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救母》剧照(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记不得是谁说过:危机,既是“危”,也是“机”。
这是一种很一分为二的辩证认知。看待一件事情,多半不绝对到一个方面、一种角度,而应多元化、多角度地思考和求证。或许就是在这类似无解的思考和求证过程中,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又见柳暗花明。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乐观者面对危机时的积极态度,困难是“危”,办法是“机”。这也是智者的远瞩高瞻,避开“危”,发现“机”,办法出来了,路子自然也出来了。看看当前很多项省市级戏曲“非遗”,因受各种“快餐艺术”的冲击,阵地被蚕食,人员大缩水,生存已是危机四伏。
“危”来了,它们的“机”在哪里?设立艺术研究保护中心,这是一种推动?还是一种撤退?认可这是一种传承,能否认可这也是一种砥砺、创新?研究保护,是不是无形中更快助推了这类艺术形式遁入象牙宝塔,越来越阳春白雪?而当它们越来越“雅”,雅到只为“庙堂”歌,它们的市场还有多大?它们的母土又在哪里?
这是一个精神需求越来越重于物质满足的时代,是一个艺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优秀“非遗”,尤其是戏曲类,它们最适合打“短、平、快”,歌颂美好,针砭沉疴,它们在滋养和引领人民大众的精神上,既是五谷,也是药石。研究需要,保护也需要,可研究和保护之后呢?这让记者想起“化石”和“标本”。
有一首科普诗叫《化石吟》: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斗转、星移……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石头说话,让逝去重现。的确,让一去不返的世界重新活灵活现,没有比会说话的石头更接近真理,更揭示真相,更让人惊叹和信服。“化石”是大自然创造的“标本”。“标本”是人为创造的“化石”。将戏曲 “非遗”纳入研究和保护,有没有可能渐变成将其人为地创造成了文化艺术的活标本?
夏邑渔鼓道情——启迪的力量
夏邑渔鼓道情,于2012年入选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夏邑渔鼓道情”百度一下,推介很多,没费周折。在此就叨唠些感怀和启迪吧。以期抛砖言、引玉见。
“道情”一说始于五代,广见于南宋,元代形式趋于稳定,乾隆时进入艺术的盛世。明末清初时极为盛行。道情原本是道徒必备的一种谋生技艺,道士、道姑化斋时所唱“修行的话”和“感慨的词”,因配以渔鼓伴奏,故称渔鼓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