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商丘

商丘曲艺的贡献——东路坠子

2013/5/2 9:37:37 点击数: 【字体:



    在祖国曲艺大家庭里,有一种以商丘为中心命名的曲艺——东路坠子。一度,东路坠子的辉煌,曾盖过它的母系——河南坠子。

    “坠子文状元”张大贵、“活张飞”张志坤、“坠子武状元”刘世红,还有坠子“四大名旦”、“四大家族”、“四大名将”……曾经,我市的坠子艺人明星荟萃、享誉周边。
现在,曾经为我市带来辉煌和荣耀的东路坠子,也像其他曲艺品种一样,需要挖掘和保护。

    犹如仙人, 清末来商

    坠子曾是我市影响最大的曲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曲艺最盛行之时,坠子的影响也一直排在豫东琴书和豫东大鼓之前,是名副其实的我市第一曲种。1988年,我市文化部门曾对全市的曲种及曲艺艺人进行调查,当时,我市共调查了曲艺艺人972人,其中,坠子艺人达到508人,占到51.2%。
在全国曲艺百花园中,有一个重要的曲种,叫河南坠子。我市的坠子属于河南坠子的一个流派,称东路坠子,因为唱功扎实,名家辈出,东路坠子的影响曾一度超过河南坠子。

    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河南坠子因其主要的伴奏乐器坠子而得名。一说由莺歌柳书和道情书的结合而形成,产生于1900年前后。一说脱胎于三弦书,后与道情结合,清道光年间已经出现。也有人认为,莺歌柳书即是三弦书的一支,因此,几种说法均可成立。

    河南坠子什么时候传到商丘,河南曲艺史上没有记载。从诸多曲艺艺人的口中总结的情况看,大概在清光绪年间传到我市。

    据永城《曲艺志》记载,河南坠子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永城乔破楼村人乔茂先传入永城县城内。先在永城县城西部地区活动。据乔茂先的女儿乔德侠说,她父亲初演唱时,自己踩打脚梆,自拉自唱。后来发展为一拉一唱,即伴奏者踩打脚梆拉弦,演唱者执简板、敲书鼓,边打边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永城龙岗魏庄的吕岳山(艺名立山)怀抱着鼓,手持简板,坠子伴奏演唱,称为鼓坠。

    据虞城县老艺人张志清和胡德胜介绍,虞城县郑集金胡庄的艺人胡明善,约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七八岁时学唱道情,二十五六岁学唱鼓坠。1904年出生的虞城县坠子老艺人邢湘云说:“我十几岁时,听了鹿邑县刘老亭的坠子书后,才下决心由道情学唱坠子的。”

    1879年出生的民权县艺人李明贵,1910年前后常在开封相国寺演唱道情,他看到坠子很受欢迎,就学唱坠子,后在睢县、民权、杞县一带很有名气。

    睢县的马至川1864年跟鹿邑县的景明生学唱坠子。在我市的农村,至今,还有把坠子称为道情的。

    以上这些情况可以说明,坠子传入我市的大概时间及坠子是由道情演变而来的这一发展过程。

    入“商”随俗,茁壮骄人

    民国时期,我市的河南坠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演出阵容,并形成以商丘为中心的河南坠子流派,因对河南坠子的贡献卓著,后来独将商丘一带河南坠子命名为东路坠子。一批在曲艺历史造诣深、影响大、名声响的高人相继出现,将东路坠子推向曲艺艺术的巅峰。
当时商丘县的张志坤,被誉为“活张飞”、“翁倒山”,曾在济南同著名曲艺艺人谢大玉同棚演出,在天津与乔清秀、徐二玉多次接触,学到不少演技和曲目,他演唱讲究,有名人风度,拥有很多“粉丝”。

    著名“坠子文状元”张大贵,是张志坤的女儿。张大贵在演唱中,吸收了梨花大鼓、京韵大鼓的一些韵味及其他艺术的唱功特点,演唱细腻,缠绵抒情,催人泪下,观众说“南会到北会,要听还是张大贵”。张大贵被称为“坠子文状元”。1963年4月,在全国河南坠子艺术座谈会上,中国曲协主席陶钝曾称赞张大贵是河南坠子“豫东流派的代表人物”。

