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走进三门峡 >> 印象三门峡 >> 浏览三门峡

豫西峡谷中的古黄河栈道与历史上的“三门”漕运

2013/10/16 17:36:19 点击数: 【字体:


    黄河出潼关,东流一百一十三公里,至“三门峡”,入豫西峡谷。豫西峡谷,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湍流险急。郦道远的《水经注》云:“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然“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三门峡”与豫西峡谷是黄河漕运的必经河段。

    大家知道,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都关中,到汉王朝结束的400多年间,由于关东与江南租粮西给京师的需要,和陆路运输受运输工具及崤函古道艰险难行的制约,黄河漕运就成了当时唯一的运输渠道。由于黄河中游河道比降大、水流急,逆流航行困难,特别是三门峡天险的阻隔,给黄河漕运带来难以克服的障碍,造成巨大的运输成本。为保证漕运的正常运行,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黄河三门峡河道疏治。当时,对三门峡天险大规模整治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疏凿航道和开凿供纤夫行走的栈道。

    何谓栈道?《韵会》说“小桥曰栈”;《淮南子》称“飞阁复道相通也”;《辞海》释“栈道”:“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由此看来,栈道,就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用这种办法辟出的道路,堪称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个奇迹!

    黄河漕运栈道西起三门峡人门栈道,东到渑池县与新安县交界处的“八里胡同”。1955年至1957年,为配合三门峡大坝的修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黄河北岸、平陆县境内的“三门峡”长达625米的12段人门栈道和散落在大坝下游的7段栈道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1998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河南新安县八里胡同峡长约5.5~6公里的黄河南北两岸,又发现古栈道遗迹14段。现在,原“三门峡”长达625米的12段人门栈道,因1958年修三门峡大坝已不复存在。

    1997年春季至秋季,为配合小浪底水库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力量对豫西峡谷内山西平陆、夏县、垣曲三县沿河百里地段的黄河栈道遗迹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古黄河栈道遗迹40余处,累计5000余米长。这一成果与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上游的汉代大型建筑遗址的发掘成果一起,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古黄河栈道遗迹主要分布在平陆县境内,计有32段,累计长约4032余米。故即将公布的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榜上有名。
 
豫西峡谷中的古黄河栈道与历史上的“三门”漕运

    199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现的40处黄河栈道遗迹,由西向东,依次主要散布在平陆县境内的五一石膏厂、关窑、杜家庄、大集、西寨、东寨、粮宿、老庄、冯家底、张岭村溜溜窝、煤窑凹、西河头渡口、老鸦石,夏县的任家堆、小堆、大堆,垣曲的鲁家圪塔、五福涧、安窝、马蹄窝等20个村庄厂矿的范围之内。栈道依山旁河,蜿蜒如蛇;时断时续,气势磅礴。栈道上残存的壁孔、底孔、桥槽、壁槽与立式转筒遗迹,类型各异,数量繁多。

    栈道大多依山开凿,其外侧临河,内壁为岩。顶部一般呈弧形,高距路面3米左右,成“凹”形通道。   其路面宽窄不一,保存较好者,现存宽度可达2.5米多。栈道的走势基本呈水平状,有些地段也有起伏,这主要依古代的地形走势而定,同时考虑到节省功力、材料等原因,所以,栈道面距河面的高度在2米至10米之间不等。栈道由岩石上开凿的方形壁孔、牛鼻形壁孔、底孔、桥槽等,然后再插以木梁,梁上铺板而形成。现在,栈道上的木构件虽荡然无存,但各种壁孔和底孔仍残留于通道的岩石上。据初步统计, 1997年平陆、夏县、垣曲三县境内发现的40处黄河栈道遗迹中,尚有大、小方形壁孔1000余个,牛鼻形壁孔600多个,大型槽孔60余个,立式转筒工程遗迹21处,历代题记和石刻画40余处。

    方形壁孔:其作用是固定横列在栈道路面上的木梁,故开凿在贴近栈道路面的岩壁上,且以尺寸不同而大小有别。在一些地段,有时只有一种壁孔,而在另一些地段,则有两种壁孔。无论是大方形壁孔,还是小方形壁孔,其间距都大致相等。个别特殊地段,间距稍有不同。在同一地段出现大、小方形壁孔同时存在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其两种方形壁孔开凿时代不同所出现的差异。
 
