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平顶山

春暖“小峨眉”郏县谒“三苏”

2017/3/13 9:55:33 点击数: 【字体:

 


    出郏县西北23公里,有座“峰峦绵亘,状如列眉”的小峨眉山。其山东麓,中顶莲花山和两座小峨眉山形成一箕形山坳,因安葬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和其父苏洵的衣冠而闻名遐迩。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聚成了大宋历史的一朵莲,并与一座山辉映成胜景无限。900多年来,总有人前去拜谒,致墓前香烟袅袅;总有人去添一抔净土,同他们说话聊天。那里好似一个离奇的境界,始终飘逸着诗意,激扬着豪迈。

    ◎文坛三苏后世推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笔下的早春,清新灵动,拜谒先贤,正在此时。

    野花初绽,鸟语婉转,沿一条曲曲折折的小道,远远就望到了莲花山。

    山下古朴雅致处,便是三苏坟。

    墓院坐北朝南,由青砖院墙围合。

    院前一条300米神道,神道两旁,四株宋代古柏苍翠挺拔,干虬叶茂,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排列,仪仗严整。

    院门两侧立一对石狮,门上有启功题写的“三苏坟”匾额。入坟院,迎面一座高3.25米、宽3.54米的明代红石牌坊,二柱立于两侧,各有一石条斜撑,造型简洁。横眉处,镌刻着“青山玉瘗”四字隶书,背面是《祭三苏先生文》,左右石柱隶刻着苏轼《狱中示子由》词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它们都是由明代浙江右布政使、吏部郎中、郏县人王尚纟絅题写的。

    过石坊,正中三间飨堂,为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重建,堂内立有各代碑刻,四壁镶嵌名人题咏碑碣。其中,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河南巡抚毕沅的《祭苏文忠公文》碑,高2.75米、宽0.6米,碑额浮雕蟠龙戏珠,刻工上乘。

    东边的五间斋房,是过去历代官宦、儒士祭祀三苏前素食、沐浴的地方。

    堂后是祭坛,青砖墁地,青石围边,祭祀仪式常在此举行。

    坛北,三苏三冢隆起,各冢前立有墓碑,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宋东坡子瞻苏先生墓”(苏轼墓)、“宋老泉苏先生墓”(苏洵墓)、“宋颍滨子由苏先生墓”(苏辙墓)。墓前是宋代石供桌,桌上一对石制烛台、一个三足香炉。三供桌的前板,刻有瑞禽、祥兽、花卉等浮雕,古朴浑厚。

    墓冢层层黄土,碧草绒绒,墓冢旁,百余株古柏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墓园一派静穆。

    墓园西南300米处,有广庆寺和苏祠,它们同在一条南北长130米的轴线上,前寺后祠,守候三苏。

    三苏在此,引得历代文人学士,不避地僻路遥,每每以一祀为荣。在叩拜之后,又常常吟诗题字,以示怀念。久而久之,此地成了游人必览的胜地。

    ◎嵩山之阳长眠处

    《苏东坡年谱》中记载,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7月28日,64岁的苏轼病逝于常州,1102年6月20日,葬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嵩阳峨眉山”。

    其实,在苏轼葬郏之前,苏家已有人埋葬于此。《苏东坡文集》一书中的《与子由弟十简》第八简写道:“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八郎妇可用,吾无不可用。更破千缗买地,何如留作丧事,千万勿徇俗也。”

    苏轼是说,他死后,葬地请苏辙果断作出抉择,八郎妇(苏辙三子苏远的夫人黄氏)先入的葬地,也可以作为自己的葬地,节省下来购置墓地的千缗(一千文为一缗),还可以用作葬时的花销。

    苏轼5月写的这封信,6月病倒,7月病危。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说:“公(苏轼)始病,以书嘱辙曰: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

    可见,是苏轼选中了小峨眉山作为自己的葬地。

    “眉山昔日生三苏,一山草木为之枯。”原籍四川眉山的苏轼,名冠天下,本应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却为何归宿他乡,长眠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郏县?

    900多年来,人们为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清代毕沅在《祭苏文忠公文》中写道:“当以汴京东近,表恋阕之微诚。”他认为苏轼葬郏县,是因为距离京师较近,以此效忠皇上。但有学者提出,郏县的小峨眉山,并不是离汴京最近的地方。

    也有人说,是苏轼看中了小峨眉山的山川美景。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郏县·三苏坟》中解释:“苏轼于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贬授汝州团练副使时,曾赞赏此处似其家乡峨眉山,因嘱其弟在他死后葬于此。”

    但是《宋史·苏轼传》中记载“轼未至汝”,那时的苏轼并没有去汝州就任。

    不过,这不等于苏轼没去过汝州郏县。彼时的郏县,地处中原腹地,北依嵩岳,南傍汝水,汉代所置洛阳至许昌的“东西孔道”就经过这里。史料记载,苏轼可能5次经过许(昌)洛(阳)古道。

    若有一次,苏轼站立在小峨眉山的山巅,北望嵩岳,南瞰汝水,两道山岗东西对峙,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便赞叹此处美若家乡的峨眉山,也在情理之中。但他是否就此萌生葬于此处的愿望,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人从苏轼的作品中寻求答案。

