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处望去,数百棵青翠的古柏,遮住了三陵台的真容。
这三座陵墓,千百年来屹立在此处,黄河的泥沙不曾将其掩埋,时间的长河也未曾让其消散。
现在,它成了戴姓的寻根圣地。
古柏掩三陵
商丘市区西行约5公里,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境内,当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柏树林时,就意味着到了三陵台。
3月初,河南商报记者来到三陵台,这是一处妙地。柏影浓密处,三座如驼峰状的土丘呈东西向铺开,高出地面数米。
1996年版的《商丘地区志》记载,三陵台有古柏树442棵,汉代砖瓦遍布,地表50厘米下为夯土层,并发现西汉时期陶片。台上三峰对峙,传说为古宋国三座王陵。
世界戴氏宗亲总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戴明说,这三座陵墓内安葬的是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陵台也因此得名。
三陵台上的柏树,不少显得有些反常:地面上的主干最短者仅有一两米。
戴明说,这是因为,这里曾被黄河泛滥的泥沙层层覆盖。不过,即便如此,现存的三陵台,最高处仍高出地面10多米。
多姓寻根处
2008年,有媒体报道称,考古工作者探明宋国都城遗址后,也给三陵台定了性。周代诸侯国国君死后往往葬在都城内或城北附近公墓区,三陵台距宋国都城遗址仅9公里,方位正处在都城西北侧的乾位,和周代王公墓葬特点相符。可以证实,地方志上记载三陵台为宋国国君之陵墓不误。曾潜心研究戴氏文化的戴峰云在其著作中称:“浙南戴氏宗谱记载,三陵台居中者为始祖宋戴公陵。”
现在,三陵台已经成了戴姓寻根圣地。2013年10月13日,世界戴氏宗亲会海内外宗亲700余人,聚首三陵台,共祭三公。
这并不是戴氏宗亲第一次在三陵台寻根祭祖,也不仅是戴姓在三陵台寻根祭祖,近年来,宋氏、戴氏、牛氏等海内外宗亲纷纷到三陵台寻根祭祖。2002年10月,著名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带家人和牛氏宗亲到三陵台祭祖,并题词“牛氏家族,根在商丘”。
根亲文化有较强的感染力
三座陵墓前约百米处,立着一座气势颇为恢宏的大殿。此殿名为三公殿,建成于2008年,近千万元的建设资金全部来源于世界各地戴氏宗亲的捐助。
捐建三公殿,或许是为了表达戴氏宗亲心中对于祖地的感情,而王楼乡的三和希望小学等几所学校的落成,可认为是他们对“老家”的一颗赤诚之心。
林士军1996~2008年间在王楼乡工作,曾任王楼乡乡长和党委书记。他在任期间,亲历并接待过数次戴氏、牛氏等多个姓氏在三陵台的祭祖活动。
他曾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寻根祭祖,在满足外乡同姓人对“根”的心理需求的同时,还给当地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可让本乡人借鉴的一些东西。他举例说,最大的变化是在教育方面,“2007年,王楼乡有70多名农家子弟考上大学,超过之前任何一年,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教之乡。”
当时的他可能不会想到,他的这些看法,恰和国家的一些指导意见吻合。河南商报此前报道,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根亲文化”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对招商引资极为有利。
在国务院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中,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要求“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
延伸阅读
三陵台和梁园
《商丘地区志》记载,三陵台为西汉梁园胜景之一。《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汉代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
据记载,它集离宫、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陵园为一体,是一座多功能园囿。放现在来看,估计至少得是4A级风景区。
梁园的名气大,不仅是作为园囿,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史载,司马相如曾在梁园居住。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到了唐宋,李白、杜甫、苏轼、苏辙等,都来过此处。
台下埋忠骨
三陵台中峰前怀,另有一座坟墓,土丘上尖下圆,保存完好。这是明代吏部尚书宋纁的墓。
宋纁卒后6年,于万历二十五年蒙皇恩葬于三陵之阳。宋纁曾在《古今药石、理学名臣官行录》中说过:“其居此官,即欲尽其职;其行此事,即欲尽其心。”他一生正是这样:人品刚直,富有胆识,宦游30余年,家无侍姬,只有老仆数人;官品廉政、尽职,在朝中议事一丝不苟,政见不一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他死于任上,灵柩被送往商丘,900公里的路途中,士农商贾夹道迎送,焚香哭拜,大江南北多建“三报祠”,与包公、海瑞同享。
3月初,在三陵台,60多岁的老宋说,他小时候,还记得宋纁墓附近有一块“古大臣风”的牌匾,后来被毁掉了。戴明说,宋戴公等人的陵墓得以较好保存,还得感谢宋家人。为宋纁看守陵墓时,也“顺带”照顾了三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