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平顶山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张良故里 魅力张店

2013/12/30 9:45:58 点击数: 【字体:


    近日,郏县李口镇张店村被住建部、文化部等部门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张店村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毕生辅佐刘邦成就西汉大业,功成退隐,被后人尊为“谋圣”。张店村汉代就建有张良庙,又称留侯祠。其后裔一支明初寻根问祖,迁返故里,建房筑寨,守护张良庙,四时祭祀。至今村里仍保存有提督府、西官宅等明清建筑群,均是张良后代的住宅。

     1月9日上午,记者带着一种好奇、向往和崇敬的心情探访张良故里———郏县李口镇张店村,它位于市区北7.5公里的马鞍山下,郏县县城东南25公里处,该村南依马鞍山(又称张寨山),北临汝河,左凤岗,右紫云,山拱水护,当地人称之为龙凤之地。

    记者一行数人迎着冬日暖阳来到张店村村口,只见一座高大巍峨的牌坊呈现在眼前,牌坊上由中国古建筑学会会长罗哲文亲笔提写的“西汉留侯,张良故里”八个大字熠熠生辉,与李口镇上的子房街遥相呼应,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张良家乡的韵味。

    A 张良故里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韩国城父(今宝丰县李庄乡)。秦灭韩置颍川郡,汉继秦改城父为父城关置县。张良为颍川郡父城县人。

    袁宏《后汉纪》载,朱宠初任颍川太守,宴群吏,问功曹史郑凯曰:“闻贵郡山川多产奇士,前贤往哲,可得闻乎?”凯对曰:“留侯张良,奇谋辅世,玄算入微,济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出于父城。”

    据有关专家考证,汉代之父城县辖今宝丰东部(现我市宝丰县李庄乡有一个父城社区)、郏县东南部和平顶山市区,即宝丰县城以东,紫云山以西,汝水以南,沙河以北广大地区。县治在今宝丰县李庄乡古城。县治东南十里马鞍山北麓今称张店者即为张良故里。唐《括地志》载:张良,汝州郏县三十里人。1980年版《辞海》载:张良,今河南郏县东人,即指此地。

    记者在李口镇文化站副站长刘克胜的陪同下走进了张店村。据该村常年收集张良文史资料和历史传说的张振洋老人介绍,张良辅佐刘邦,为建立西汉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一代名相,汉代曾在其故里张店村建“留侯祠”。此地处于大道要冲,过往旅客、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留下不少翰墨碑刻。宋代的包拯、王安石、苏东坡曾在张良故里留下诗文佳作。

    2006年2月13日,张店的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众多学者关注。张振洋在张店村小南门内废墟中,发现一块红石石刻,这是村民杨仑3年前从自家房基中挖出来的,石面上是诸葛亮拜谒留侯庙瞻仰张良像后所写的一篇短文。时间是建安六年,书体为汉隶,被称作“汉代石刻”或张店“汉石刻”。石刻共6行,57个字,内容为:“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效之,敬之!”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杰在鉴赏过该石刻的拓片后认为:“年轻的诸葛亮乘兴所书的数十字,使我们感受到了其文之畅、其书之精、其情之诚。”目前,张店汉石刻拓片已被收录至《中原文化大典·书法典》。

    元代统治者忌讳张良的才气,故把“留侯祠”毁掉,以断其灵根。明末,张良的后裔张保重返张良故里寻根问祖,在留侯祠的遗址上重建了张氏祠堂,前殿五间为主体建筑,翠瓦飞檐,古雅素朴,内塑张良塑像,可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风采。

    73岁的张振洋和村里的老人们至今还能回想起1958年以前,张店村留侯祠主体建筑的模样。张振洋老人说:“当年祠堂内的两棵古柏有两三丈高,粗的三四人才能合抱住。1958年秋天,村里大炼钢铁时,这两棵古柏被砍掉,祠堂也在那年被毁掉了。”

    B 张良传说

    张店村里至今还流传这样的民谣:“磕花棍,磕、磕、磕花棍,花棍长说张良,张良生来命太强,克死爹克死娘,克得家破人又亡,弟死不埋怨秦王,一心要杀秦始皇……”“磕羊角,磕、磕、磕羊角,咱俩来把张良说,说张良道张良,张良真是不寻常,身瘦小力不强,长得像个大姑娘……”

    记者一行跟随张振洋来到张店村北,张振洋指着一条三四米深、近十米宽的大土沟说,这条沟名叫跑马沟,传说是张良驯马的地方。村边还有一条沟名侯马沟,是张良喂马的地方,村西芝河中有一个水域宽大的深水潭名叫滤马潭,传说是张良洗马的地方。

    张店村南的马鞍山上有一块巨石形似太师椅,相传是张良吹箫的地方,后人称之为品箫石;马鞍山上还有处观音石,传说观音常常来此听张良吹箫,久而久之,石头上留下了观音的相貌。

    1月9日下午,记者在张店村看到一个名叫张红旗的年轻村民,与六旬老汉邢宝德在下一种奇特的棋,该棋的棋盘由内外三个方框组成,三个方框的四角四边相连,粗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小蜘蛛网。张店村民称之为“摆山”。

    记者在张店村一口古井边的石板上看到一幅石刻的摆山图形。张店的摆山游戏相传是根据张良的排兵布阵图演变而来,由此延伸的挤羊角、担扁担、抓特务等游戏也广泛流传于古父城地区(今郏县、宝丰、鲁山、卫东区等地)。

    摆山在当地有很强的生命力,不论是田间地头、街上门前,冬日暖阳下,夏季树荫底,都可以杀一盘。其间,主动方会说:“叫你三盘不能赢。”对方就会说:“来吧,张良的布阵法你还没有学会。”2011年12月31日,郏县李口镇的第一届“张良故里杯”摆山大赛有数百人参加,影响广泛。

    据了解,每年农历四月初十,是古时传下来的留侯祠庙会,又称小麦会。这天据说是张良的生日,家家户户吃面条。过去村里还要演几场戏,剧目大多和张良有关,如《鸿门宴》、《霸王别姬》等。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日报 2013-01-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