    学者刘英照在《苏轼为何葬在郏县小峨眉山》一文中提出,一次,苏轼与苏辙告别,写下《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中第二首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诗中虽没写到小峨眉山,但颍水、伊川、缑山等都在汝州附近,也可以理解为包括小峨眉山在内的嵩山一带山水。苏轼在诗中表达了想在嵩山下寻一乐土,作为归隐之地的愿望。

    此后苏轼念念不忘,多次流露在文字中,却一直未能如愿。或许,就有了临终前“葬我于嵩山下”的遗愿。

    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刘继增认为,苏辙写过:“葬我嵩少,土厚水深”“举棺从之,土厚且坚实”。或许,是嵩少南麓的郏县小峨眉山土厚水深,为北宋士人所崇尚,苏氏兄弟才看中了此地。

    苏轼葬后10年,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73岁的苏辙卒于颍昌(今许昌)。按照他的遗愿,苏辙的子孙将他安葬在苏轼的身旁,实现了苏轼在《与孙叔静书》中提到“老兄弟相守”的夙愿。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兄弟情深,总让人唏嘘不已,在这静寂之处,二人终可以圆了他们一生的约定:夜雨对床,长叙此生。

    那时,人称这里为“二苏坟”。

    238年后,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郏县县尹杨允走马上任,先去祭祀了“二苏”。

    三拜九叩后,望着二苏的黄土墓冢,杨允徘徊良久,遁入沉思:57岁病逝的苏洵葬在四川眉山,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其情密不可分,然而眉山的苏洵墓茔和汝州的二苏墓茔,相望数千里,为何不安置苏洵的衣冠冢在两公冢身边,成全他们的父子团圆之情?

    杨允主意一定,立即募捐筹款,着手办理。

    当年,杨允就在坟园西南约300米,接建三苏祠。祠内朱红棂窗,木雕透花,三人泥塑彩绘像立于中央,苏洵居中,苏轼、苏辙侍立左右。

    600多年后的今天,苏祠风貌依旧,三人身着朝服,面含微笑,栩栩如生。

    苏祠建好的第二年,1352年,杨允又在“二苏”墓冢旁,建起苏洵的衣冠冢。

    此后,方有“三苏坟”和“三苏祠”之名。

    ◎苍柏思乡向西南

    春风骀荡,春草青青,三苏墓园内,红色、黄色、紫色的小花满地散落。

    园内古柏苍翠,近600棵连成一片。称奇的是,它们棵棵斜向西南,都向着眉山的方向。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苏轼一生坎坷,荣辱无定,但无论走到哪里,对故乡总是一往情深。

    或许是心有灵犀,翘首凝望故乡正是苏轼的愿望?

    三苏纪念馆馆长丁国辉解释,有人说,柏树斜向,可能是园内的土质特点,又加上了山间气流而形成的;也有人说,是这里常年刮东北风所致。众说纷纭,倒为这里平添了几许神奇。

    清代郏县县令张笃行拜祭三苏,夜宿坟院,夜深人静时,忽闻窗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时,但见天高月明,松柏摇曳,遂以“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作纪念。“苏坟夜雨”这一景象不胫而走。

    附近的广庆寺,庙宇,古柏,竹林,一片词韵。苏轼与佛家往来密切,自称佛门弟子的“东坡居士”每次经过,便折道此处,与僧人叙谈。

    寺内《重修山门碑记》载,寺院由宋仁宗敕修。苏轼安葬后,宋高宗为广庆寺赐名,寺院僧人四时守候坟院,每逢春秋大祭和苏轼兄弟的忌日,都会为他们超度亡灵。

    ◎心系百姓名垂青史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41年的政治生涯中,被贬谪23年,忧患无数,生死未卜,却一笑置之,“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名纵千古,文章、诗、词、书、画,无一不在磨难中完美。

    苏轼的影响,延绵至今,仅郏县档案馆从《郏县县志》中查询到的,宋以来到此拜谒留下的诗文就有百余首,清康熙年间的吏部尚书张鹏翮更是对三苏赞叹不已:“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旷达洒脱,独立不群,多才多艺,亦庄亦谐,每一代都有人真心崇拜他,郏县人更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他,索性把三苏坟所在的村子也改名为“苏坟寺村”,村人谈起他,如同讲述自己的先人。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病榻之上,苏轼回忆一生,忘不了宦海沉浮中三个被贬之地,而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的故事,当地人一样如数家珍。

    郏县纪委宣教室主任梁静讲述,在黄州,苏轼听说当地有溺婴的陋习,几次上书,劝太守“施律令”“革此风”,随后他成立救儿会,募捐救助婴儿。在惠州,苏轼收葬暴骨,施药济民,助修两桥,引蒲涧山泉水解决百姓的“饮水问题”,推广插秧农具“秧马”,减轻农民的劳作之苦,“惠人爱敬之”(苏辙语)……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轼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夕阳余晖中,告别三苏。

    早春的墓园更显空旷清幽,腊梅暗香浮动,海棠含苞待放……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