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袍
明,清及民国时期,官吏绅商平时也穿长袍长衫,以示其文雅;而劳动人民则为干活方便,多穿短衣,布料是自纺自织的家机布;男子冬穿深颜色的对襟棉袄,大腰裤,腰扎大布带,有保暖和紧身作用;夏季穿白布衫,有避光和防暑的优点;春秋着夹裤夹袄,有些老年人还在夹衣外面再套穿棉“坎肩”和“棉套裤”(有两条半截裤腿,没有裤档.上边用两根带系于裤带之上);农家妇女,不论棉袄、单衫,均带大襟,一年四季扎裤腿,鞋上一般都绣有花儿,鞋口很小,俗称”小口鞋”,青年妇女冬季头包花头巾,老年人则包黑色“纱包头”;男子的帽子冬季有“风帽”“火车头”,“野狐筒”,春秋有“帽瓢”,‘帽壳”,夏季多穿小口布鞋,冬季为“葫芦棉鞋”,雨天穿草鞋和木制“泥屐子”。
建国初期,国家干部、职工,以穿中山装,军干服,工作服、青年服为主:一般农民仍穿传统的中式衣服,但那时候的裤子时兴宽而短的样式;脚穿长筒袜子,球鞋、胶鞋已较普遍。通用的布料已有各色的机制平布、斜纹、卡叽、灯芯绒。
70年代以后,农村青年妇女,逐步改穿对襟上衣,中青年男子多穿中山服,军干脆。秋衣、毛衣、大衣、小大衣,穿的人愈来愈多,穿大腰裤子的人极少了,西服裤子的款式为上宽下窄的锥形裤。布料由原来的纯棉织品发展到三台一、两合一的混纺织品和涤良、涤卡、涤丝、涤纶等化纤织品。机制塑料底、腔底布鞋,凉鞋,穿的人越来越多。
进入80年代,工农业生产飞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着穿戴逐步向高档发展,干群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也明显缩小,当前青年人多热衷于穿西服和直筒裤,上窄下宽的喇叭裤也曾时兴过一阵子,穿毛呢上衣,毛呢大衣、羽绒服、风衣、人造革衣服和各种时髦皮鞋的人日益增多。农村仍有一些中年男子喜欢穿传统的中式对襟便服和锥形裤,中老年妇女仍穿大襟布衫。
近年来,由于在商品生产上进行激烈的竞争,各种奇装异服,高跟皮鞋,凉鞋、裙子、连衣裙等相继出现。有卖的就有穿的,青年人赶时髦的风气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