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庄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里的古村落。村中过去有四处宅院,布局齐整,各宅院之间都有一条乱石铺面的甬道相隔,甬道宽1.8米左右。每处宅院都设若干小宅院,小宅院建3间到5间房子不等。房子的根脚出地面一般都在1米以上,比当地别的民房高一倍,石砌的根脚上还垒有几层青砖,这对房子防浸泡极有益处。房墙全用大土坯垒成,虽外面没粉刷,但非常整齐。坯墙厚度比当地民房的土打墙厚1/3。据老农李孔发等人介绍,这里的房子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墙倒屋不塌,二是冬暖夏凉。房上用的梁、檩,基本上都是栗扎木,椽子是黄栌柴,都是目前较稀少的、极坚硬的木材。梁下和房四周都有粗大的顶梁柱。房上是两道连檐,并且是榫对榫。房上摊的黄泥巴比其他民房厚一倍。整个房子建设如现代的钢筋框架结构,因此才能使房子墙倒屋不塌。同时,由于墙厚、房顶泥厚,入住在此冬暖夏凉。
李老庄独特的古民居有几百年历史了。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末,李家原住登封李半坡村,兄弟四人。为避战乱,李家老四迁居鲁山西北阿婆寨前的一条山沟。因是李姓在此落户,人们就叫这里为“李老庄”。李老四考察当地的民房后,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带人建造了防水浸、防冷热、居住安静、坚固实用的民房。为美化村中环境,他又在村头东西栽植了两个竹园,翠竹郁郁,小溪潺潺。李姓人吃苦耐劳,在建好家园的同时,垦荒种地,养牛牧羊,家业越来越大。目前在李老庄住的张家、刘家等几户外姓人家,都是过去李家长工的后代。
光阴荏苒,日月轮回,几百年过去,李氏古居有许多地方已不适应现代生活了。比如甬道太窄,有的地方连推自行车都困难,更别说开进汽车了。这些年,不少农户纷纷外搬,在村上别的地方盖新房。没拆掉的老房,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坚固如初,继续书写着古居的沧桑。据几个李姓老农介绍,村上300多年的老房子现在还有5处,除偶尔插补一下房坡,其余的都是老样子,根本不用修。今年60多岁的李学志,在外当工人,家里的5间老房子没人住,从来也没修过,也没一点安全隐患。
李老庄古村落的建设,的确颇具匠心,显示了李姓先辈的聪明才华,也给今天的人们提供诸多借鉴。(段孝和 文/图)(原标题:鲁山李老庄古村落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