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茴村镇茴村:
茴村,名为村,实际上是一个很典型的传统村落。
茴村是个很古老的集镇,始见于古籍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茴村曾出土两处汉墓,就证明了这里在汉代就已经颇为繁荣。
传统村落,根在农村。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这里,留下许多最真实的东西,他们历久弥新,就连那农民手中的毛笔,也散发着古韵墨香……
今昔回头探茴村
茴村现有5000多人,明朝便是黄淮著名的皮革之乡,有中原皮都、书法之乡、诗词之乡的美誉。既然是传统村落,有关茴村的由来,在当地自然有所说法。
据说,茴村原名棫(yu)村集。“棫”是一种灌木,有人不认“棫”字念成了“回”。明末因政府对回民采取打压政策,当地人避讳“回”字,遂把“回村”改称茴村。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皮毛市场极为驰名。
茴村小学校长李红光说,据长辈相传,茴村原来叫回村。回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处于三省交界处,引得不少外来客商投资兴业。明末清初,黄河水泛滥,使这个热闹、繁华的村一度萧条,村民四处避难。
还是因为那浓浓的乡情,村民又重返故土。而回村意为“回”,对村民来说这里有着不好的回忆,茴香是一种植物,又是一味好药材,能帮村民解除痛苦,“回村”这才被改成了茴村。在当地还有一种古老的传说。据67岁的退休教师苗建中正在整理的茴村《乡镇志》称,在很早以前,有一家回民来此安家落户,起村名曰“回村”。由于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过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幸福生活,到此居住之人越来越多。
明朝时期,茴村南边有一个村庄名叫张场,村中一人父母双亡,夫妻二人和一个智力低下的妹妹以磨豆腐为生。
时值明仁宗选妃,军师算出贵妃应在永城,于是,选美御史带着人马前去,把所有村寨选遍,最后只剩下张场了。最后把傻闺女找来,只见她不慌不忙,大大方方上了凤辇,霎时,变成绝妙美轮的贵妃娘娘。
娘娘进宫十分受宠,被封为皇后。一天晚上,娘娘做个噩梦,梦见村里人欺负她,皇帝询问,娘娘如实作答。第二天,娘娘写履历时被皇帝看见,他接过御笔,在回村的“回”字上加了个“草”字头。
精美绝伦汉画像
当然,以上传说并无历史佐证。然而,茴村是个很古老的地方,对当地人来说,这一点也不含糊。
最早见于古籍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茴村曾出土两处汉墓,证明了这里在汉代就已经颇为繁荣。
在附近萧县人的眼里,茴村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他们称茴村为大茴村。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茴村是朱氏家族的祖居地。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曾被隋文帝封为孝友先生的名人朱仁轨的庄田就在茴村,茴村东南宰相林就有朱仁轨的墓。
据史料记载,朱仁轨的弟弟朱敬则就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而朱仁轨弟兄四个皆做官,朱仁轨曾被唐朝皇帝官拜太子洗马一职。朱仁轨的四个儿子,朱景、朱晕、朱昊、朱征均有功名。长子朱景官任唐朝后卫府兵曹参军,长孙朱守瑰任金吾卫大将军。
宋元明清时代和现在,全国朱氏家族尤其南方的普遍尊永城朱仁轨和朱敬则为始祖。1938年,萧县朱氏代表和周边各县朱氏代表一齐会聚永城茴村集宰相林,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
由此看来,茴村是永城朱氏家族的源流地。这在有关朱氏家族的史籍中可找到记载。
但是《萧县县志》却记载朱仁轨是萧县人,原来茴村在历史上曾一度划归萧县,但很短暂,而且是在隋朝以前。
现在,茴村已经没有朱氏家族的后代了,也寻觅不到朱氏家族的痕迹了,毕竟历史已过去了一千余年,时光销蚀了当年的一切。然而蓦然回首,我们还是能探索发现出历史曾经留下的余光。
