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平顶山

百年临沣寨 旅游焕生机

2015/1/30 17:17:27 点击数: 【字体:


 内容摘要:临沣寨,位于民风淳朴的郏县堂街镇,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因雄伟的红石寨城墙而得名,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她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生态博物馆”。近日,她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84岁的朱广生的祖辈们151年前耗巨资重修临沣寨时,或许不曾想到,她会成为中原村落文化的经典缩影,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活化石”。现如今,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修复,她正向着美丽的“旅游梦”前行。

  探访临沣寨

  “在紫禁城9999间古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3间。”2002年夏天,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等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这一说法,让记者对临沣寨充满了好奇。

  从市区驱车向北行驶约30公里,走在弯曲的乡间小路上,透过层层树林,隐隐约约地望见长城般带着垛口的红石寨墙,看起来古朴而厚重。走近临沣寨,记者用手触摸着仔细观察,发现这种红石是一种类似紫红的暗砂红,粗糙中有种岁月凝固的质感。

  为“不虚此行”,来之前,记者联系了郏县堂街镇文化站站长尹亮亮,他研究临沣寨长达13年,吃住都在村里。说起临沣寨,他能“三天三夜不合嘴不睡觉”。

  “想揭开临沣寨神秘的面纱,咱先从主门‘临沣门’开始吧!”记者从临沣寨的溥滨门进了村,尹亮亮远远地出门迎接,一边介绍,一边给记者引路,不一会儿,就到了临沣门。高大的寨门上方红石匾上,有朱俊甫题写的楷书“临沣”二字。“朱俊甫的名望绝对不低于朱紫峰,要不然不会让他题字,这个人到底是谁?13年来,我查遍了史料、墓碑、石刻,也没有找到相关介绍。”尹亮亮推测,朱俊甫应该是当时的朝廷红人、高官或文化名流。“临沣寨有待破解的谜还有很多。”他笑着说。

  厚厚的两扇榆木大门开启在两边,外面包裹的锈迹斑斑的铁皮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铁皮上“同治元年”、“在壬戌”的字样清晰可辨。尹亮亮说:“缺个‘岁’字,我2000年来这儿时就没了。”抬头望去,可以看到寨门上的灭火水槽。此外,寨门外的两边各有两道石槽,汛期发洪水时,用木闸板插入,里边用沙袋填实,防止洪水进入寨内。

  “这个马道是明清官道,南达云贵,北通幽燕。”走在西寨墙外用红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尹亮亮告诉记者,这条路曾经是车队、马帮、商旅、行人过往的交通要道,昼夜车水马龙。另外,寨墙外的双道护城河可通达长江,当年,运送官盐的船舶呈现出“百舸千帆”的景象。

  不难想象,历史上的临沣寨,地理位置是多么重要。

  登上寨墙环顾四周,记者发现村子的布局很特别:道路呈“井”字形,处处是弯道,居民沿街而居。“临沣寨不仅具有建筑史学价值,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尹亮亮说,墙外有双道护城河,具备防御、防洪功能。从建筑风水上说,临沣寨两面临河,村子处于一片洼地的高岗上,能聚水聚财,属于风水宝地;从城门设置上讲,完全按照八卦设置;从象形上来说,它像一只小船。

  据尹亮亮介绍,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村里的道路迂回曲折,还有暗道,其中西北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水经注》记载:“柏水经城北复南、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此处的“水田村”就是今天的临沣寨。西南门为“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东南门叫“溥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历朝历代的官员、贵宾来临沣寨都要从此门入。

  村里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居,走进村子不难发现,临沣寨的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红石雕刻精妙美观,木制浮雕惟妙惟肖。

  寨子的前世今生

  村里的老人讲,村里起初住着张姓人家。明万历年间(1573年始),山西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靠给张姓人家种田为生。他们跟着张姓人家学会了编织芦苇席,并贩卖到汝河南岸的各地,凭借聪明和勤奋,这一生意给朱氏家族带来了滚滚财源。经过长期发展,朱氏家族逐步成为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寨中大户,张姓人家反主为佃,靠给朱家种田为生,村名“张家埂”也由此改为“朱家洼”。

  清道光和咸丰年间,朱氏家族达到鼎盛时期。朱紫贵、朱紫云、朱紫峰三兄弟亦官亦商,积累的财富惊人。老三朱紫峰官至盐运司知事,老大朱紫贵为议叙修职郎,老二朱紫云做到了州同。

  临沣寨始建于明末,最初的寨墙为土墙。清同治元年,朱氏三兄弟发达后,用红石重修了寨墙。“红砂岩坚固而且比砖防水效果更好,成为古人筑宅修墙的首选。”尹亮亮说,这种独特的石头,其实就是红砂岩,产自离这里8公里的紫云山。

