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有一处令国内外游人叹为观止的民间建筑奇迹——地坑院。陕州境内的西张村塬、张汴塬和东凡塬三大塬区上,有10000余座地坑院,形成100多个地下村落。
陕州地坑院,也叫天井院,俗称“地阴坑”“地窑”,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人们在平坦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至7米,然后在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孤行甬道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入口。门洞窑一侧开挖有直径1米的水井,解决人畜吃水。现存最久的天井窑院已经挺过2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仍有人居住。悠悠岁月如水,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下村落景象。
陕州地处黄土高原东端,地下水位低,土质结构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陕州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人称“天然空调,恒温住宅”。
陕州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很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称之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陕州地坑院现在已成为河南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