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演员的成长,让人们看到了“四平调”的希望。
【阅读提示】
许多艺术种类都在遭遇同样的尴尬和挑战:自养与养人,或者说生存与突破。不止商丘四平调。
能存在,就是一种价值。但价值有时候只是存在的资本,不足以自养和养人。然而任何一种艺术,传承是为让它新生,保护是为将它“抱大”。如同一个孩子的成长,最终还要靠他自己长大,练就安身之本,寻到用武之地。
这是第二次写商丘四平调。第一次写它的时候,记者曾走上街头,就四平调的一些问题,如四平调是哪里的剧种、商丘四平调是什么时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等。采访过多位市民,发现50岁以上的市民对四平调印象深刻,30岁至40岁的市民多半摇头,“80后”、“90后”的年轻人则是一脸茫然。
这多少透视出,艺术的自养与养人,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生存还是死亡”的命题,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就这么严峻。
因此,作为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商丘四平调,这是荣耀,更是担当。
事实上,四平调作为很有民间基础的一个剧种,不止流传于商丘,京剧中有四平调,其他地方也有四平调。目前,河南就有商丘四平调和濮阳范县四平调两个专业剧团,山东有成武县四平调剧团等。或许最终各经流变,各具特征,只是商丘四平调或多或少的源流性,让它的存在和突破,每前进一步,每一点探索和求新,启迪和借鉴,都彰显标杆意义。
1月23日至24日,商丘四平调演员们送戏下乡,让奔波了一年的百姓在家门口就有“好戏”看。无论作为一种艺术,还是一种“非遗”,如此释放出来的,都是正能量。
正能量,流淌的是温暖,传递的是幸福,可以这么简单和纯粹。
坚韧行走
很大意义上讲,四平调就是商丘四平调,作为“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从开始到现在的演变发展过程,一直脉络清晰,有证有据。
发展之初,四平调是由两人演出,男扮身挎花鼓,腰系彩绸;女扮古装粉面,头戴绣球,足踩高跷。两人边歌边舞,活泼又有风趣。由于四平调唱腔独特,形式灵活,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尤其在农村很受欢迎,因而它一出现便在豫鲁苏皖地区迅速唱响。由于当时的四平调剧团长期不辞劳苦,奔波在民间演出,被广大群众称为 “铁脚剧团”。
据《商丘文化志》记载,四平调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末。1930年前后,花鼓艺人庞学文、杜学诗(绰号“黑云彩”)的花鼓班到山东济南后,借旧戏箱及全套锣鼓,开始登台演出。1934年,著名花鼓艺人邹玉振的花鼓班与他们合班,称大兴班,群众叫它“老梆子”。1937年,邹玉振、王汉臣带领花鼓班再次到山东济南演出,在观众的提议下,女艺人脱卸高跷,男艺人摘掉花鼓,模仿戏剧化妆,穿戴戏剧服饰,粉墨登场,为观众献艺。这是花鼓从说唱形式向戏剧艺术转变的开始。
同年,著名花鼓艺人燕玉成、许若海带领花鼓班在商丘城内卫里演出。因花鼓戏曾屡遭禁演,故在挂牌时名为“咣咣戏”。这样一个名字够响亮,但不够雅。卫里管主“大酥瓜”(绰号)便与燕玉成、许若海等人商讨,重新命名。众人一番交流,根据花鼓男女艺人多用本嗓演唱,以及曲调四平八稳和花鼓中原有的平板调式,借四平八稳之意,依“平调”之称,于是定名为四平调。
四平调“出道”的时候,经营状况很惨淡。当年四平调从商丘流传开,民间叫它“四拼调”,言外之意,博采众长。从花鼓班到四平调,名称虽改,但表演形式却因循守旧,仍然是只有击乐,没有弦乐。因此,群众当初并没能对四平调这一新兴剧种欣然接受。
然而为了生存,艺人们寻求革新的步履一刻没有停息。1940年至1942年,一些花鼓班曾与河南曲剧艺人李金波、陈万顺等和河北落子(评剧)艺人孔殿玲、孔殿娥等,以及其他河南梆子班社同台演出。在这些地方戏曲的熏陶下,花鼓艺人更加强烈地希望增加弦乐,改革花鼓的艺术形式。1943年,甄友明、王桂芳、李玉田等花鼓艺人聘请夏邑县会亭集豫剧弦手蒋德龙为花鼓加弦,可惜没有成功。
1945年,以邹玉振、王汉臣为首的花鼓团在安徽亳县、界首一带,聘请夏邑县“老三班”(豫剧)弦手杨学智与他们一起进行花鼓加弦乐伴奏的艺术改革。由于花鼓调式不统一,曲调中缺少加弦过门的间隙,加之艺人们不懂音乐理论,改革工作困难重重。好在他们不言弃,不服输。后历经3个多月日日夜夜锲而不舍地实验,遂将花鼓中的“平调”(亦称平板)作为男女唱腔的基础,掐头去尾,留取精髓,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元素,删去多余的虚字衬句,探求花鼓的声腔特点,并使用六棱二胡将“腰码”下移,初步形成了“宫”调式四平调的基本板式,确定了板腔体的归属。
