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在众多民间泥塑高手中,天津“泥人张”最为出名,相比之下,与之一脉相承,且毫不逊色的柘城“泥人李”则鲜为人知。近年来,在第三代传人李秀山的继承与发扬下,“泥人李”泥塑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受到广泛的关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袁汝波看过李秀山的作品后曾给予高度评价并挥笔题写“神手泥人李”;清华大学雕塑专业教授李象群收藏其一组作品“精忠报国”;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吕济民称其“奇技艺高”。今天,印象河南网小编就带大家走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秀山。
从泥塑世家到农民画家
1951年,李秀山出生于商丘市柘城的一个泥塑世家。 其父李廷芳12岁时,便被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泥塑艺人曹纪先家中学习泥塑,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很快掌握了泥塑的各种要领。学成归来后,李廷芳带着全家人开始做泥塑,并很快干出了名气。解放后他仿制了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1970年,他参与了商丘市中心广场毛泽东塑像的设计与制作。
李秀山幼年受父亲熏陶,对画画和泥塑都非常喜爱。但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大范围破“四旧”,李秀山只能偶尔偷偷向父亲学习一些泥塑技艺,初中毕业后他便选择了发展自己的绘画特长。1973年,李秀山进入商丘师范学校美术进修班,开始了为期1年的学习。凭借浓厚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李秀山很快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得到班主任、画家曹天舒的赏识和悉心指导。在此期间,李秀山创作出了第一幅绘画作品《理论小组在田间》。因其主题鲜明,笔触细腻,被选入《河南省农民画选》一书。1975年,李秀山作为原商丘地区唯一的农民画代表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南五省学习户县农民画会议。
此后,他不知疲倦地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在田间地头写生绘画,先后创作出《桐乡春雨后》《寨外人家》《乡情》《盆乡情》等作品,在省市展出中多次获奖,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十几年的绘画生涯,不仅加深了李秀山对农村生活的了解,也累积下了丰厚的艺术营养,为他后来的泥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农民画家到泥塑名家
虽然在绘画方面小有成就,但李秀山始终对家传的泥塑念念不忘。1990年,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李秀山毅然决然,开始专心跟着父亲从头学习泥塑。万事开头难,握惯画笔的手真正拿捏起胶泥来,显得既生疏又笨拙。但有着十几年美术功底,以及极高悟性的李秀山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泥塑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苦练,李秀山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
李秀山在传统的技法上大胆创新,充分利用专业的美学知识,结合民间泥塑工艺的特点和技法,使作品张力十足,形神俱佳,在河南省现代泥塑艺人中独具一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原材料使用方面,选用细腻黏土,加入一定比例的棉絮、纸和蜂蜜,经捶、打、摔、揉,使其充分融合;在创作方面,讲究结构严谨,追求形神具备,从人物的造型及面部表情真实地刻画出人物的体态、性格,使人物作品生动饱满;在题材方面,大多取材于豫东农村,表现现代民俗生活一类,涉及市井芸芸众生,生活气息浓厚,音容笑貌鲜活感人,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饱满质朴的形象,富有弹性的圆润线条,精练的构图形式,纯熟的塑造手法,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使李秀山的泥塑作品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泥塑爱好者的称赞和追捧。
无论是高达数丈的大型泥塑,还是小巧玲珑的小泥人,李秀山创作起来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1991年,李秀山承接了玉皇庙“玉皇大帝”系列泥塑工程;1992年,承接了三皇姑庙系列泥塑工程;1994年,承接了河南省老君堂制药厂李时珍塑像制作;2003年,应商丘市文化部门的邀请,承接了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商丘火神台的大型泥塑工程。在此期间,来商丘参观的著名画家李雪禅等人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
拉耧播麦的老农、闲谈唠嗑的农妇、砍柴归来的汉子、威风凛凛的哼哈二将……李秀山创作的婚丧嫁娶民俗系列、柴米油盐生活系列、中国“四大名著”人物系列等小型泥塑尤为出众。2006年5月,系列泥塑作品荣获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文化局举办的“木兰文化节”金奖。2006年8月,作品《博》荣获北京中国第三届年间艺术博览会银奖。2007年,《炎黄二帝结盟》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2007年2月,柘城李秀山泥塑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泥塑名家到文化大使
随着“泥人李”泥塑的发展壮大,天津有个“泥人张”,柘城有个“泥人李”逐渐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共识。2008年6月,李秀山泥塑作品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李秀山也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大使。
年轻时在文化馆工作过的李秀山深知民间工艺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儿子李国柱、李亚伟及女儿、儿媳、孙子等都积极地进行泥塑创作。李秀山的大儿子李国柱做泥塑多年,经验丰富,主要从事庙宇塑像;二儿子李亚伟毕业于中央美院,一方面开发泥塑礼品,一方面开办泥塑班,培养更多的泥塑传承人。李秀山也在不断创新思路,创作更多的优秀泥塑作品。
此外,2008年9月,在市、县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秀山还成立了柘城县秀山泥人李发展研究中心,并于2010年建成了秀山泥塑艺术馆,艺术馆主体共3层,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展出了李廷芳、李秀山及李亚伟兄妹的泥塑精品数百件,包括曾获得国家大奖以及国家专利的泥塑作品《搏》,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的作品《炎黄二帝结盟》,反映民俗生活小型泥塑系列及《走娘家》、《背娘赶集》等。据悉,这是当时国内首个个人泥塑专业艺术馆。
艺术馆建成后,经常有人问李秀山:“盖个艺术馆,你图啥嘞?”李秀山总是笑着回答,“我图啥?我就是个人爱好!”艺术馆的建成,对传承与保护“泥人李”泥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后记
“下一步准备出一本泥塑书籍,还打算创作一部分泥彩塑,留下一部分像样的作品,好与不好都让后人评说。”六十多岁的李秀山信心十足地向印象河南网采编人员说道。听罢李秀山的一番话,让人不由感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