绱绮慨妤鍌箣▔椤 佹鍔�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平顶山

游河南郏县三苏园

2013/12/7 16:45:00 点击数: 【字体:

 

    早就听说河南省的郏县历史悠久,国家AAA级景区三苏园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归焉之地,为了探寻苏轼足迹,定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组团赴河南郏县考察。

    4月19日早上七点,定州市苏轼研究会会长帅建军带队,我们一行10人,从定州出发,高速一路狂奔,历时5个小时,在中午十二点到达目的地河南郏县。在郏县政协主席李栓勤,政协党组书记王亚军,政协副主席唐国颖,县文化局原局长、苏学专家刘继增等设宴热情招待后,前去三苏园景区。

    苏园景区主要由东坡湖、广庆寺、三苏祠、三苏生平事迹展馆、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塑像、金娃迎宾道、苏仲南夫妇墓、梁氏墓和三苏陵园等景点组成。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1986年9月,第四次全国苏轼学术研讨会在这里召开。2002年第十四次全国苏轼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苏轼葬郏900周年大会亦在这里举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苏学专家云集三苏园,盛况空前,使三苏景区的知名度享誉海内外。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景区位于郏县茨芭乡苏坟村东南的小峨眉山东麓,即郏县县城西北23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已成为众多游人观光、度假的胜地。其中三苏陵园安葬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兄弟二人的遗骨以及其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的衣冠。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有“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美称,其中尤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留下许多传世之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走进三苏园景区,我忽然想起出自苏轼的词《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中的这一阙。进入十字路口,见一巨石,上书: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园。

    在郏县三苏园导游的引导下,我们首先踏进广庆寺,苍劲的古柏、青翠的竹林让人眼前一亮。广庆寺建筑风格独特,最明显的特征是一进三院、寺祠合一,据说,这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寺内一东一西相对的钟楼、鼓楼,是古人“晨钟暮鼓”的真实写照。

    出广庆寺东便门,可至小峨嵋山头,经过一条甬道,上有高4.2米的苏轼中年布衣持卷雕像。这条甬道上有一奇特的回音奇观,游客站在甬道离台阶十几米的地方,只要一拍手或跺脚,台阶上就会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蛙”鸣声,被称为“金蛙迎宾道”。我们都好奇得试了试“蛙鸣”,果然有回音。

    我们一行走进三苏祠内,三苏祠位于广庆寺后,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所建,其内保存着元代所塑的三苏父子泥彩塑像,祠堂内的“三苏”父子塑像正堂危坐,栩栩如生,令每个踏入祠堂的游客肃然起敬。

    进到三苏生平事迹展馆,该馆共设11个展室、表演大厅和纪念品销售大厅,仅展室占地面积就有1000多平方米,这里有苏轼、苏辙葬郏原因、葬礼、葬仪,置苏洵衣冠冢的原因及其后世的纪念,三苏及其后代葬郏墓志铭、墓表、出土文物的展示。这里清晰地介绍了三苏的生平、文学成就、书法成就、文人画成就以及三苏与医药、养生、佛、道、周易〈传〉的密切联系。里面有中山松醪赋等苏轼珍贵手迹,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三苏的人生轨迹及其各种成就。

    穿过三苏祠右侧的一个小门,便来到了东坡碑林。我们看到这里汇集了国内190多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其中“大江东去碑园”,这里有100位书法家以风格迥异的书体将东坡先生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书写一百篇,形成了百家高歌大江东去的宏伟场面,真是洋洋大观,气势恢弘。碑廊四周的石碑上,著名书法大家启功、沈鹏、欧阳中石等作品尽在其中。有冰心、臧克家等著名作家、诗人的题字、题词碑刻作品。我们站在碑廊下观赏着书法大家的作品,流连忘返,心生赞叹。

    至此北行,路过苏辙次子苏仲南夫妇墓和梁氏墓,苏仲南即苏辙次子苏适,其墓志铭盖刻有“宋承议郎眉山苏仲南墓志铭”,乃苏轼次子苏过所题。墓志铭是苏适之兄苏迟撰并书。 

    在门前两排石羊、石马、石虎和几棵参天古柏的注目下,我们走进了翠柏掩映的三苏陵园。门两边一副楹联:一门三学士如天如日如月,四海五大家无左无右无前。步入神道,古柏相映。甬道两侧有石柱、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排列,仪仗严整,形象逼真。陵园门两侧蹲一对石雕雄狮。进入红漆大门,迎面是一座红石牌坊,横眉镌刻“青山玉瘗”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面是明代进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的《祭三苏先生文》。左右石柱隶刻苏轼《狱中示子由》词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三苏陵园内三座坟冢由东北向西南一字排开,东北第一墓为苏轼墓,中间为苏洵衣冠冢,西南为苏辙墓。据导游介绍,苏老泉供桌上的香炉石被视为“摸福石”,当地一首顺口溜这样说:“站立祭坛闭双目,直行向前去摸福,谁能摸住香炉石,万事如意尽是福。”传说有古代一些学子上京赶考路过此地,总要来此摸一摸,沾点儿三苏的灵气。

    三墓西南一字排列6个墓冢,为苏轼六公子墓。 三苏陵园内古柏成林,四季郁郁葱葱,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山风来袭,柏树林中会发出一种酷似下雨的声音。称其为“苏坟夜雨”,这是三苏坟特有的现象。苏坟院内古柏参天,向有坟院柏树“长不直”、“数不准”之说。传说三苏德感草木,随其心意所向,院内古柏树干均向西南方向倾斜,遥望家乡四川眉山县,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思乡柏”。

    据郏县苏学专家刘继增同志介绍,2002年以来,三苏园景区年均游客量超过3万人次,收入在20万元以上,并于每年不低于15%的速度递增。作者 王建强(原标题:游河南郏县三苏园)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10月1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栨冻绱旈柡宥庡幑閳ь剨鎷�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闁诲骸绠嶉崹娲春濞戙垹瀚夌€广儱鎳庨~锟�闂佸搫鐗嗙粔瀛樻叏閻旂厧绾ч柍鈺佸枤閸庯拷婵炲瓨绮庨崕銈嗘櫠閻樿绠繛鎴炵矆缁拷婵炴潙鍚嬮懝楣冨箟閸愭祴鏋栭柕濞垮劚閺傗偓缂備焦姊归悷銉╁船閹绢喖绀傛い鎺嗗亾闁硅鎷�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闂佽婢樼换妤咃綖閸℃稑鐭楃€广儱顦藉ú锟�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闂侀潻闄勫妯横缚閸愵喗鏅柨鐕傛嫹 濠电偛鑻崯鍨暦閿熺姵鍎戝〒姘e亾闁稿孩绮岄蹇涙倷閼碱剦浼嬮梻浣稿级閸ㄥ爼骞愭径灞惧磯闁跨噦鎷�305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備緡鍙庨崰姘辨椤忓牊鏅柨鐕傛嫹450008
闂佹椿婢€缁插鎯佹禒瀣櫖闁跨噦鎷�0371-86663763 婵炵鍋愭慨宄帮耿閿熺姵鏅柨鐕傛嫹0371-86663763 闂佹眹鍨藉ḿ褔鎮哄▎鎾寸劷妞ゆ梻绮浠嬫煥濞戞瑯鍔henan163@163.com
闁荤姷鍋熷畵鎵朠婵犮垼顔愰幏锟�11032303闂佸憡鐟遍幏锟�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