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山陕会馆是清代晋、秦两大商帮在此活动的一个重要印记,经过320年的洗礼,虽已衰败,但从保存完好的戏楼、钟鼓楼中仍能窥见它当年繁华的身影。这里的戏楼和钟鼓楼,还上了《山西会馆》一书的封面,被称为全国此类建筑之冠。
东方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此处空留山陕庙
坐在树荫下的张淑梅老人,手摇蒲扇,节奏不紧不慢。
这是盛夏的一天上午,在郏县西关粮库旁,张淑梅老人坐在院外纳凉。她的视线前方,是被当地人称做“山陕庙”的古建筑。
阵风吹来,从山陕庙钟、鼓楼上飘来的风铃声清脆入耳。一会儿,一些叽叽喳喳的小鸟落在飞檐挑角之上,它们给沉寂的山陕庙带来了灵动和生机。
几十年来,老人听惯了叮当作响的风铃声,也看惯了山陕庙的戏楼和钟鼓楼。
有时,看着斑驳的外墙、张扬的飞檐,张淑梅陷入沉思:是谁在这儿建造了这些房屋?这也是盘桓在一些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心头的疑问。
原来,这里先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山西、陕西两省商会建造的驻郏县办事场所。后来,由两省21名商人出资建造了钟鼓楼及山门式戏楼。到了雍正、乾隆、嘉庆年间,两省商人又先后捐资扩建和增建殿堂馆舍。
建成后的山陕庙,坐北向南,南北长105米,东西宽60米,由庙院、后院、东院三部分组成,占地6300平方米,成为一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
张淑梅眼中的山陕庙,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山陕会馆”。这里是两省商贾们祭祀、议事、交易、酬宾、住宿、休闲的场所。
有山陕会馆的地方,必定是商业繁华之地,郏县也不例外。
那时,两省商人几乎垄断了郏县的茶叶、钱庄、当铺、丝绸、粮食、干果、杂货、药材、食盐等生意。郏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晋商和秦商的身影,两省乡音不绝于耳。
古物精华
如今的山陕会馆大门紧闭,门前冷落。
山陕会馆山门前有一座厚实的照壁,上面的砖雕不复存在,庑殿式的壁顶上长着两棵小树,由此可以看出年代的久远。
据史料记载,照壁壁高7米、宽8米、厚1米,壁基以红石条砌成,上部用青砖建造。照壁背阴中心,制圆池一个,内嵌砖刻盘龙浮雕。此照壁虽多次经大水冲泡,仍屹立不倒。
与照壁对应的便是高高耸立又华美精致的山门和两侧的钟鼓楼。
远远望去,飞檐高挑,雕刻精美,但又素淡优雅,它们最能展现山陕会馆的风韵。
山门之后即为山陕会馆中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可以看到由戏楼、钟鼓楼和南北夹楼组成的“山”字形连体建筑。
站在长满杂草的山陕会馆里,让人喟然长叹。
盛时,山陕会馆由照壁、山门、戏楼、钟鼓楼、关公殿、春秋楼等庙堂殿宇式建筑组成,飞檐挑角,气势恢宏,线条流畅,彩绘绮丽。现在,山陕会馆四周被楼房包裹和侵占。
值得庆幸的是,虽经历了300多年风雨,戏楼和钟鼓楼至今依然挺立,这是山陕会馆的精华所在。
如今,张淑梅老人眼前的建筑满是斑驳和衰败,晋商和秦商元素也早已静静地隐身于历史的帷幕之中,让人顿觉繁华如梦。
不过,钟鼓楼的双层飞檐依然凌空耸峙,傲骨犹存,而那已经褪去色彩的精美木雕,也在悄声无息地渗透出那昔日的光华。
戏楼里的乡韵
对于这些常年漂泊在外的秦晋商人来说,每每听到熟悉的山西梆子(也叫“梆子腔”)和秦腔,淡淡的乡愁也会慢慢飘散。
所以,每建会馆,必有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