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汉魏时期的名士,主要建树是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若论军事谋略,则非荀彧、郭嘉莫属。荀彧、郭嘉都是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三国演义》称赞郭嘉:“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郭嘉是今禹州市郭连乡郭连村人。郭连乡地处伏牛山向东推进的丘陵地带,土地肥沃,田野广袤,一条濂河蜿蜒流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据史料记载,郭嘉出身寒门,自幼胸怀大志,饱读诗书,广交有识之士,从不与世俗之士交往。等过了弱冠之年,年轻的郭嘉决定告别故乡,走出小村,寻找明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的第一个目标和当时的名士一样,选定的明主也是当时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袁绍。初见袁绍,袁绍对郭嘉非常尊重,但仅过十日,郭嘉就发现袁绍是个夸夸其谈叶公好龙式的人物。袁绍喜欢名士,只是把名士当花瓶摆,却不善于发挥名士的作用,更不理解名士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年轻的郭嘉长叹一声:“袁绍啊,优柔寡断,不善用人,难成大业呀!”他对同在袁绍帐下当谋士的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徙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他还说:“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辛郭二人却说:“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郭嘉知道二人还没有发现袁绍的短处,不再多言,遂毅然离去。就这样,郭嘉又回到了故乡的小村庄,读经读史,养精蓄锐,赋闲了六年。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不幸早逝,曹操就给荀彧写信:“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荀彧就立即向曹操推荐了郭嘉。郭嘉闻讯后,很快赶到曹营,曹操高兴地将郭嘉迎到自己的营帐,两人相谈许久后,曹操赞叹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曹操的胸怀和气势,也深深地吸引了郭嘉,他由衷地说:“曹公真是我的明主啊!”曹操立即任命郭嘉为司空军祭酒。这一年,郭嘉才27岁。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张绣失败,祸不单行,又传来了袁绍将偷袭许都的消息。这不是空穴来风,从袁绍给曹操的一封言辞傲慢的来信中可以看出,袁绍根本没有把曹操看在眼里,收拾曹操是早晚的事。曹操大怒,真想一口把袁绍吃了,但又没有实力与袁绍决战,曹操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挫折,他气呼呼地对荀彧、郭嘉说:“今将讨不义而力不足,何如?”年轻的谋士郭嘉似乎早已成竹在胸,向曹操全盘端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也就是曹操“十胜”、袁绍“十败”的理由。郭嘉从“道胜、义胜、治胜、度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曹操与袁绍孰优孰劣,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曹操、袁绍个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爱好、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都是关系到事业兴衰的关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打败袁绍的信心,打消了曹操的疑虑,使他对博弈双方的优势劣势有了清晰的认识。有人说这是郭嘉在拍曹操的马屁,但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十胜十败”,说明他不仅是一个临时献策的谋士,而且有成套的理论,站得高,看得远,难怪曹操听后眉开眼笑:“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郭嘉建议抓住机遇,趁袁绍北上攻打公孙瓒无暇东顾,征讨袁绍的盟军吕布。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攻打吕布,三战三捷,吕布只得坚守下邳不出。两军相持,曹操一时难以攻下下邳。这时,军中诸将劝曹操回兵许昌,曹操动摇,亦有退兵之心。在此关键时刻,郭嘉力排众议,他说:“吕布勇而无谋,现下三仗皆败,锐气正衰,三军以将为首,将衰则军衰,再加上吕布内缺粮草,外无救兵,现在正应乘吕布元气未复,进军急攻,彻底打败吕布。若失掉这个战机,等于放虎归山,一旦吕布与袁绍两军会合,后果不堪设想。”最终,郭嘉说服了曹操,引沂、泗之水淹下邳,擒杀吕布,解除了曹操的一大心患。
不知是郭嘉真的能够神机妙算,还是郭嘉的运气好,反正他跟了曹操以后,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神奇极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已尽得江东,成为一方豪杰。此时,孙策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与袁绍相持中已经处于劣势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兵去保卫许都。而许都一旦失手,曹操阵营立刻土崩瓦解。在此紧要关头,郭嘉却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见解:没必要再出兵去保护许都,孙策他来不了了。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不久,孙策竟然真的被刺客所杀,许都平安无事。郭嘉“未卜先知”,是天算还是人算,真是搞不清。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袁绍病死后,他的儿子袁尚、袁谭被迫退至黎阳,曹操和手下将领想乘胜攻破二袁。郭嘉力排众议,认为袁氏兄弟向来不和,过不了多久他们必定闹翻,不如先征刘表,静观其变,等他们互相争斗时,一举可定。曹操十分赞同。数月以后,袁氏兄弟果然内讧,曹操轻而易举地分别击破了袁尚和袁谭。公元208年,曹操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部,准备远征乌桓。诸将军认为乌桓离许昌太远,怕刘表派刘备乘机偷袭许昌,郭嘉却认为,刘表自知才能不如刘备,他重用刘备,怕时间长了不好驾驭;不重用,则刘备不为他卖力,刘备必然不被刘表所用。因此,远征乌桓,许都无忧。曹操采纳了郭嘉的计谋,大破乌桓,一举消灭了袁氏的残余势力,取得了平定北方的重大胜利。可惜的是,这次远征乌桓战役取得胜利之时,郭嘉病死于军中,年仅38岁。曹操闻讯后,悲痛万分:“郭奉孝年轻有为,相处十一年,他最了解我,许多决策都是他制定,我还准备把治理天下的重任交付他呢,不曾想他却先去了,真是悲伤啊!”
郭嘉可以说是曹操最喜爱的谋士,后来,曹操兵败赤壁,发出了“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感慨。
一代伟人毛泽东也非常喜欢郭嘉。1959年,他在郑州会议、上海会议上多次号召党的高级干部要多看看《郭嘉传》,他说:“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此人足智多谋,协助曹操南征北战,运筹帷幄,出了许多好主意,值得我们学习。”
许多年前,我还是一个下乡知青时,曾和几个朋友骑着自行车到郭嘉的故乡访古。印象中,那是一个荒凉寂寞的小村庄,树影婆娑,苍苍茫茫,郭嘉的影子早已随着历史烟消云散了。但,郭嘉的形象依然清晰。遥想一千八百年前,一个孤独的少年玉树临风地站在颍川大地上,飘洒俊逸,以他的才华和青春,永远镌刻在叱咤风云的历史中。
相关链接
郭连乡位于禹州市东十七里处,西有夏启大会诸侯的古钧台,东有春秋战国著名的城池黄台,北望古城村司马懿屯兵处,附近还有“二十四孝子”之一的黄香墓。当时,一条濂河村中穿过,河水潺潺,鸟语花香。作者:刘革雨【原标题:颍川奇士数郭嘉——神游许昌三国胜迹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