豫西峡谷中的古黄河栈道与历史上的“三门”漕运

    牛鼻形壁孔:是以其形似“牛鼻”而命名。一般凿刻在距栈道路面1米高的岩壁上,其主要是供纤夫挽船时手拉助力的。其排列状况可分五种情形:1、两孔呈左右排列。2、两孔为上下排列,鼻梁为横形。3、两鼻梁左右排列三孔。4、两鼻孔左右排列、紧紧相连。5、两鼻孔上下排列,紧紧相连。其中以第1种情形最为常见,数量也居多,占牛鼻形壁孔发现总数的90%以上。

    栈道上的底孔大小不等,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多数排列有序,如与方形壁孔在一条直线的底孔,是用来支撑和固定路面横向木梁的;与方形壁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凿在栈道外侧,间距也相差不多的底孔,就是固定路面纵向木梁的,或者是护栏的底孔。两个一组排列的大型圆底孔,可能为建筑柱洞。

    桥槽:即栈桥两端的槽孔。所谓栈桥,唐代又称栈梁。就是在栈道断裂的岩石两端,开凿出一种近似长条形、尺寸也大的槽孔。然后安放纵向木梁,再在梁上铺板,搭成连接两端的栈桥,供纤夫从上面通过。黄河栈道的桥槽遗迹,有两槽并列,也有只见一端一槽的现象。在桥槽底部中间,往往有套凿一个小底孔,用以安装木楔固定桥梁。

    21处立式转筒工程遗迹,均发现于山崖凸出的栈道拐弯处,通常这里的栈道内侧岩壁上都有数道深浅不一的绳磨槽痕,最深的可达30厘米左右,系纤夫挽船时绳磨所致。立式转筒工程遗迹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是在距栈道路面1.5米左右的岩壁上,凿一个或大或小的方形壁孔。下部是在与此壁孔垂直相应的地面岩石上,凿有一个圆形底盘,底盘中间又凿一个或两个浅圆窝,窝呈锅底形,且被磨得十分光滑,这说明是经过重物长久旋转所致。此外,在方形壁孔与圆形底盘之间紧贴栈道路面的岩壁上,有一半圆柱形壁槽,此壁槽打破岩壁上的绳槽。如果将这上、中、下三部分现象联系起来考虑的话,就会得出:在壁孔、底盘、和半圆柱壁槽之中,原当有一种立式转筒状的机械装置的结论。其作用是避免纤绳直接磨在岩壁上。多数发现地点,转筒遗迹只有一个,然在栈道转弯度较缓的地方,也有两个甚至三个转筒遗迹并存的情况。这一发现,无疑对研究黄河漕运设施与古代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豫西峡谷中的古黄河栈道与历史上的“三门”漕运

     在40余处历代题记中,题记多者200余字,少者仅1字。字体有篆、隶、楷三种。内容分4种情况:1、与修筑栈道有直接关系;2、唯与黄河漕运有关;3、事关黄河军事布防;4、内容无定指。4种情况题记中,1、2种题记数量最多,有些可以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有些可以补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题记中所见年号有:建武、贞观、总章、太和、绍圣、元熙、崇祯、道光、宣统等,其年代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建武十一年,最晚可延续到清朝末年。

    如此恢宏的历史画卷,在2000多年的反复凿刻、反复修改后,历经风雨沧桑,今天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实属不易!它是一部镌刻在山石上的史书,真实而永久地记录了我国自秦汉以来黄河漕运的历史。它是一项旷日持久、宏伟浩大的工程,在历史上曾起过转漕东南租粟、以给长安京师,和转漕河东盐、以销往东南各地的作用。豫西峡谷古黄河栈道的使用,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958年三门峡大坝修建以前,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翻检史籍,披阅文献,正如史念海教授所云:“从秦始皇开始,由关东转输粮食时,运粮的船只就已经通过三门峡了。西汉初年,张良劝刘邦建都关中时,就曾经说过:‘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正道出了那时的情况。”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关于三门峡古代漕运遗迹的调查报告发表后,史念海教授根据当时的考古资料所提供的证据,指出:“现存的栈道遗迹至迟是在东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以前开凿的,魏晋时期继续开凿的栈道,绵延分布在黄河的左岸,大致已足够供这段挽船之用。这种开凿工程在隋初还进行过,成就可能不大。”但1997年所发现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题记,又比东汉桓帝和平元年提前了115年。何况这些题记都是镌刻在重复凿修过的栈道岩壁上的。说明黄河栈道的开凿至迟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
    
    三门漕运始于秦汉,至隋朝,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隋都长安,唐都仍建长安。唐朝的中央官僚机关比隋朝时更加庞大。官多俸多,关中虽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以不足以给京师。”据《新唐书·食货志》所云:高祖、太宗之时,水陆漕运长安之粟,“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而功繁兴,民亦其弊也。”

