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讳锟梿ㄦ嶃佸瀮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平顶山

《汝帖》:宋室之鸿宝

2013/12/17 9:21:40 点击数: 【字体:

《汝帖》:宋室之鸿宝


    《汝帖》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由宋大观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图为《汝帖》局部。

  把“文庙博物馆”一词输入搜索框内,google给出19.2万项相符的查询结果,百度给出14.9万项相符的查询结果。比如北京文庙现在是首都博物馆,苏州文庙是碑刻博物馆,山西平遥文庙是儒学博物馆……

  这是个意外的结果,又在情理之中。遍布全国的文庙作为时光河流的文化渡口,从此岸到彼岸,它摆渡的何止是一代代士子,更是古中国薪尽火传的文脉根系。

  自曲阜的“故宅三间”变成第一座文庙开始,文庙便以厚德载物、倡导教化为己任。历代王朝政府的推崇、无数学者代代相因的文明良知、民族文化自我保护的自觉意识、延续千年的庙学历史,给文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收集、保存、珍藏历史文物的广阔舞台。每一处文庙都堪称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庭院中的苍苍古树,藏经阁中的图书,东西庑的塑像、神位,四处散落的石刻,大殿中的祭祀礼器、乐器,门坊亭阁栏庑殿台的建筑造型和彩绘以及积年累月的种种收藏等,文庙博物馆显得特别丰富生动,自然天成。像曲阜孔庙汉碑、北京文庙的进士题名碑、国子监的十三经石刻、苏州文庙内的宋代石刻等,“它们都是国之瑰宝,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长罗哲文说。

  “古代并没有和博物馆对等的词,我们不能说历代地方文庙都担当了博物馆功能。第一座文庙收藏了孔子的部分遗物,确有博物之意,别的地方官庙可能是博学而不博物,它会收藏许多典籍,担当起图书馆的部分功能。而其最重要功能还是祭祀。”河南大学文学院王利锁教授说。

  民国之后,文庙“祀其道,神教化”的社会功用日渐退隐,作为博物馆的固有价值日益突显,许多文庙成了各地的文物收藏征集之所,有的地方则直接设博物馆于文庙之内。这种因庙设馆的演进,无疑是当代历史赋予各地文庙的新使命。

  记者自2006年7月16日开始,走了二县一州一府四文庙,郏县和太康文庙都承担了当地部分文物收藏功能,洛阳的河南府文庙正在全面大修,此功能暂时缺失。汝州文庙则在文庙中既设了汝瓷博物馆,又设了汝帖展览馆,融合博物弘文与承载历史的功能,文庙的“文化地标”作用彰显。“

  它曾被供于高堂也曾被弃于马厩

  《汝帖》是汝州‘三宝’之一,也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初抵汝州,汝州市教育局原局长高山、汝州市汝瓷研究所所长张天庆便隆重推荐。

  走进汝州文庙大成殿,讲解员轻轻推开西庑厚重的木门,如同启开封存800多年的一坛美酒,醇香飘然而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08月21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缂冩垹鐝#鏍€�閸忓厖绨幋鎴滄粦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鐎广垺鍩涢張宥呭閺堝秴濮熼弶鈩冾儥娴滅儤澧犻幏娑滀粧娴兼艾鎲冲▔銊ュ斀缁旀瑥鍞撮崗顒€鎲�閸忓秷鐭楁竟鐗堟閹板繗顫嗛崣宥夘洯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閸︽澘娼冮敍锟� 濞屽啿宕¢惇渚€鍎滃鐐茬闁叉垶鎸夌捄锟�305閸欙拷 闁喚绱敍锟�450008
閻絻鐦介敍锟�0371-86663763 娴肩姷婀¢敍锟�0371-86663763 閻㈤潧鐡欓柇顔绘閿涙xhenan163@163.com
鐠炵嵒CP婢讹拷11032303閸欙拷
51La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