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琳
第十八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将于2014年11月在上海举行,这个艺术品交易盛会又一次向王秋红抛来了橄榄枝。近日,王秋红正在紧张地为参加此次博览会做准备工作。
王秋红2013年被评为首届中国钧瓷工艺大师。2005年创办钧缘阁陶瓷艺术工作室,成为钧瓷界第一个自创窑口的女陶艺家,是70后新一代钧瓷大师的代表性人物,作品有“秋红钧”之美誉。
王秋红的钧缘阁陶瓷艺术工作室坐落在禹州北关外颖水河畔,如树根纹络般的房檐下,“钧缘阁”三个字在秋风中内敛而夺目。出生于禹州的王秋红,和大多数人一样从小对钧瓷耳濡目染,在点滴生活中她对钧瓷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几近痴迷的她萌发了自己做钧瓷的念头。1995年,割舍不下钧瓷情缘的王秋红毅然辞去舒适的工作,进入当时钧瓷艺术最高科研机构——中国禹州钧瓷研究所工作。在王秋红看来,这里不仅是艺术的殿堂,并有着丰富的钧瓷馆藏档案资源,还是大师的汇聚地。此时的她如婴儿时时汲取外界信息般将全部身心都沉浸在钧瓷世界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她所接触到的一切知识。
王秋红了解,钧瓷生产从选料到烧成产品,其间要经过数十道生产工序,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即是讲其生产工艺复杂,烧制不易。无论哪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便是小小的差错都会前功尽弃。大到选材、造型的设计、釉色的研制,小到修整、落款、清扫污浊,每一个步骤王秋红都认真细心地学习,每一个简单的过程她都反复推敲,虚心向大师请教。兢兢业业,历时八年,终使得自身钧瓷艺术修养和技艺进入了全新的阶段。2001年9月,辗转进修的王秋红转入郑州大学陶瓷艺术研究中心,继续追随恩师阎夫立学习钧瓷的工艺设计。
2005年,王秋红和丈夫刘秋海回到故乡禹州,在城北一个偏僻的村落创立了钧缘阁陶瓷艺术工作室,决心创作自己的钧瓷作品。选址时朋友们曾建议将窑口建在闹市,便于展示和营销,而王秋红却执意选在偏僻的村落——在她心里,艺术需要远离尘嚣,需要时间的沉淀。
自钧缘阁成立之初,王秋红就走了一条源于传统而又打破传统的求索之路。钧瓷,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釉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位列中国五大名瓷之首。钧瓷之美,美在窑变,变即是钧瓷的性格。而王秋红制钧瓷,从选材、造型、釉色、纹理到烧制出炉,都是在传承法古的基础上,重在突出一个“变”字。王秋红说:“‘变’是钧瓷的命脉,创新是钧瓷发展的唯一途径。”
在王秋红的钧瓷作品上,釉色不再局限于“红白青蓝紫”和“蚯蚓走泥纹、珍珠点”的宋钧遗韵,更多的是以饱满浑厚、酣畅淋漓的釉质,通过炉火的煅烧来呈现前所未有的窑变效果,如厚重神秘的“黑唐钧”、文雅朴实的“鸽子蓝”和富有时代气息的“铁皮釉”、斑驳离奇的“火焰纹”……
王秋红在钧瓷制作上大胆创新和尝试,一开始不少人将其作视为彩瓷,她也曾尝试烧一些传统的钧釉,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因为在她心中,做钧瓷就做过去没有的,不是追求怪异,而是要做一个时代的代表,现代钧瓷必须烙上时代的印记。而这,不仅是王秋红对钧瓷艺术的追求,也是她做钧瓷的意义所在。
王秋红的作品达到了“选材自然、神化自然、超越自然”的境界,形成了鲜明的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钧瓷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陈设性、装饰性和实用性,被视为品位的象征,受到收藏界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2012年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上,王秋红选送的钧瓷作品“大器碗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这也是深圳文博会举办八届以来,钧瓷作品第一次获此殊荣。
在钧缘阁展厅的博古架上,王秋红的钧瓷作品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上面。凝眸细看,仿佛是一个个绝佳的讲述者,它虽然不言不语,却能深深地吸引着你、感染着你。每一件手刻“秋红钧”的作品,都是王秋红手工制作,亲自上釉,倾注了她全部的情感和心血,诉说着她的追求,表现着她的思想、情感、认知和感悟。
王秋红说:“我做钧瓷不是为钧瓷而钧瓷,而是为艺术、为思想,为了表达一种东西——那就是为知音在做,为缘分在做。”“与钧有缘,趋之秋阁。”钧缘阁,不仅承载着王秋红和丈夫的爱情和梦想,也承载着王秋红与钧瓷深重的缘分,还默默等候着有缘人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