    永徽初年,“江淮漕租米至东都输含嘉仓,以车或驮陆运至峡。而水行来远,多风波覆溺之患,其失尝十七八,故其率一斛得八斗为成劳。而陆运至陕才三百里,率两斛计钱千。民送租者,皆有水陆之直,而河有三门砥柱之险。”到唐高宗“显庆元年,苑西监褚朗议凿三门山为梁,可通陆运,乃发卒六千凿之,功不成。其后,将作大匠杨务廉又凿为栈,以挽漕舟。挽夫系二钅瓜于胸,而绳多绝,挽夫辄坠死,则以逃亡报,因系其父母妻子,人以为苦。”

    唐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为京兆尹。“京师雨水害稼,谷价踊贵,玄宗以问耀卿,奏称:‘昔贞观、永徽之际,禄廪未广,每岁转运,不过二十万石便足。今国用渐广,漕运数倍,犹不能支。从都至陕,河路艰险,既用陆运,无由广致。若能兼河漕,变陆为水,则支有余,动盈万计。……臣望于……三门之东,置一仓。三门既水险,即于河岸开山,车运十数里。三门之西,又置一仓,每运至仓,即搬下贮纳,水通即运,水细便止。’”玄宗听后大悦。于次年八月,“置三门东集津仓,三门西盐仓,开三门山十八里,以避湍险。”并“拜耀卿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江淮都转运使,以郑州刺史崔希逸、河南少尹萧炅为副使,凡三岁,漕七百万石,省陆运庸钱三十万。”开元二十五年,运米一百万石,“其后以太仓积粟有余,岁减漕运十万石。”
 
豫西峡谷中的古黄河栈道与历史上的“三门”漕运

    据笔者调查,开元二十二年八月所置“三门东集津仓”的具体位置在平陆县三门乡龙岩村西南脚下临河的一阶台地上。“三门西盐仓”在今三门峡大坝西1.7公里的平陆县三门乡仓里村的“下仓”地界。“十八里陆道”在三门峡北岸仍保留有短短一段。当年江淮来的漕粮就是运至集津仓,卸船装车,经18里陆运至盐仓,再装船运至长安的。有人认为:“安史之乱”后,转运使刘晏曾采取“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的分段漕运方式,“岁转粟百一十万石,无升斗溺者”,创造过黄河漕运史上的奇迹。

    其实,唐“开元二十九年,陕郡太守李齐物凿砥柱为门以通漕,开其山颠为挽路,烧石沃醯而凿之。然弃石入河,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门,候其水涨,以人挽舟而上。”李齐物在三门峡左岸人门半岛上开凿的这条长三百多米,深、宽各六米多的人工运河,即“开元新河”。原想“辟三门巅,逾岩险之地”,以通漕运。但凿了人工运河之后,黄河水大,运河河水湍急;黄河水小,运河河道干涸,船只仍要过三门旧道。至唐贞元时期,舟船漕运经砥柱,仍然多覆。《新唐书》上说:“岁漕砥柱,覆者几半,河中有山号‘米堆’。运舟入三门,雇平陆人为门匠,执标指麾,一舟百日乃能上。谚曰:‘古无门匠墓’,谓皆溺死。”历史上的的黄河漕运,不仅仅是从下往上,转漕东南租粟以给长安京师;而且也自上而下,转漕河东盐以销往东南各地。《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颂并序》碑就有河东盐“其漕砥柱”的记载。据笔者研究,唐德宗以后,河东盐固定地向洛阳、开封等地运销的路线,主要是通过“三门”转漕而到达的。

    古黄河栈道的发现,印证了历史文献对黄河漕运的记载,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同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待于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拙作:《唐代时期的三门漕运》,《卫斯考古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2)史念海:《三门峡与古代漕运》《人文杂志》1960年4期。
 
    (3)朱   亮、史家珍、张庆捷:《再现古代黄河漕运的场景》《中国十年百大考古新发现》(下册)文物出版社   2002年5月。  
 
    张庆捷等:《黄河古栈道的新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98年第8期。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等编:《黄河小浪底水库文物考古报告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
 
    (4)《新唐书·志第四十三·食货三》。
    (5)《旧唐书·志第二十九·食货下》。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门峡漕运遗迹》,科学出版社,1959年。
    (7)《旧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四十八·裴耀卿》。
 
    (8)拙作:《唐代时期的河东盐池》,《盐业史研究》1989年1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考古网(2006-06-30)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神话色彩浓郁的盘古庙会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