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走进三门峡 >> 印象三门峡 >> 浏览三门峡

话说灵宝:邵公碑楼

2013/9/18 16:47:42 点击数: 【字体:

话说灵宝:邵公碑楼

  《灵宝市文物志》载:“东里村邵公碑楼,位于灵宝市区东南19公里苏村乡东里村中。该碑楼为砖砌庑殿式建筑。楼顶由三座仿古屋脊组成,中间的一座较高,两边的较低,均为庑殿顶式建筑。四条垂脊高高翘起,脊上饰有立兽,造形别致,做工精美。三座檐下均有砖雕图案,中间为福禄寿图,左边为富贵图,右边为松鹤图。内嵌石碑一通,碑高1.03米,宽0.70米,圆额。石碑两面阴刻楷体,面刻‘邵公神道碑 
    大清道光十五年立’;背刻‘邵公神道碑记’。碑文记述邵自省、邵自强兄弟二人为颂其父邵全仁资宏量大、恤孤赈贫的功德所立。1978年被灵宝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邵公神道碑建于道光十五年,即公元1835年,距今已有175年历史。它巍峨雄伟的造形,端庄秀丽的外表,苍劲俊俏的楷书石刻,情真意切的隽语箴言,在我少年时期的心灵里都留有深深的印记。而今再次瞻仰这座碑楼,带给我的仍然是莫大的震撼。它亭亭玉立于东里村中,顶端是巧夺天工的四檐八滴水,华丽的桷檐脊榫上遍布镂雕彩绘,高耸入云的楼脊上列满飞禽走兽,婉转上翘的四条垂脊梢端各坠一个铜铃,清风徐来,铃声悦耳动听,实乃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20世纪70年代,国营124厂在翻里建厂,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们听说邵公碑楼以后,纷纷前来参观。邵公碑楼那高超的建筑艺术,令众多大师瞠目乍舌,佩服得五体投地。
          
    据说,为造好这座碑楼,主人寻遍河南、湖北、山西三省,最后才从山西请来能工巧匠。大工匠姓张名高艺,身怀绝技,其制作工艺和施工场面,村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他动手捏造雕花配件,并亲自挖窑烧制。出窑后的砖瓦陶件堆成一座小山,他手持利刃,把零件逐一过手,一刮一削,分类放在一边。在建造碑楼上部的图案时,张大师站在高架之上,扯着嗓子喊一声,小工就拿起一件扬手抛上,张师傅伸手一接,顺势安在相应部位。环环紧扣,严丝合缝。就这样一喊一扔一接一安之间,不到半个时辰,一幅三尺见方的精美图案就活灵活现在人们眼前。看得众人眼花缭乱,屏气凝神。待师傅安上最后一片脊瓦,在四角挂上铜铃,铃随风响,人们这才回过神来。一看地下,一大堆物件全部用光,不多一砖,不少一瓦。人们拼命地拍手叫好,随之鞭炮“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

    碑体上的20幅雕花图案,最大的三尺见方,最长的有六尺之长。布局合理,寓意吉祥,花色鲜明,线条流畅。有 “岁寒三友”,“五福临门”,“松柏长青”,“富贵牡丹”,“龙飞凤舞”,“鹤鹿延年”,两两对称,浑然一体。内嵌石碑一通,碑身高1.97米,宽0.69米,厚因嵌内不详。正面碑额刻有“留芳千古”四字,两边饰有线刻云纹。碑体正中竖刻“例赠修职郎性天邵公神道碑”12个大字,碑首有“峕道光十五年岁次乙未仲夏之吉”字样,落款“男:自省、自强暨孙男:洛、汙、海、溪、汉”。石碑两旁的楼体上阳刻对联一副,上联“範模猶存但须子孫律舊德”,下联“懿行宛在慿教奕世美風徽”。背面碑额中间竖刻“永世禄福”,其下阴刻“邵公神道碑记”,碑文14行,满行41字。
          
    此碑是邵家二位公子自省、自强为其父邵全仁所立,拜托进士候选知县许虎撰文,由邑学增广生员许鱼书书写。碑文开宗明义述发宏论:“且家之兴不兴,于兴之日必有所由兴;业之成不成,于成之时必有所由成。”指出家庭、事业的兴衰成败,都有它自身的原因。文中颂扬其父行侠仗义,疏财济世,不燕翼,不交游,不离俗,不逐俗,不矫情,不溺情,专事“哀鳏寡,恤孤独,赈困穷,补不足,使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的功德之举。文采飞扬,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溢美之心跃然碑上。
          
    邵公碑楼经过近200年的风雨侵蚀,雄风依然不减当年。令人痛惜的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位于偏僻山庄的它也难逃厄运。许多雕饰被捣毁,四个铜铃被扯掉,阴刻的碑文、阳雕的对联被敲砸得惨不忍睹。
    之所以把对联以繁体字刊出,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希望有识之士对照碑楼上的累累伤痕,来辨别抄录是否准确无误。
          
    令人担忧的是,近200年的风雨冲刷,邵公碑楼的北面被洪水冲出一条10多米宽、5米深的水沟,碑座东北角离水沟仅剩20公分,整座碑楼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倒塌危险。东里村村民寇高登、邵维池、寇学治等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们写申请,打报告,托关系,找市长,自带干粮,四处奔走。在苏村乡政府、市文化局的支持下,终于筹得一点资金。2006年3月,邵公碑楼保护工程动工。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填平夯实了水沟,修砌加固了护坡,增添了围墙,垒砌了门楼,邵公碑楼终于消除了隐患,排除了险情。2008年,“村村通”工程从碑楼北边经过,20公分厚的水泥路面把路槽覆盖得严严实实。从此以后,再不必担心洪水冲刷,高峻壮丽的邵公碑楼将永世屹立。它默默地俯视着人世间的一切,昭显着熠熠生辉的华夏文明。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灵宝市档案信息网(2012-12-19)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陕州古城羊角山的历史文化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