从起名到加入弦乐,经历了漫长岁月,但最终,四平调摆脱了花鼓“干砸梆”的原始状态,从传统的花鼓曲系中脱胎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文艺政策使四平调这一年轻剧种得到了极大的传承和繁荣。1950年,商丘市(朱集)人民政府接收了以邹玉振、王汉臣为首的“芒砀剧团”,定名为商丘市人民剧团。此后,山东省成武县、单县、曹县,江苏省丰县、沛县,安徽砀山县,河南省范县、长垣县、清丰县等地,相继建立四平调剧团达32个。
1956年,河南省举行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商丘四平调剧团演出的《陈三两爬堂》艺惊四座,并一举荣获演员一等奖(邹爱琴)、二等奖(王汉臣、张新奎),以及演出二等奖、导演三等奖(庞师彬)、剧本三等奖、音乐三等奖,大大提升了四平调在省内外戏曲界的知名度。
1980年,商丘召开了四平调音乐座谈会,系统地研究了四平调唱腔、音乐的改革发展问题,并为该剧种现有的唱腔、板式定名。与此同时,会议还决定成立“苏鲁豫皖四平调音乐学会”。
这其间,四平调艺术不断走向繁荣,一大批四平调艺人脱颖而出。如第一代著名演员中有王汉臣(红脸)、张新奎(生)、王桂芳(旦)、许若海(生)、邹爱琴(旦)等。第二代著名演员中有拜金荣(黑脸)、庞明珠(旦)、王凤云(旦)等。
精彩剧目有《陈三两爬堂》、《小包公》、《哑女告状》等。1956年,河南省举行首届戏曲观摩会演,《陈三两爬堂》一举夺魁,两位主角邹爱琴荣获表演一等奖,王汉臣荣获表演二等奖。特别是《小包公》,填补了四平调没有花脸的空白,而拜金荣独特的表演和唱腔也将四平调带入了一个空前的盛境。
枯木逢春,如今,四平调在经历过兴盛又沉寂了近20年后,重新焕发新的风采。邹爱琴、拜金荣、付梅等传人让商丘四平调走向沉寂之后的复兴。台湾《弘报》曾给予四平调高度的评价。
没有背影
当一个剧种只为我们留下背影,这怕已不只是艺术的悲哀,更多是人为的因素。因为艺术是人的艺术,而非艺术的艺术。
演戏的人,大都是为艺术而生的人,为艺术而坚持的人。四平调延续70年,而且辉煌过,轰动过,没有为艺术而坚持的一大帮人的执着追求,这绝不可能。
2002 年,为了不让四平调这一稀有的艺术剧种消失,在拜金荣等老演员的努力下,商丘四平调剧团逐渐恢复排练。2003年11月,剧团在人员不够、没有资金投入、舞美灯光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就把《哑女告状》搬上了舞台,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2004年1月8日,商丘四平调剧团在宋城影剧院演出了大型古装剧《哑女告状》,这是他们20年来第一场恢复演出。次日,剧团举行了复出挂牌仪式。
与此同时,为抢救这一传统戏曲剧种,商丘市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也给予了剧团多方面的扶持和帮助。20年来剧团第一次通过考试招收演员,政府给予编制,拨发工资。即便这样,商丘四平调人表示,剧种存在的长效发展问题之一,依然是后备力量薄弱。
时间走到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在商丘方兴未艾,尤其是对戏剧院团的改革,树立起全国标杆,也树立起商丘戏剧界的信心。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让商丘四平调剧种的命运又迎来一次逆转。原来的商丘市四平调艺术团,改为商丘市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模式也由从前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传承保护的模式,主要以展演的形式与广大观众交流。
由艺术团变更为艺术研究中心,老实说,这大有为传承与保护,只好“捧回手心”的感觉。的确,“非遗”传承与保护本身,说着容易,做着决不容易。
而作为“非遗”名录,商丘四平调对这一剧种的保护、提升和弘扬,无论奔走多坎坷,依旧不能停顿,不能止步,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瑰宝,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一剧种,对于进一步发掘与继承中华民族的戏曲剧种和民间曲艺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记者见过一个为艺术痴迷的年轻人,他只是一个理发师。当别的理发师闲下来玩手机、打闹或是发呆的时候,他在抱着一个发模入迷。他做着各种各样的比画,眼神专注,陷入沉思。他一定在想他的专业,什么样的发型搭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着什么样的发色,如何做到发型新潮还不伤人头发,等等。理发改叫美发,这是艺术。在这样的人手中,你只会感觉到艺术于他,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上,而是在被创造,被提升。
发展启示,有时候可以是一朵花,如开封的菊花、洛阳的牡丹。也可以是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他的某一个需求,或是某一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