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前一般都有一个半月形池塘,叫泮池,是地方官学的标志。开学第一天,秀才们由各州、府、县官率领绕泮池一圈,叫游泮。泮池上的小桥,只有获取功名者方可通过,因此有些地方称为状元桥。图为汝州文庙大泮池和状元桥。
一座文庙的日常生活,用几个字就可概括:“平时教学,年节祭祀。”祭祀是在大成殿里对着孔子塑像行礼,但历朝历代的孔子塑像并不统一。
2006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征集孔子“标准像”。6月13日,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正式推出,征求意见。定稿后的孔子像,将于9月正式向全球发布。
郏县文庙博物馆馆长、孔子第76代孙孔令公对此不以为意:“标准像就是把唐代吴道子‘孔子行教像’从侧面变成了正面,没啥必要。”
郏县文庙的孔子像源自曲阜孔庙的《孔府档案》,是“孔子燕居像”,两道浓眉下弯,唇上有两撇下弯的胡子,微笑欲语,两颗门牙清晰可见,和苍老肃穆的孔子“标准像”不一致。汝州文庙孔子像与郏县类似,太康文庙和洛阳河南府文庙的孔子像皆不存在。
其实,给一位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人造标准像,又无法起孔子于地下,该依据什么呢?《史记·孔子世家》写郑人对孔子的观察,说孔子额头像尧,后颈像皋陶,肩部像子产,腰部以下比禹少三寸,但这几个人大家伙儿也都没见过,咋比较呀。
之后传说开始走样,类如神话。最不靠谱的是“孔子之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运’”,好像孔子赶时髦文身,所文文字口气也太大了。之后,历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孔子塑成了教师像、神仙像、帝王像等。
“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孔子亦然。山东有位骆承烈先生,一生收集各种孔子像2500多种,他把这些孔子像分成皇家孔子、官家孔子、儒家孔子、布衣孔子、仇家孔子(即“打倒孔家店”时的丑模样)、海外孔子六类。像由心造,偶像不过是造像者心中的理想罢了。由此可见,今天征集一张让大家满意的孔子标准像,一来确有必要,二来确实困难。
两千多年的时光流过,各种风貌的孔子高高地坐在大成殿上,由众多的追随者陪侍在身旁。但不论大成殿内的孔子是什么模样,大成殿外的书生们逢时祭祀,仍然毕恭毕敬。他们知道,他们的一生都笼罩在这个老人或慈祥或肃穆的目光下。他们踏上仕途第一步,是从中秀才开始。他们以秀才的身份进入文庙学习的第一天,是从祭拜孔子开始。
文庙“祭孔如祭天”
棂星是文曲星,孔子被视为棂星下凡。过去皇帝祭天,必先祭棂星。文庙设棂星门,表示祭祀的规格如祭天一样,就是说“祭孔如祭天”。
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上旬要举行祭孔大典,这是全国各地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参加人员要提前斋戒两天。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子生日这天要斋戒,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要到大成殿上香。
每逢祭日,各地方首脑和绅士、学校师生聚集在大成殿前,依次面北而立,地方首脑为主祭官。殿内设香案,供牛、羊、猪三牲。祭祀人员向孔子牌位行三跪九拜礼,唱祭祀歌,司仪恭读祝文,读毕捧至院内西南角燎炉焚化……
祭祀程序十分复杂,三十三个步骤不能有任何差错。祭孔乐器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这些乐器在祭孔的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六部分礼节中演奏乐章,六个乐章都有词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