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在商丘市虞城县木兰祠门前,游人拍照留念。 王传明摄
□本报记者 黄岱昕
近日,不少人在网上发文,质疑某小品演员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恶搞花木兰的行为。在喜剧版《木兰从军》中,从一开始“花木兰”就手捧烧鸡,塑造了一个贪吃的形象。整场表演,花木兰被颠覆成了贪吃、不孝、胆小怕死的“傻大妞”,最终弘扬的主题是“吃亏是福”。网友不禁发问:英雄花木兰,能不能被戏说,恶搞与娱乐的界线在哪里?
英雄花木兰岂能成“吃货”
@逆风顺水ldl:拿一个历史人物来“腹黑”开玩笑的例子不少,可能这些艺人本身感觉就是一个搞笑段子或者视频而已,但严格来说他们曲解了历史,影响了后代对历史的认识,拿一个英雄人物来开玩笑,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对古代英雄人物最起码的尊重意识。
@海自信:本来花木兰是英雄,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我认为不应该拿历史人物来恶搞,这样会让那些不了解历史的人错误认识花木兰。
大河网网友“木兰”:巾帼英雄花木兰,咋能让你笑着玩。保家卫国花木兰,忠孝烈义两双全。驰骋沙场花木兰,替父从军花木兰。丑化花木兰的小品,让木兰家乡的人民感觉很受伤。
喜剧就是娱乐不必太较真
@Emily爱花:喜剧节目罢了,没必要这么较真。我们早就告别了“高大上”的审美时代了,没必要为了这个上纲上线。身为艺人,她也只是想把欢乐带给大家。如果认为如此粗糙的一部小品,就能颠覆已然深入人心的花木兰形象,那有些人也太小看老百姓的智商了。
大河网网友“九九一十八”:这就是一部喜剧,而不是正儿八经的给你表演历史,整部剧在最后给人的还是正能量的结局。前段时间很流行“包公系列笑话”,也没见开封人民大声抗议。这些都只是借用历史人物的某个特点进行调侃罢了,并无恶意,大家都能理解。
大河网网友“云中山”:对于喜剧作品,我们还是应该抱着轻松的态度去看。毕竟最后的主题是“吃亏是福”,还是正能量满满的。正常人不会拿一个小品当历史教材,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记者连线
历史人物不应低俗恶搞
7月8日,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树告诉焦点网谈记者:以恶搞巾帼英雄花木兰取悦观众,赢得收视率,实属不妥!
宋成树认为,花木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千百年来,她的形象之所以能存留在广大人民心中,人们为她立庙修祠,香火永祀,就是因为她的至忠至孝,大智大勇,吻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即使是在多元化并存的今天,传承木兰文化,弘扬木兰精神,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花木兰恶搞成贪婪呆傻、猥琐丑陋、恋生怕死的傻大妞,既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同时还误导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在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树立高大完美的木兰形象,更会为社会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河南省社科院民俗专家杨旭东表示,恶搞历史人物的“文化公案”,最近几年时有发生。花木兰是民间文学中塑造的一位代父从军、英勇杀敌的英雄形象,也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历史人物。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娱乐节目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重新演绎历史人物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对历史、历史人物要有起码的敬畏和尊重,而不是没有底线地随意发挥,以吸引眼球、赚取收视率的恶搞炒作更应该坚决反对。“对公众而言,也不必反应过度,一期娱乐节目虽然有误导作用,但也不至于颠覆千百年来历史形成的、在民众心目中已有定论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