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收藏网
1959年从湖南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同时出土了五件商代青铜大铙。其中象纹铜铙是最精美的一件,现藏于湖南博物馆,也是湖南出土青铜大铙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整件大铙气势恢弘,通高70厘米,重67.25千克。虽然它看似厚实笨重,制作却精细讲究。乍看上去,正面的主体构图是线条粗圆如蛇体的兽面纹,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组成兽面纹的粗线条上还饰有云纹,鼻梁处作牛首状,眼部也不是纯粹意义的眼,而是在此装饰凸起的蛇状纹。
边缘、隧部、鼓部的装饰则更加丰富多采,器物的上部两侧分别立着一只卷鼻小象,而左、中、右三边还装饰有6只虎、6条鱼和11个乳钉。器身的粗犷厚重和纹饰的繁缛精美、兽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纹的写实鲜活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历经千年风霜,却掩盖不了它独特的魅力,也洗刷不尽它蕴涵的高深智慧。这让我们不由得感叹二三千年前湖南先民的艺术才能和青铜时代的鼎盛丰华。
大铙又称大钲、早期甬钟等,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打击乐器。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口朝上,上宽下窄,座下有一个圆柱形的甬(即柄)。如果轻轻地敲击它,便发出洪亮悠长的共鸣声。它流行于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主要发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湘江流域尤其是洞庭湖及其周围地区是这种器物发现的中心。大铙在湖南商周青铜器中发现数量最多,也最具地方特色。学者一般认为,铙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甬钟,在西周中期以后广泛流传。至春秋战国时期,则诞生了令现代人惊叹不已的大型编钟。
那么大铙是如何使用的呢?从考古发现来看,铙的用途相当广泛。根据文献记载,铙是军乐器,类似铜鼓,“击鼓山顶,足以号召部众,指挥军阵”,这可能是指中原的小铙,因为一件数百斤的大铙置于军旅之中,实在很不方便。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当时祭祀山川、湖泊、风雨、星辰的礼器,这是因为南方铜铙出土时几乎都是口朝上,甬在下,距地表1米以内,没有别的东西同时出土。商代人最迷信鬼神,最重视对祖先对自然神的崇拜,而且祭祀繁多。每次祭祀要用大量的牺牲和礼器,所以大量青铜乐器在祭祀后被就地埋藏下来。而宁乡几十年来的发现,在清晰地向我们昭示铙的另一种“可能的作用”。在宁乡老粮仓陆续出土了19件青铜大铙,尤其是1993年一次出土大小相递的9件编铙。这一发现不仅又一次雄辩地证明了铙是后世编钟的鼻祖,而且通过测音,这组编铙C、D、E、F、G五种调的音俱全,能组合出不同的调式,肯定能演奏曲调。因而,铙很可能已经是演奏当时流行歌曲的实用乐器了。
驻足于象纹铜铙前,耳边仿佛聆听到从远古传来的声声古乐,我们不禁遥想沅湘居民望祭山川、神灵的虔诚与庄严。我们期待着某一天,这曾经独领风骚的铜铙能敲击出优美的旋律,让千年的绝响在天空中再次回荡……【原标题:古老的打击乐器——象纹铜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