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让更多的人认识"泥泥狗" 访民间工艺美术家邵波

2012/5/31 17:45:01 点击数: 【字体:

    
    在春节期间的各大庙会上,不少游客都被黑色垫底、周身遍布五彩纹饰的泥塑玩具“泥泥狗”吸引。来自河南淮阳的邵波就在几个庙会经营着自己的摊位,泥泥狗是怎么来的,以后的发展情况如何?记者通过与他长谈,了解到邵波关于泥泥狗的一些想法。 

    庙会泥泥狗摊位边,邵波一边摆弄着人面猴、歪嘴斑鸠、双头狗、草帽虎,以及猪、羊、驴、青蛙、小鸟、小鳖等造型各异的泥泥狗,一边回答顾客提出的各种问题。“你好!能介绍一些泥泥狗的情况吗?”记者问。邵波马上热情地介绍:“泥泥狗是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总称,传说当年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时,用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鸡、小狗洒向人间。而泥泥狗就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记者看到这些泥泥狗造型古拙、怪诞,色彩艳丽,具有十分原始而神秘的气息。邵波又说:“泥泥狗源于远古时期的图腾文化,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不再拘泥自然中现实的形体,也靠艺人的直观感觉进行创造,因而既保留了原始图腾艺术的魅力,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一个学生模样的游客也插话:“我是学艺术设计的,这些泥泥狗丰富了我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它们造型奇特,色彩运用大胆,特别是作品中传递的生命力、创造力,都给我以深深的震撼。”

    但此时邵波却显得十分沉重。他说:“泥泥狗是一种原始艺术的延续和拓展、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但它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原来,泥泥狗采用古陶画法,要经过捏、晾、上色等工序,经济效益上不去,社会地位得不到相应认可,这是“泥泥狗”创作开发的阻碍之一。很多民间艺人也因经费不足而放弃了最初的艺术追求,每年都有艺人流失。但邵波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民间艺人,我们自身的市场意识应该增强,自己想办法创造条件和效益,为泥泥狗的生存争取一线希望。但我们也需要广大群众对民间工艺的喜爱与关注、需要众人一以贯之的支持与栽培,需要众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民间工艺的可贵,并给予及时的保护。”

    传统文化庙会上的烙画、面塑、棉塑、剪纸、布糊画等等都带给人们惊喜,让人感受到自身和民族、和历史的紧密联系。而在这个时候,大家也需要想到,自己也该为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就如邵波最后对记者所说的:“我从小就喜欢泥泥狗。我从家乡走出来,就是想让人们认识和接受泥泥狗这一延续千年古老而又有现代感的民间艺术瑰宝,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原标题:让更多的人认识"泥泥狗" 访民间工艺美术家邵波】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原新闻网-郑州日报 2005-02-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