  绕着寨墙外有两道护城河,内护城河周长1500米,外护城河周长4500米,内外护城河中间有水道相通,当地村民称为“双护城河”。尹亮亮说,他是姚庄乡解庄村的,离这里很近。早些年,寨子周围的芦苇随风摇曳,一片清香一片绿,水鸟云集,美极了。1998年,村民砍掉芦苇,开始种植烟叶,因效益不好,后又退耕还林种上了杨树。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郏县境内的地主武装普遍建立联庄社。为自我保护,临沣寨独自组建了联庄社。尹亮亮说,当时村里有250条枪,相当于两个连的武装力量。村里还有自己的军工厂——“枪炮局”,以及酒馆院、磨坊院、油坊院,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据《郏县志》记载,1945年6月3日,日军攻打“临沣”,村民曾利用寨墙英勇抵抗。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开始拆除古寨墙,郏县也拆除了100多处,唯有临沣寨幸存了下来。这是因为临沣寨在两河交界处,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1957年郏县发生水灾,洪水围困寨墙数米高而寨内安然无恙。出于防汛需要,县里决定不再拆除临沣寨。临沣寨古寨因此成为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村级古寨墙。

  2000年夏,临沣寨村民再次靠着寨墙躲过了一场洪水,郏县和堂街镇政府也从这时发现了临沣寨的文物、历史价值,当年9月,当地决定取“临沣”寨门之名,将村名改成临沣寨。

  尹亮亮说,临沣寨原有人口2000多人,随着居民搬迁,目前尚有135户、共600多人。

  风云朱氏三兄弟

  徜徉在村寨内一座又一座苍劲古老的庭院,像走进历史的深处,油然而生一腔访古之幽叹。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无不透出当年的繁华和显赫。这背后,暗藏着朱氏兄弟创业暴富的传奇故事。

  朱紫峰当上了二品盐运司知事,朱紫贵、朱紫云成为了大盐商,三兄弟合力垄断了河南的食盐专卖权。一时间,朱府门庭若市,运盐、进盐的船只排起了长队。

  即使从村里口口相传的故事里,也难以想象朱家到底积累了多少财富。

  84岁的朱广生是朱紫贵后人,从小听爷爷讲故事长大。“从喝完汤(晚饭后)开始抬,一直抬到鸡子叫。”朱广生说,当时朱氏三兄弟分家时都是用抬筐来分元宝的,“方圆走八里地,走不出自家地头”。到了他爷爷那一辈儿,朱氏家族开始没落。即便如此,他曾祖父去世时,待客就办了100多桌,并且每户人家只能来一人。

  事业的巅峰除了给朱家带来财富,还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全感。

  于是,朱氏兄弟耗巨资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给村子修筑了高大的寨墙,在寨内修筑了错综复杂的道路,寨河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水道,直达长江。

  尹亮亮说,临沣寨内现存明代建筑一栋3间,清代建筑100余栋400余间,这些明清民居均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楼房,其中不少因年代久远亟需修缮,保存较好的是清代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朱家大院都是一进三、一进四、一进五的四合院,沿中轴线对称,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群。

  朱紫峰的宅院,号称“汝河南岸第一府”,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分东西两院,呈“一进五”布局,大院套小院,院院相连,从前街通到后街,古朴、厚重而又和谐。门楼高大,砖雕、木雕、石雕精美。门前隔几步就有一个拴马石,从拴马石上的“沟壑”仍可想象当年朱家的显赫和繁荣。

  如今,这些宅院大部分院落和房间已空置无人,只有少许朱氏后人居住。

  古寨美丽“旅游梦”

  位于南街最南端路西的宅院,始建于清晚期,土木结构,属临沣寨38个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之一,60岁的赵火利就住在这祖传的房子里。他的家里保存着一口祖传的缸,缸已出现裂缝,用铁丝箍着,里面放着杂物,上面的花纹别致。尹亮亮推测,这个缸是钧瓷,用来养鱼的,说明赵家当年家境殷实。赵火利说,他们老家是附近村的,爷爷来到这里给朱家种地,靠着勤劳,成为“新发户”。

  临沣寨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堂街镇政府抽调12名机关人员充实临沣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领导小组,并在临沣寨设立了办公室,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修复,并通过广播、标语、版面、横幅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尹亮亮说,临沣寨的独特风貌很受外界青睐,前来观光考察的人逐年增多,还吸引了央视的摄制组和一些影视剧组在此拍摄。2009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在此拍摄。2012年9月5日,《走遍中国》栏目组再次来到这里进行了15天的拍摄,为《百家名镇》系列片做准备。此外,《摊牌》、《做局》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取景。

  村里的路面现已铺上红石块,新修建的公厕及垃圾中转站主体部分也已完工。尹亮亮说,再过一段时间,给水、排水、道路、垃圾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将全部建成投用。接下来,还将修复寨墙、宅院等古建筑,整治周边环境。目前,东寨门城楼已修好,寨墙上的垛口正按原貌恢复当中。

  因为资金有限和其他问题,临沣寨创建知名旅游景区的路还有很长。

  “用旅游来养文物。”谈起未来村子的旅游梦,尹亮亮这样畅想:等村民全部搬迁到新型农村社区后,把朱氏三兄弟的核心宅院做成博物馆布展供游客参观。另外挑选150个完整的古宅院发展“管家式”古宅院家庭宾馆,出租给游客,挑选150名村民培训成“管家”兼导游,“到那个时候,寨外河水潺潺,芦苇随风摇曳,寨内古街、古宅,居民穿古装表演节目,游客一来,就仿佛穿越历史”。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2013-05-30 )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