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泽河,古称波水,是沙河左岸最大的一条支流。洛阳与平顶山两市交界的那片山地,属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东段余脉,是鲁山、汝州、汝阳三地的连接点。岭峦层叠,沟壑纵横,河汊众多,为荡泽河生发地。荡泽河全长43公里,最大洪水量3100立方米/秒,流经鲁山县的背孜、瓦屋、董周3个乡,在董周乡高庄村注入昭平台水库,流域面积341.5平方公里。
郦道元《水经注》有载:“水又与波水合,水出霍阳西川,大岭东谷,俗谓之歇马岭,川曰广阳川,非也。即应劭所谓孤山,波水所出也。”另据1994年《鲁山县志》载,荡泽河源于汝阳县黄沙岭。依据流长为源的原则,黄沙岭即长河的浮水上源,也就是荡泽河的源头所在。
自鲁山县赵村乡官岈村翻越俗称岭脖的垭口,东北行约300米,有一道几十米高、约600米长的浅岭,自焦山北麓延伸而去,分开了北汝河与沙河流域,此即黄沙岭。自黄沙岭东行5公里,至汝阳县王坪乡的合庄村,村在焦山脚下。海拔1290米的焦山植被良好,大片树林涵养水源,有常年控山散泉出,汇为溪流,在合庄下面四五百米处潺潺而下,经三官庙、郭疙瘩等自然村,郭疙瘩村前又有源自焦山东坡的常年溪流汇入,水量倍增。
三官庙因庙而名,三官分别是老大天官、老二地官、老三水官。传说庙建成时,老大命老三前往探看,老三喜见此处山水秀美,往正位上一坐不走了。再命老二前往,也是一去无回。老大最后才到,只好奉陪末坐。而今古庙已毁,有民谣流传下来:“水官喜欢欢,地官很一般,天官黑着脸。”郭疙瘩自然村北的河岸上,还有一处奇特的自然景观,陡岩峭壁,凸起有三根高约15米的石柱,俗称将军石。惜大将军、二将军经不起洪水冲刷,已倒在河中化为砾石,只剩下根部一间房粗的三将军,披一身苍苔老蕨,黑铁塔一样耸立着。
2008年4月10日,笔者和鲁山县史志办的杜耘亚,乘车自背孜乡的上孤山行政村溯流而上,来到紧邻将军石的井河口行政村方磨组,采访了76岁的村民程广正。据他介绍,焦山一岭分三水,南有赵村乡的窄渠沟,西北有汝阳县的马兰河,逶迤东来的就是长河。溪水在村前流过,雨水多时,河宽流急,到冬春,深不过脚踝,宽不足两米。清凌凌冲刷着一川砾石,河床里没有沙,也没有泥。方磨早先只是个无名的村落,不知谁人在河中的4个人抬不动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一个“方”(以石子对弈的民间棋盘),村因而得名。1956年涨大水,石方被冲到下游井河口村,后来村民垒堰,被砌进堰基,现在还在那儿。
水绕山转流到白水泉自然村,在牛头山下,村后高坡上有旺泉,白茫茫翻涌不息,人称白水泉,村以泉名。砌有泉池,埋管通往各家。到牛胆石自然村,3.5公里长的西沟自左岸来汇。这道沟水量不大,但常流。沟两岸树林茂盛。萸肉、杜仲、辛荑、柿树是人栽的,松树、橡树、核桃、山桃都是野生的。这些坚果类的树木,靠松鼠剥食种子而繁衍,也不用人去管它。西沟的源头在与汝阳分界的坡根,被一棵直径80多厘米的榔榆守着。老榔榆一条根生5棵树,三棵倒在地上死了,剩下两棵枝繁叶茂,远看就像两团浓云。原有任姓独居户,不久前搬走了。
过牛胆石自然村不远,就到了村委会所在的井河口村。村临长河,因河边有口古老的水井而得名。全村24平方公里,46个自然村,1580口人,人均耕地不足3分。村民们正忙着种白木耳,去年种了3万棒,每公斤一百多元,收益好,今年就种了8万多棒。直径七八厘米、长1.3米的栎木棒,架在塑料大棚里,接上菌种,40天开始收摘,农历七月十五收完。只可惜一根木棒只能种一次,太费资源。有村民把废棒收集起来烧炭,装箱出口。和其他地方一样,有一半村民外出打工,年轻夫妇带着孩子出去,过年都不回来。村支书王永贤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南阳、襄樊一带收塑料,小儿子才出去六七年,就存了70多万元。
河水蜿蜒而下,绕过几道岭头,U字形的河湾处,坐落着一个名叫长河的自然村,长7.5公里源于陡陡山的桐树沟,在右岸汇入。陡陡山海拔916.3米,山高崖陡,泉水滴沥。沟谷里有三道石崖,旱时滴水不断,平时水流粗若蒜臼,到雨季水声轰鸣如雷。头道崖就在陡陡山下,控山溪泉飞落12米,近旁的小村就以滴水崖名。二道崖高30多米,三道崖最短,只有十来米。沿沟植被薄弱,村民吃用外,沟水断续成季节山溪。
长河村早年是村委会所在地,1962年村部迁往下游较大的村落四十亩地。这个村位于背孜西南4公里处的长河岸边,因有40亩肥沃川田而得名。源于大竹园的烧驴沟在村下不远处自右岸汇入。早年沟中多石灰窑,石灰靠毛驴驮往山外。有一次,赶脚人刚把石灰放上驴背,猛雨来了,卸不及,石灰淋湿在驴背上,驴被活活烧死。烧驴沟因之而得名。这是一条常年河沟,长约3公里。沿沟打有五六个4~5米深的透河井,几百口人吃用之外,浇地150多亩。
从长河村到孤山河口,大大小小还有四五道沟岔来济。左岸小豆沟是一条4公里长的常流山溪。还有一条两公里长的石板沟,供100多人饮用,余水在距河口500米处自左岸入长河。
长河到长游潜入地下,河道间是一溜被水渍成盐白的砾卵石,滩草岸树青苍成一色,那干河道越发显得刺眼。(曲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