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商丘

文化遗产 熠熠生辉 ——解读商丘市新增的第七批“国保”(2)

2013/12/18 16:19:49 点击数: 【字体:

    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年代为汉,古遗址类型,位于永城市北33公里的芒山镇芒砀山主峰之上,现存为平面呈方形的石台基,东西长31.5米、南北宽33.5米,面积1055平方米。2006年发现,同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是一处以石木结构为主的大型建筑,应该是一处西汉早期的礼仪性祭祀建筑,为研究西汉陵寝、祭祀制度及西汉早期建筑特点提供了重要资料。

    柘城故城。年代为汉,古遗址类型,位于柘城县城关镇的北旧城内,是豫东目前保留下来的较大的汉代城址。汉代城址下为龙山文化和商文化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故城西北邵园村发现有大型汉墓,为较大规模东汉时期的砖室墓,墓主身份较高,保存基本完好。城东北有龙山文化遗址,城南有殷商文化遗存。

    徐堌堆墓群。年代为东汉,古墓葬类型,位于梁园区,相对集中的分布在商丘古城西北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徐堌堆、沈堌堆、朱堌堆、胡堌堆、三陵台、老君台组成。其中,徐堌堆、沈堌堆、朱堌堆分别位于梁园区水池铺乡的徐庄、沈庄、朱庄,三座汉墓呈东西排列,连成一线,相距500米和300米左右,三陵台、胡堌堆位于王楼乡的宋大庄、叶庄,老君台位于平原办事处老君台村。从封土堆的规模等迹象判断,徐堌堆墓群的墓主人身份应当较高,可能不是一般官吏的墓葬,应当作为寻找东汉梁王墓的重要的线索。我市文物部门及中美联合考古队曾对三陵台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三座土丘均为人工封筑,且经过夯打,确为三座古代墓葬。据古代文献记载,三陵台在汉代就已存在,成为梁苑一景。

    商丘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年代为1948年,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型,位于睢阳区阎集乡张菜园村,后勤机关旧址位于商丘古城北关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1948年12月底,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后勤机关由安徽转移到商丘,司令部设在商丘东南12.5公里的阎集乡张菜园村,办公地点即在该村大户张慎成的两个四合院内。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商丘共2个月零24天,指挥了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围歼战,并取得最后胜利。解放后该四合院为阎集乡小学所用,上世纪70年代末因建筑损毁严重,学校迁出,房屋倒塌损坏。1987年,在原址用原构件按原貌恢复四合院两座。后勤机关设在商丘古城北关的原加拿大圣公会所建的圣保罗医院1至8号楼,现在1至5号楼保存较为完整。商丘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战争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年代为隋至宋,古遗址类型,位于商丘古城南2公里睢阳区古宋办事处叶园村的大郭庄、武庄自然村。2007年至2009年,市文物局组织对大运河商丘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对北岸码头进行了试掘。码头遗址跨隋唐大运河南北两岸,分砖石结构和夯土结构两种。砖石结构部分顶部距地表有5至5.5米,下部距地表有8米,东西长(沿河岸)约150米,宽约52米。北岸遗址面积约24.5万平方米,南岸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的发现是河南境内大运河考古的重要成果,对研究中国隋、唐至宋时期的航运史和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大运河。年代为春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建筑(与现有国保合并项目)类型,大运河商丘段经过我市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7个县(市、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大运河沿线包含桥、闸、坝、仓、寺观、塔等多种文物,与大运河周边众多运河息息相关的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运河文化。其中,京杭大运河已于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国保单位。大运河此次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共包括8个省、市共96处,与第六批国保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为大运河。本报记者 白 鹏【原标题:文化遗产 熠熠生辉 ——解读商丘市新增的第七批“国保”】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3-06-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