结果,也就得了。
上课,摆上雕塑作品模型,每个学生发一块泥,一杆尺,一把雕刻刀……
首先,分别在块泥六个平面的正中间画上十字线;然后,画这线画那线;再然后,去这块去那块……
搞来搞去,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学生,竟也能搞出雕塑作品来了。而且,与雕塑作品模型几乎一个样子。
奇怪吗?一点儿也不奇怪。
一句话:陈玉芳将中国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平面“九宫格”,来了个“立体化”而已。
有人质疑:“六步教学法”只能培养“匠人”。
陈先生说:“能当个匠人也不错。我的学生,一年都能拿个十万八万,三十万五十万的很不少。先做匠人,再做大师、艺术家嘛。”
更何况,纸上“九宫格”能锤炼出书法家,泥块“立体九宫格”难道就不能塑造出未来的玉石雕刻家?!
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来而已。
只是无论书法还是雕塑,谁有悟性,谁才能走出来而已。
再说,雕塑家的泥块,就是书法家的纸。玉石那么金贵,没有谁敢上来就让你去糟蹋呀。
再说,乾隆年间创作大型玉雕《大禹治水》,怕毁了料,也是先做蜡样,再做木样。依葫芦画瓢,艺高天下的扬州雕工,这才下了手。
学生先雕泥块,《大禹治水》正是“故事”。
话,回到1992年。
密县玉雕厂每况愈下,车床都当废铁卖了,玉雕厂开始生产腐竹了。领导动员陈玉芳担当厂长,说:“你有技术,懂设计,组织能力强,能振兴玉雕厂。”
陈玉芳回答:“我没能力振兴玉雕厂,我有能力振兴玉雕事业。”
“怎么说?!”
“各行各业,教育为先。毛主席不是说,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嘛。”
县领导签字,让其返回故乡白寨,筹办雕塑学校并担当校长。
因为办学,他不再只雕密玉。玛瑙、翡翠、碧玉、白玉、独玉等,什么都必须雕,什么都必须试。
他,甚至雕起了佛家七宝之一的砗磲(chēqú)。
雕砗磲,他在全国是第一人。
论技艺,他也许还没有超越古圣先贤。论学生遍天下,哪位古圣先贤比得了他?
今天,大师遍天下,没见谁独创了一种中国式的玉雕教学方法,开门办起来中国式的玉雕艺术学校。
陈玉芳,退休了。
眼下,学校困难重重。
向上?还是向下?
向上,是陈玉芳之幸,是新密市之幸,是河南省之幸,是新中国之幸,是“黄帝密山探玉”之幸……
向下,会是什么来着……【原标题:“集大成者”陈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