    当时还有一位与张大贵齐名的坠子艺人,被称为“坠子武状元”,名字叫刘世红。因其长得白,还有“白妮”之称。刘世红善于钻研,对其他流派敢于吸收利用,她不仅引进民歌小调,还引进豫剧、越调、曲剧、柳琴等剧种的唱腔,有时候甚至运用黑头唱腔,声震曲棚,令人振奋,于是被送绰号“坠子武状元”。刘世红还有另一个绰号,叫“绿钢皮”,这是因为她演出时常穿一身绿旗袍,演唱火暴,口快如刀,似一个绿色的火车厢,故送此绰号。也有一句话形容当时人们对刘世红的喜爱程度,叫“东集到西集,谁不知道绿钢皮”。

    当时,还有“四大名旦”、“四大家族”的叫法,是“文状元”张大贵、“武状元”刘世红,再加上唱得好、长得俏的王玉兰、王玉凤姐妹。同时,商丘县还有“四大名将”,分别是李凤鸣、范治堂、艾永贵、艾宝连。同一时期,虞城县有胡明善、胡二妮、邢湘云,夏邑县有彭晓山、张汝汉,永城县(现永城市)有邵元振、乔德侠,民权县有李明贵、王世显,柘城县有王孝忠、赵连科、马忠臣,宁陵县有李永、王志家,睢县有徐振东、马至川、陈富贵等。这些艺人,都是名振一方的曲艺名宿,在周边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非常受欢迎。

    河南坠子在我市这么多名家不断学习与钻研中,迅速和我市的口音方言、风土人情、民曲小调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和韵味的坠子品种,被称为东路坠子。东路坠子独成一派后,迅速向周边扩散,曾影响到皖北、苏北、鲁西南等地。
特点鲜明,自成一派

    东路坠子,后又叫下路坠子。与其他河南坠子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柔美、缠绵、细腻、善于抒情为艺术特色。唱腔大多在“眼”上,落于板后,拖的小腔变儿,优美动听。曲调多为下行式,唱腔和唱词道白富有豫东的乡土气息。

    在演唱时,唱者手持简板,作为击节;伴奏者拉坠胡。平时的演出形式基本上是一拉一唱,也有二人对唱的,称“对口坠子”。坠子的音乐曲调属于板腔体。
短篇曲目以唱为主,夹少许道白,一般有固定的唱词,称为“死口书”;中长篇的书目有说有唱,大多根据情节的需要,临场发挥,一般无固定的唱词和说白,称为“活口书”。

    东路坠子的长篇大书最有特色,素有“东路书西路段”之称。有的大书一唱就是几十天,紧紧扣住听众的心弦,让人预罢不能。
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由于党和政府对曲艺艺术的高度重视,东路坠子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演出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整理、改编和创作的新曲目不断涌现,演唱新秀如雨后春笋。上世纪50年代的新秀中,颇有成就的有“唱得好、长得俏”的邢玉霞,曾获全省会演优秀奖的尤桂琴,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将士的吕明琴、戚桂芝和弦手段养明,“身段美、唱得甜”的宋爱华,还有全国驰名的徐玉兰等。这些人继承和发扬了东路坠子的艺术风格,使这一流派声名远播,广为流传,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景象。

    文化大革命中间,坠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遭到了被摧残的命运,艺人的演出活动被禁止,不少老艺人被戴上“曲霸”的帽子受到批斗下放,甚至失去了生活的自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坠子艺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曾在上世纪80年代再次铸造辉煌。

    现在,曾经创造辉煌的东路坠子,也面临传承的难题。商丘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曾专门就东路坠子当下的情况进行调研,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这一曲艺艺术的生存已经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地。东路坠子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艺人、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原标题:商丘曲艺的贡献——东路坠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丘网 2012-12-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