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地形两山夹一川,周边高,中间低,洼地星罗棋布,计有10大洼、18小洼:临汝镇的西营洼7000亩;温泉镇的均田洼6500亩;陵头乡的八里王洼1477亩;洗耳办事处的周葛庄洼3940亩;纸坊乡的石桥洼11515亩、牛王洼1150亩;王寨乡的魏洼1450亩;小屯镇的时屯洼2400亩、季寨洼2930亩;杨楼乡的代洼1260亩。18小洼的总面积达11300余亩。这些洼地经过治理,大部分已变为一年两收的良田。但地下水位一般都在10米左右,雨水丰沛的季节,常有地下泉水涌出,形成独特的富水区。
除了这些存留雨水和地下水位很浅的洼地,靠近北汝河还有两块珍贵的湿地。最大的一块在汝河右岸的荆河口。荆河进入庙下乡的春店村与北汝河交滩,形成长2000米、平均宽300米、总面积约900亩的河口湿地。这里有成片的草滩和杨树林,是美丽的绶带鸟、白鹭、野鸡、野鸭等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2006年12月21日,笔者跟随汝州市水利局的赵主任一行去上河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我们,这片湿地过去是稻田,7年前承包给个人,一年一万元,承包期65年。不知何故,承包人也没怎么经营,去年有村民在这儿开荒种麦。荆河在河口村西500多米处穿过,有湿地涵养,成为北汝河支流中为数不多的常流河之一。冬季少雨,眼前的荆河只有近一个流量。
紧邻湿地的庙下乡,位于汝州市西部,地势北高南低,总面积94.2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有源自禹王山的玉女河纵贯南北。乡政府所在的庙下街,因唐代修建的中岳庙在街东北的高坡上,街居其下而得名。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由朱宝元撒灰建寨,3个寨门楼,东谓“图书”、西曰“翰墨”、北称“横舟”。稍后又建了西寨,明万历45年修建的九龙桥,将两寨连成一条1.5公里的长街。中岳庙,据传为登封中岳庙中王的行宫。街西有古城单狐聚遗址,又名梁王城。此外,还有云溪观、玉泉寺、佛山寺等古迹。由于地下水储量丰富,这里的农作物得天独厚,生产“三粉”(粉丝、粉条、粉皮)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在的庙下乡不但是蔬菜生产基地,还是河南省最大的“三粉”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25亿公斤。所产烟叶更享有内地云烟的美誉。
另一块湿地在紧邻汝州市区的煤山办事处葛庄村。据北刘庄组80岁的村民韩太运介绍:上个世纪70年代,这里随处都是溅水(泉源),不能种别的庄稼,几百亩全是稻田。铁路东边有个乌龙庙,是块螃蟹地,一边一个一间房大的泉,是螃蟹的两只眼。庙院已经毁坏,焦枝铁路修建后,一家电厂就在早先的庙址上建了座散热塔。近年村民又在铁路西边盖了3间房的乌龙庙。庙东面有眼碗口粗的泉,一年到头翻腾不息。传说几百年前马庙水库所在的地方有大泉,水很旺。有个张进士想引来浇他家的花园,水流到骑岭乡的槐树荫就钻入地下不见了。这一带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能给乌龙庙浇田,不给张进士浇园。
传说归传说,相关地质资料显示,槐树荫与乌龙泉水脉相通,一条朱沟河流着流着没有了,地行几公里,又从这里冒了出来。还有自西向东横贯而过的陆浑灌渠,常年有渗水潜流。特别是1200米外的洗耳河橡皮坝蓄水之后,不到10天就洇了过来,这里是一个地下水交汇点,自然形成了400米宽、800米长的溅水湿地。
《汝州市志》有载:民国25年(1936年),曾修5500米长的乌龙渠,引水下行与洗耳河交汇。1989年修建焦枝铁路,把泉眼压在路基下。压不住的泉水漫涌四流,有关部门就在立交桥旁建起泵房,4个6寸泵轮换着日夜不停地抽,每天最低抽水量在120立方米以上,停10分钟,桥下就过不成车了。
抽出的水奔涌南行,流经跃进渠,而后沿着洗耳河道汇入北汝河。
距乌龙泉湿地几公里远的槐树荫村南,有宽200米、长500米的一块台地,洗耳河呈S形环绕而过。1978年村民整地时发现了石磨棒。后经文物部门多次发掘,采集到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其中1984年出土的舌形铲,确证这里属于公元前8000年发祥于黄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址。当时的先民不但能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并且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
据悉,汝州市相关部门已在荆河口划定湿地保护区,禁牧、禁耕、禁挖土取矿、禁建房建厂;在乌龙泉湿地建湖修园,也列入了城市规划的蓝图。(曲令敏桂焱炜)