2010年年底,茴村村民在田地里挖树根时,几铲下去竟然“惊动”了一处古墓。据永城市文物部门考古推测,该墓为东汉时期家族墓葬,古墓内出土21块精美绝伦的珍贵画像石。出土的古墓前厅上的汉画像石盖非常珍贵。目前来说在这个墓室的顶部盖有这样一个画像石的,全国仅此一例,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传统油茶醉人心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历史的见证。在茴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茴村的竹马、旱船和舞狮这几项娱乐活动常常是结合在一起演出。早年,在茴村街,民间常演出竹马、旱船并舞狮子,杜兴爱、张文华等民间艺人的演艺水准挺高。竹马、旱船的驾驭者身轻如燕、步伐灵活;舞狮者身穿厚厚的茼麻外衣,蹿蹦跳跃、旋转腾飞,要体力更要技巧,一场演出下来,衣服往往被汗水浸透。他们不怕苦,不畏难,将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茴村,说起名吃,不少人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在一些人的记忆中,王家的包子、汪家的壮馍,李臭的面泡,哪一样名吃背后,都能叫人说出些故事来。
“我们这里现在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叫‘李臭的面泡吃也亏,不吃也亏’。”茴村小学校长李红光说。
在茴村人眼里,马氏油茶更是一道历久弥新的美食。据苗庄村67岁的退休教师苗建中介绍,上世纪40年代,马甫臣、马相礼父子就利用祖传的配方烧卖油茶,马家油茶配方独特,利用传统工艺制作,味美溢香。马家油茶以其稀稠均匀,肉丁、花生米多,豆腐皮薄,香浓味厚而著称,备受人们喜爱。如今,这项技艺被马家后人传承下来,茴村每逢集会,马家油茶成了许多人必吃的美食。
倘若你来茴村,可别忘到马氏油茶摊点前坐坐。
书法之村墨飘香
茴村的书法亦是一绝。茴村有5000多人,其中1000多名“书法家”,小学、初中、农家,几乎都能闻到墨香味。“中国大地到处走,很难看到文化氛围如此浓厚的村落。”这句评价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据茴村小学校长李红光介绍,现如今,茴村镇出了7个中国书协会员,茴村村至少占了3个,永城市政协副主席葛玉山就是其中的一位。
“书法村”人爱写隶书字,年年自写春联。提起书法,全村男女老少都夸郑效治。郑先生生于1919年,教师,一生好学,诗词歌赋、音乐美术、民间杂艺无不通晓,才华横溢,终生不渝地钻研书法,加上良好的天赋,有一手极好的隶书艺术。郑先生写的碑文很多,篆刻的汉高祖斩蛇碑和彭雪枫将军纪念碑等最享盛名。郑先生还向村民传授书法艺术,带出了一批书法艺术人才。在郑先生的熏陶下,茴村人形成“书法热”,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人才。全村获国家级奖项的书法作品达近百幅(人次),还有一批作品荣获国际大奖。
书法家杜起文数十年临池不辍,已经是20多年的中国书协老会员了,而郑先生就是他的启蒙老师。
杜起文说,郑先生拜师于永城书法名家刘康侯门下,在当地,刘康侯的名字家喻户晓。
历史的馈赠是一笔财富,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我们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其实,茴村书法历史的沿革还要追溯到更远。
据正在整理的茴村《乡镇志》,茴村的书法根植于唐朝宰相朱敬则、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和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秦时雍、李宇、郑效治、张文光、张金陵等书法大家,其枝叶繁茂于茴村。据《旧唐书·朱敬则传》记载,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今永城茴村人)也,代以孝义称。朱敬则不但是书法家,还是画家。
由此可见,茴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承传书法的优良传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近年来,永城市宣传文化部门和茴村镇党委、政府对“书法村”的发展反复梳理思路,强力打造“书法村”品牌,全面繁荣文化产业,推进一方经济振兴。
当地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书法文化是辉煌的,继承与弘扬书法文化,对于促进茴村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情况看,打造书法文化品牌,要做、应做、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党委政府、书画协会要精心谋划,长远计议,或请专家研讨,或创新活动载体,应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书法村”这篇大文章,让“书法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